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图为仓颉像。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字体创立或成熟时间特点小篆隶书楷(真、正)书行书草书创始于秦代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形成于汉末开始盛行于晋代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朝代秦朝东晋唐朝北宋元代明代清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李斯是著名篆法家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以行书出名。赵孟頫,创赵体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于一体篆书秦李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张旭草书怀素草书怀素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怀素和尚史称“草圣”。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米芾•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宋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文征明过庭复语十节卷法度有余、文雅严谨董其昌明草书在当今汉字输入电脑化、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它的价值何在?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知识网络画中有诗用料:笔、墨、纸、砚、绢素以及矿物颜料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科文人画:(1)时间——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2)特点:追求抒情写意山水画:中国画的精粹表达内容特征——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如: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它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往往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局部王维《雪溪图》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物的体和面。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画中的诗、诗中的画。整幅画平淡天真、情感委婉、意味深长。唐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局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敦煌壁画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唐寅:《秋风纨扇图》(上海博物馆藏)唐寅:《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和徐祯卿(电视剧里则根据文人后来虚构的人物周文宾所创造),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明清的怪僻清新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册》之四。郑板桥的《兰竹图》三、金声玉振1.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自皇帝时代至周代,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相当发达诗、舞、乐春秋战国青铜编钟在甘肃孔县惊现2、汉唐时期的音乐:(1)秦汉:设立机构收集歌曲和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有“”“”。(2)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3)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总趁称。乐府民间异域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乐歌舞俗乐燕乐3、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表现:(1)戏曲音乐繁荣:(2)器乐艺术发达(3)产生诸如等一大批名曲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箫《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四、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萌芽: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的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产生:夏商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发展:周代制定礼乐制度;汉代设立乐府。鼎盛:隋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官办乐舞机构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养专业乐舞艺人。衰落:明清仙唐代八十七卷汉舞女俑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1)先秦时代:《诗经》和楚辞有描绘(2)两汉时期:出现繁荣局面(3)南北朝时期:《西凉乐舞》——胡舞(4)隋唐时期: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5)宋代:民间舞队演绎西凉乐舞(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朝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等奠定了戏曲的基础;(2)宋代出现的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杂剧以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为核心艺术形式的形成,说明中国的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4)明传奇剧的发展,促进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五、戏曲的发展历程:3、清代京剧的崛起(1)乾隆末年,安徽的进京,道光年间,湖北的进京,徽剧与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后人称为。(2)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3)正式形成:道光年间(4)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四大行:生旦净丑徽班汉班京剧蓝色或绿色:粗豪暴躁红色:忠勇正义黄色:凶狠残暴白色:奸诈狡猾黑色:刚烈正直勇猛鲁莽
本文标题:中国的古代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2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