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海洋与人类文明第一节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1.人类的起源一切生命都起源于海洋!2.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海洋“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一国之内的发达地区也几乎都是沿海地区”•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海洋差不多是所有生命的起源,所有的淡水最终都要汇聚到海洋,在海洋里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生命,然后是由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陆地有了生命后才可能诞生人类文明。生命的摇篮古人还留下了众多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从我国海洋历史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或海洋民俗文化中都能挖掘出无数亮点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3.世界5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关系地中海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复合产物,其始源,又是海洋文明的产物。海洋孕育了5大文明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能够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于海洋文明东夷文化东夷地区百越文化百越地区炎黄部族鱼猎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我们的祖先生活与沿海地区贝丘人贝丘遗址最早的货币:贝币装饰:贝饰宝贝、财产、贿赂等;海枯石烂;海化地名。沧海桑田山顶洞人海洋和文化的起源息息相关我们的祖先生活与海有关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发达的海洋生活方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夏朝帝王芒)东狩于海,获大鱼;殷人东渡古老的精神信仰与海洋有关第二节海洋与人类文明模式的建构海洋在人类文明的建构上起到了基础和人海同构的作用1.海洋影响着人类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和生存环境,甚至影响着人种的形成、体质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2.海洋影响着人类的观念、信仰、心态、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3.海洋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医疗、食疗观念和方法;海洋影响着人们的服饰、器物制造机器感受;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样式;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工具与旅行;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婚丧嫁娶及其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风俗节日;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世俗观念、道德价值体系等。4.海洋影响着人类的语言创造和艺术创造。5.海洋影响着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与发展的走向。6.海洋影响着各民族之间尤其是跨海各民族、区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交流甚至人种之间的婚配和混血交融。“东方汉文化圈”的形成是中国航海文化的产物1.东夷文化创造的航海技术为汉文化圈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沿海地区是汉文化圈的辐射源;形成了东南亚和东北亚扇面。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东南两面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总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大小岛屿6000余个,总面积八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海域自北纬3°~41°,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古人很早就从海洋收取“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同时不断的观察和认识海洋,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识。其中,对一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约在4000-5000年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记述公元前11-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认识。“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在超越哪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益,从事商业…….”----------黑格尔《历史哲学》。1其中可分为四个层面:234心理和意识形态的层面;言语、行为样式的层面;人居群落、组织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层面;物质经济生活模式包括资源利用及其发明创造的层面。海洋文化特征海洋的自然天性的壮观、变幻、能量、傲放、奥妙,都使得人类视海洋这一生命的舞台为生命本能的对象物,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与载体,海洋文化中的硬朗,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意识,其悲剧意识,其激情与浪漫,其壮美心态等,都与内陆文化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就海洋文化的哲学与审美蕴涵而言,海洋文化更具有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更具有开放性、外向性、多元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海洋文化的生成空间为海洋,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我们中国的海洋文化特点一是形成的早二是很长时间处于比较先进地位三是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我们周边邻国文化、习俗、礼仪等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中华海洋文化精神有过不尽相同阐述和概括,但是最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我们民族在海洋环境和长期的航海实践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三是倡导和平、宽容、交流的理念和价值观,体现了和平、友好的精神;四是崇尚科学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其中包括《山经》5卷,《大荒经》5卷,《海经》8卷。主要记述了古代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海经》分《海内经》和《海外经》,《海内经》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海外经》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司马迁写《史记》时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19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积极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外文化交流、非物质遗产保护、舞台艺术、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显现了勃勃生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和教训中寻找自己富强的道路,在百年的屈辱中,我们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近30年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海洋对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将源于海上,改革开放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振兴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历史条件下也多次指出了弘扬民族海洋文化,加快海洋文化事业的建设,以便在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1.开展海洋文化节,普及海洋文化知识。2.加大海洋学科发展的力度和强度,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所,迈上建构中国海洋文化学的征途,探索新的研究路径。目前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的专项基地还不多,专门学习海洋学科的人数量不足,这就导致我国海洋发展缓慢。3.通过立法,提高政策保障,全面关注中国的海洋权利和利益,使之深入人心。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重返海洋海洋提供了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余地;海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21世纪看作是海洋世纪;海洋的意识和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蓝色浪潮(科技)不断涌现,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海洋开发与利用极大影响人类的生活与文明的的方式;人与海洋、人与自然和谐亲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海水资源与波浪海水资源和潮汐海水资源与海洋温差等海洋可再生能源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乐清湾北端江厦港。平均潮差5.08m,最大潮差8.39m。港湾坝址处宽686m,坝内港湾面积5.3km2。该站于1973年4月在地方建设中的“七一”塘围垦工程基础上开工,1978年土建工程竣工。设计年发电量为997万kWh。电站为单库双向运行,水库面积1.37km2,机组具有正反向发电和正反向泄水四种功能。电站总投资1130万元。漂浮海面的“海洋之球”能自给自足的”海洋之球““海洋站”鱼笼新型养鱼笼“水中豆荚”海洋油田开采海洋探秘人类的未来生活:回归大海致诚如果人类的未来需要向陆地以外迁居,人类将迁居何方?月球?还是火星?还是让我们回到大海吧!因为生命从那里起源,人类也将在那里获得新的发展。据专家预测,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有限的陆地空间如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建立海洋城市,到海中居住,成了人类新的梦想。海洋建筑学家意见不一:有的设想利用数万根钢铁立柱作为支撑,在100米至200米水深的海面上叠立起海市蜃楼;有的设想加固小岛,建立海上岛国;也有人设想把海上城市漂浮在海面上,遇到龙卷风等灾难性的天气时,就封闭起来沉到海底,天气好时再浮出海面,就像潜水艇一样。海洋城市如何建设海洋城市应坐落在海上、海中,还是海底呢?
本文标题:海洋与人类文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8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