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国建筑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建筑的现状与未来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年级:2012级日期:2013年5月9日主要内容213现状综述总结未来发展趋势现状综述建筑规模最大的中国,建筑质量排名世界末尾近10余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催生出众多基础设施、住宅、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陈肇元教授在谈及建筑标准时表示,“我不能说这么多建筑项目中没一个质量上乘的,但总体而言,中国肯定在全世界排名末尾。”我国的建筑质量为何如此糟糕呢?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建筑行业深受缺乏熟练工人的困扰。水暖工、电工和砖瓦工大多未经正规培训,收入低且被认为职业不体面。而一支人员频繁变动的劳动大军则令监管不力且难以让工人承担相关责任。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介绍,中国2010年建造的住宅达18亿平方米,几乎相当于西班牙住宅面积的总和,按中国目前的速度,大约两周就能建起一座罗马城。中国的建筑质量差,早已经成为定论!!2010年住建部就曾经坦言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也就35年,而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而地震频发的日本也达到了50年以上。而最近连续发生的桥梁事故和楼房坍塌事故,更已经表明缺乏专业保障“大跃进”发展起来的中国建筑已经到了事故高发期;而按平均寿命折算,中国的建筑成本其实非常高昂。监管不力依然是建筑质量缘何排名世界末尾的原因。建筑业人才匾乏。目前,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口3400多万中有2300多万是农民工,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大多不理想,人才外流严重,庸才增多。技术开发资金投人少。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有的超过10%,一般企业也达3%。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贡献率仅为25-35%,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家每年专利受权6万余件,但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大约有80%的专利技术被闲置。这主要由于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政府机构里,企业虽说是创新主体,但却缺乏一流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以来,没有有效机制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层皮的问题,导致社会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具体说明主要存在问题目前取得成就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注:以上数据均摘自《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单位:万平方米年份房屋建筑面积#国有#集体地区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198535491.817072.719295.88563.116196.08509.6199037923.019552.520303.29361.717619.710190.9199141054.220256.321395.49566.219658.810690.1199251885.424045.525896.110968.025989.313077.5199365374.228684.832118.112085.432724.116379.0199478032.232383.339445.814143.037004.417674.0199589862.835666.344562.915182.441829.519262.01996129087.060047.948372.817491.374668.439827.31997128680.362244.048830.118507.570795.339859.31998137593.665682.645866.917577.471597.639338.01999147262.573924.947055.719868.670590.439949.12000160141.180714.946237.520145.068112.338515.52001188328.797699.046627.520338.261239.236115.12002215608.7110217.144567.319628.252564.430071.32003259377.1122827.646803.718774.150488.926727.62004310985.7147364.052397.920552.542858.323393.32005352744.7159406.256308.820505.742257.421750.42006410154.4179673.062253.820014.440872.521019.32007482005.5203992.768768.420539.542119.621300.92008530518.6223591.665633.719853.239247.819224.82010年全国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70.06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1.2亿平方米,增长19%。2010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26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46亿平方米,增长5.9%。未来发展趋势1全球化和地域化建筑,是人类把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经过建造活动,而创造的具有艺术成分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进行的物质生产和艺术创作活动。各国的建筑文化、科技、艺术的交流、合作、渗透、融合、影响、趋同,从而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建筑既有全球化趋势,又有地域化或本土化趋势,二者同时存在。无论传统的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都不能毫无选择的加以套用。主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分析、选择、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有民族形式、地方特色,又有世界先进水平、时代特征的新建筑来。2大型化和多元化随着人地矛盾加剧、土地资源稀缺;社会生产、生活对大型建筑的需求;加之建筑科技的进步,人们建造出一幢幢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设备齐全的建筑来。这些建筑往往能容纳几万到十几万人在其中生活、工作、娱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建筑就是一个小城市,而城市则是一个大建筑。这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在我国大中城市出现了不少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艺术倾向不同的公共建筑,这对改变我国城市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不良形象有重大作用。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家们努力从生物形体中寻找原型和灵感,从而创造出许多优秀的建筑结构形式来,如薄壳结构,就是对动物壳体的研究与模仿。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的千姿百态的生物,是建筑师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这种“仿生建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3工业化和自动化我国当前建筑业的总的技术状况,是处在工业化过程中。与此同时,前工业社会的手工作业、粗放经营与信息社会的少数高新技术应用同时并存。根据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它的发展将需要先后完成以下几个任务。首先,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业,逐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其次,是继续完成建筑(重点是居住建筑)的工业化任务(即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生产),这就要完成建筑技术体系和建筑部品体系的集成;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制定标准化、模数化的规范。第三,是把信息技术引入施工过程,实现施工组织信息化,工作流程科学化,技术管理规范化。第四,是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建筑机器人研究使用步伐,让机器人去完成施工中的脏活、重活、危险活。4高强化和优质化材料是建设的基础。新材料的品种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上世纪末我国建材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很落后。不少地方还在使用实心粘土砖,这不仅破坏农田、影响生态环境,而且也增加建筑自重。由于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的需要,我国建设仍将大规模地进行,建筑材料也将会因此继续得到发展。发展的趋势将是结构材料高强化,功能材料优质化,新材料的广泛使用。5生态化和节能化随着传统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城市的扩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于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生态化趋势出现的大背景。它们也是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化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越来越严格。中央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原来是节能省地型住宅,节能省地型公共建筑,现在统称为节能省地型建筑。公认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含义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整个建筑的活动,乃至建筑物存在的整个周期都要尽量好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资源包括能源。第二个重要概念就是整个建筑活动,以及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内尽量减少环境的负担,尽量少的污染环境,保持环境。第三个组成部分,建筑物不是回到草房子的时代,草房子是绿色的,它也不污染,而我们要的建筑物是要人性化的,能够为人提供更好地生存、生活空间的这么一个建筑物,最后要实现建筑与大自然的共融。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和国际上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推进绿色建筑是中国必须要做的。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镇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3%,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6智能化由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建筑领域迅速渗透和扩散。早在1984年美国康乃狄格州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办公大楼,随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相继掀起了建造智能化建筑的热潮。同时,智能化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陆续出现。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建设始于1990年,已建成的号称“智能建筑”的大厦不下数百座。其中较成功的智能建筑是上海博物馆,不仅国内领先,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智能建筑迅速崛起,标志建筑跨入一个新时代,建筑智能化在时间上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空间上应分为不同层次,不应只是一个模式;智能建筑也必然是一个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应努力把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来,为祖国和人民设计和建造更多的智能建筑来。总结建筑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设计中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确保新建和技术改造后的建筑都能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筑业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我国建筑的现状与未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1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