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讲 20年代实验电影理论
2020/1/27影视美学13568849188吴波开题:关于“影视美学”“影视”并提的合理电影史学电影理论研究如同“影视文化”,“影视语言”这类较宏观的命题一样,“影视美学”概念之提出势必带来许多的疑问。作为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电影与电视的最大共性是:它们都是一种面对大众的艺术或传播媒体,它们的发展都有赖于现代科技的开发和具体运用,更不用说众所周知的声画合一和“运动”之与影视的一致性了。而凡此种种,又正是影视与其他传统艺术的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区别。贝拉·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的精神》(1929年)一书中,将电影艺术的三个表现元素,特写镜头、蒙太奇、拍摄角度视为电影艺术的独特特点。前苏联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维塔里·日丹则指出:“被人们说成是‘电影的光荣和骄傲’的特写镜头的概念,在文学中也是早已有之的,更不必说绘画、雕塑以至音乐了。”为此,前苏联的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影视理论家们认为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电影史学:电影作品史电影理论发展史电影技术发展史电影美学研究的范畴1、电影作品创作论2、电影作品的美学特性研究3、电影作品审美论4、电影社会文化学研究5、电影史学研究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我们来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1、“相声”、“京剧”等舞台艺术与电影之比较2、摄影与绘画之比较3、从“万花筒”到电影这当中显然存在着行业偏见和理论上的悖论。首先,电影在刚问世时,许多文艺界人士也认为它不是艺术,只是一种“活动照相”,就连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也认为“电影按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外延,因而也和照相手段一样,与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20多年前,斯皮尔伯格就已经在《大白鲨》、《第三类接触》等影片中运用了电脑技术。90年代出现的《侏罗纪公园》被誉为“遗传工程的神话,史前生物的奇迹”,不仅恐龙模型是计算机控制的,而且斯皮尔伯格将电影与电脑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银幕上的当代童话。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二号》,就已经使计算机图象技术代替了明星效应。在《终结者》中,由施瓦辛格扮演的未来型机器人,不仅能屈能伸,可自由变化,而且借助三维技术,使人们看到被大火烧得只剩骨架的合金机器人并没失去“生命力”,“他”照样健步追去,拼死击杀目标,烧化了的液体合金也可死而复生,再现人形。1994年卡梅隆再度轰动世界影坛的《真实的谎言》,更是利用了各种高技术构造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后来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电影语言、思维、蒙太奇及制作、拍摄、录音等各种技巧,尤其是电影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受到一定社会思潮,哲学、美学思潮及审美方法的影响,进而出现了电影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哲学、诗学等等,电影的艺术地位和美学价值才被世人所认同。第二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德国人闽斯特堡美籍德国人阿恩海姆第二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二)电影文化学的出现贝拉.巴拉兹影视语言电影特性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电影的普适性《红高粱》上映不久,反响热烈,尤其是张艺谋在国际上得了大奖,评论文章纷至沓来,广大观众也积极参与,“张艺谋神话”首次掀起高潮。赞美的认为《红高粱》“体现了我们的祖辈和民族的神气”成功地建立起“异于传统中国电影的现代形态”。否定的指责它是以奇异文体来丑化中国人的形象,是为了夺奖,取悦于外国评委,认为是美学上的严重堕落。又有人认为,这是后殖民语境中的“征服”中国的结果。接着《秋菊打官司》和开禁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又一次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了“文化转型期”自一开始起,观众、学者和影视创作人员对电影和文化的自觉参与的热闹场面。涉及到的问题也已远远超出了电影本文的界面,如文化语境、弑父与从父、原始情调与边缘化、中国电影的出路和文化格局、娱乐性与艺术性等等。不难看出电影不仅也有参与性,而且这种参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以往习惯性思维的突破。与电视一样,电影美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关怀和文化市场的需要。第二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三)先锋派电影运动1、现代主义艺术追求抽象的、纯粹的、本质的艺术形式-----纯电影、主观电影、绘画电影2、乔治.杜萨尔印象派电影;抽象派电影放映《黄金国》法国马赛尔.莱皮埃追求纯粹的运动纯节奏电影:《对角线交响乐》艾格林嵇康声无哀乐论正解:电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它既象时间艺术那样,在时光的流逝中展示画面,构成延续的艺术形象,又象空间艺术那样,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地点、画面上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展开形象。超现实主义电影,直觉主义;意识流电影表现纯粹的情绪经典实验电影放映:《贝壳与僧侣》《一条安大鲁狗》第三节经典蒙太奇电影理论1.关于“三一”律2.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纪录片《幼儿园》)3.库里肖夫实验4.爱森斯坦的极致5.普多夫金“五类蒙太奇”蒙太奇,它是电影最重要的构成方法。即可通过分切,选择和概括,按照特定的创作构思把镜头有机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运动整体,使画面上的直接形象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象征等作用,深化艺术审美的视觉效果。(一)库里肖夫实验1.“一盆菜汤、一口棺材、一个女孩”+一个男人毫无表情的脸2.结论: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二)爱森斯坦1.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十月》2.镜头画面内部的联接与冲突3.作为思维方式的蒙太奇(三)普多夫金1.对比蒙太奇;2.隐喻蒙太奇;3.平行蒙太奇;4.交叉蒙太奇;5.复现蒙太奇放映:《战舰波将金号》《母亲》
本文标题:第一讲 20年代实验电影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9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