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国转基因食品法规小组成员:梁海花范春丽黄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简称GMF)国际上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移,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我国2002年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转基因食品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中转基因的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种类型:(1)增产型的转基因食品(2)控熟型的转基因食品(3)保健型的转基因食品(4)加工型的转基因食品(5)高营养型的转基因食品(6)新品种型的转基因食品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其中有位显著的是转基因大豆。我国从1997年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目前已批准了8个品种的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转基因大豆油占整个大豆油的比例能够九成以上,非转基因的大豆油它的销量很小,价格上相对来说比较贵,所以就造成市场占比很小。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基于转基因食品潜在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主要原则是:一、执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制度;二、标识制度,即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识。我国转基因食品法规主要有: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5月9日实施。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配套文件•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4月8日颁布,7月1日起实施。现已废止。•《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2004年6月12日施行。•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2006年1月16日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2006年12月26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发布,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13年10月1日废止。•卫生部《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新法规中目光从产品管理转变为对原料的管理。•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一百零一条关于法律适用的规定中,涵盖了转基因食品,自此,结束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层次不高、只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规制的局面。可以说,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可以用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规制的法律,对于从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代表着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长足的进步。•2015年4月,对于广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新版《食品安全法》增加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①2011年末,金龙鱼的生产厂家益海嘉里集团再陷非法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并产销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风波。②消费者朱燕翎诉雀巢公司转基因食品案③福建省多部门联合加强转基因大米监管事件10月19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300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参加了“转基因大米晚宴”。图为绿色和平组织提供的格力高公司生产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该图示产品在2006年曾被检出含有转基因食品成分)以上的示例,初步表明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还存在立法尚不完善、规制体制不尽合理、规制制度有待健全、规制执法不力等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克服和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缺陷及完善建议1、现有立法层次不高制定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2、责任主体结构不明显,政府问责机制不完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问责机制3、食品标准设定较低,并且相互冲突制定统一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4、标识制度不健全完善标识制度5、追踪制度缺位用追踪制度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程监控6、对食品安全的违法者处罚力度过轻加大对食品安全的违法者处罚力度•学术界应该以“积极大胆研究”、“依法慎重推广”的原则对待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尊重公众的自由选择权和充分知情权•在媒体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尊重科学、了解科学,对转基因技术秉承客观、中立的立场,保持理性、科学的态度,向公众完整、真实地展现各方观点,让科学获得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而不应为吸引眼球而传播或放大荒谬的谣言,误导、恐吓公众科学看待转基因TheEnd~Thanksverymuch!
本文标题:转基因食品法规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2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