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薄荷10药学1杨亮2012年3月16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基源]原植物多年生草本。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xian)点。单叶对生,叶片矩(第三声)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植物形态][薄荷产地]苏薄荷主产于江苏、安徽(称苏薄荷)等地,江西、河南、四川、云南亦产。[采制]7~8月割取地上部分(头刀),供提取挥发油用;10~11月割取的供药用(二刀)。采收前1~2天及采收时宜选晴天,割后晒至半干,捆把,堆放1~2天,再摊开晒干。性状1、茎方柱形,有的对生分枝;表面黄棕色或带紫色,节明显;棱(leng)角处有柔毛;质脆,断面白色,中空。2、叶多卷曲皱缩,表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长圆形或卵形,细被柔毛,有凹点状腺鳞。3、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花冠紫色。4、叶搓揉时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薄荷来源•性状薄荷商品通常分为头刀薄荷和二刀薄荷,头刀薄荷通常茎枝较粗壮,叶较少;二刀薄荷枝条较细,叶片较密,香味浓,多用于药用。薄荷商品以干燥、枝梗(geng)红紫、条匀、叶密、香气浓郁、无根、无杂质者为佳。二刀薄荷优于头刀薄荷。薄荷显微薄荷来源•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具气孔;上、下表皮有多数凹陷,内有大型特异的扁球形腺鳞,可见少数小腺毛及非腺毛。叶异面型,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叶肉细胞中常含针簇状橙皮苷结晶,以栅栏组织中为多见。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常2~6个排列成行,韧皮部外侧与木质部外侧均有厚角组织;一般薄壁细胞及少数导管中有时可见橙皮苷结晶。显微特征显微特征茎横切面:呈四方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腺鳞、小腺毛及非腺毛。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列疏松,四棱角处由厚角细胞组成。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狭。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导管类多角形,木纤维多角形,射线宽窄不一。髓薄壁细胞大,中心常空洞。薄荷来源淡黄绿色,微有香气。1、腺鳞由头、柄部组成。头部顶面观球形,侧面观扁球形。2、小腺毛头部椭圆形,单细胞,内含黄色分泌物;柄多为单细胞。3、非腺毛完整者由1~8个细胞组成,常弯曲,外壁有细密疣状突起。4、叶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垂周臂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细胞中常含淡黄色橙色皮苷结晶;气孔直轴式。尚有茎表皮细胞、导管、木纤维等。成分茎、叶含挥发油(薄荷油)约l%,干茎、叶约含1.3%~2%。挥发油无色,淡黄色或呈黄绿色,有薄荷香气,味辛辣清凉。油中主要成分为L-薄荷醇约77%~87%,L一薄荷酮约10%,薄荷酯类约3%~6%,尚含异薄荷酮、D一月桂烯、柠檬烯等;温度稍低时有大量无色薄荷醇晶体析出。理化鉴定1.粉末微量升华得油状物,镜检,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析出;加浓硫酸2滴及香甲兰醛结晶少许,显橙黄色,加1滴蒸馏水后,渐变紫红色。2.薄层层析:对照品为薄荷醇。药理作用1.水煎剂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外用有止痒、止痛、凉感及对抗刺激的作用,其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物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而达祛痰作用。3.小剂量服用薄荷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并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功效与主治性凉、味辛。能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喉痛、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等症。用量3~6g。薄荷附注薄荷油为新鲜叶、茎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又称薄荷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而后凉。存放时间长则色渐变深。薄荷油为芳香剂、驱风剂、调味剂,用于皮肤产生清凉感以减轻疼痛。薄荷附注薄荷脑为薄荷油中的一种饱和环状醇。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醇的特异香气,味初灼热而后清凉。其功效同薄荷油。
本文标题:薄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1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