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诸子百家与先秦文化江西师大附中语文组盛常春绪论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是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学为主体,兼容诸子百家,即主要是道、法、名、墨、阴阳、兵等家,以及佛教与道教思想精华于一体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只强调某一一家或者某一个人都是片面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公元1883-----1969年)曾提出过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TalcottParsons)则提出“哲学的突破”观念。•对中国来说,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以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帕森思所谓“哲学的突破”,他们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绪论主要内容:第一讲诸子百家争鸣与融合——乱世绽放的文景第二讲儒家——先秦崛起的第一学派第三讲墨家——儒家的第一个挑战者第四讲法家——新势力的崛起第五讲道家——隐士风度与哲人智慧第六讲兵家——以战争的观点看世界第七讲杂家——诸子百家的汇流与融合一、先秦诸子百家概况1、诸子百家的产生与分类(关于诸子百家的界定)(1)诸子与“士”的兴起有关。“士”本处于西周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春秋、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大改组,将之从沉重的宗法制枷锁中解脱出来,在社会身份上获得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专门文化知识并以脑力劳动为特点的社会阶层。(2)随着周王室统治的衰微,“王官之学”发展到“学术到民间”。第一讲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融合何谓“百家”?在当前思想史的研究、写作中,司马谈的“六家”、刘歆、刘向父子的“九流十家”,是真正用来描述、把握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界的基础“话语”。各种讨论到“百家争鸣”的文章,也似乎多是说说而已,要不就搬出儒、墨、道、法等家。于是,名义上的“百家”,变成了几家、十几家。总之,在当前,“百家”成为了一个虚幻的名词。其实,打开先秦至汉代的子书以及史书,“百家”的存在不容置疑的。在先秦时期,表示思想团体的“家”至少有两种意涵:一种是针对有学术师承、学术渊源的学派而言的;一种是针对有相近的学术宗旨、学术兴趣、学术问题的学者群而言的,不必然有师承渊源。前者为本意,后者为引伸义,外延较前者宽泛。战国时的诸子,显然更重视有学术师承、学术渊源的学派这一意义上的“家”。这样的一“家”之所以成其“家”,在于独立的思想观念和延续的师承渊源。因此,“百家”是泛指当时诸多的学派,每一个自成一家之言的学者都可以成为一家。从这种角度来看,说先秦有“百家”,决不是什么夸张之说。2、诸子百家历史使命及其文化价值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说:“吾国学术。大略可以分为七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之学,一也。两汉之儒学,二也。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宋、明之理学,五也。清代之汉学,六也。现今所谓新学,七也。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古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避佛,实于佛学入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但于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说,则又受诸欧美者也。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文史学家罗根泽把我国学术思想分为四期:•(一)自上古至东汉末,为“纯中国学时期”;•(二)自魏初至五代末,为“中国学与印度学之交争时期”;•(三)自宋初至清中世,为“中国学与印度学之混合期”,或称“新中国学时期”;•(四)自清中世至现在,为“新中国学与西洋学之交争时期”。这两种说法异曲同工:如果我们要找“纯中国学”的话,需要把目光投向先秦两汉时期;如果我们要从纯中国学里面找最具原创性质的学术的话,需要把目光投向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先秦诸子百家之学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最纯粹的表征。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有着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尤其是儒、道、法、墨等家,深刻影响了他们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华夏民族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模式。1、百家争鸣盛况与互相影响(学术自由)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宽容的学术政策与百家争鸣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无论是战国早期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的“稷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的“咸阳之学”,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诸侯国对“士”都给与优厚的待遇。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者留、不合则去”。促进了各国人才的流动。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诸子们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学术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争辩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错综复杂、异常活跃的几面。二、如何看待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2、诸子百家的互相融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互相诘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在争鸣的过程中,各家还有互相影响的一面。如稷下学宫,道、法互相影响;儒、法互相影响;儒、道互相影响。二、如何看待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百家争鸣”一方面互相诘难、彼此交锋;一方面又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由“百家争鸣”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百家的融合,从而导致中华大一统的局面,这才是对“百家争鸣”的全面理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百家争鸣为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创造了先决条件。二、如何看待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就中国文化的整体形态而言,先秦是一个黄金时代。诸子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政治、人性、教育、科学、军事、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深入的探讨。他们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超越同时代人的睿智卓识,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他们之间的特列争辩,形成了令人关注而又向往的争鸣格局。二、如何看待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最为密切。“文化中国”声教被及四海、泽惠禽兽,以和谐方式解决夷、夏关系,这信念被儒家学者不断强调,赋予中华民族强烈的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的意识,使中国文化极富包容性与同化力。儒家“大同”思想和“民本”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其二,儒家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基本认识;其三,儒家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如鳏寡孤独废疾等人群尤为关注;其四,儒家在政治文明方面亦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均有一定启迪意义。如以德治国。三、诸子百家学说与先秦文化精神以老、庄为最主要代表的道家而论,在完善个体人格、优化民族性格、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至少可以发挥许多积极功能:其一,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既表现为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尚品德,又表现为较强的心埋适能力。其二,老子、庄子等道家人物提倡的抱朴守真、谦下不争的思想主张本是来自于对社会、人生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故而能在协调人际关系中发挥秋极作用。其三,道家追求对于“常道”、“大道”的认识和体悟。其所谓“常道”、“大道”乃是世界本质即自然万物根本规律或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三、诸子百家学说与先秦文化精神我们应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形成发展起来的诸子百家之学都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因”,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诸子百家学说与先秦文化精神一、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条件1、“儒”的起源甚早儒的原始含义是周代学校里的教师,在当时他们以六艺教育贵族子弟。在周代,儒其实也是王官,或者说史官。“儒”有“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分,君子儒是精通六艺,而且道德高尚,能治理国家。小人儒是指能替人办理丧事、相礼为生的人,只满足于温饱,没有高尚的道德。第二讲儒家—先秦崛起的第一学派一、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条件2、孔子大办私学由“学在官府”到王官下到民间的过程中,私人讲学兴起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孔子就是在私人讲学的风潮中贡献最大的一个。孔子倡导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开了先河。孔子大办私学,使儒由一种职业升华为一个学派成为可能,这也是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二讲儒家—先秦崛起的第一学派一、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条件3、儒家创建于鲁国的历史背景儒家产生于鲁国,这要从鲁国特殊的地位说起,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鲁国有“天子礼乐”和宗庙祭祀的官职、器物。鲁国的文化比其他诸侯国更为繁荣。鲁国便具备了产生儒家的良好条件。第二讲儒家—先秦崛起的第一学派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生平介绍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的影响,与苏格拉底的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仿佛。——冯友兰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孔子的教育实践1、“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孔子作为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教授老儒,其根本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其内涵可以从多方面理解:首先,这意味着不分贫富、贵贱、老幼、国籍,对所有的人都加以教育。其次,意味着不管品行善恶或习性优劣,对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加以教育。(仲由、子贡与南郭惠子的对话)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孔子的教育实践2、科学的教育方法①针对学生智力、个性的差异开展教育活动。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②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③强调学和思结合起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1、礼—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倾向于用礼来界定自己思想中所有的重要范畴。比如:克己复礼(仁)、“礼以行义”(义)、“礼所以制中也”(中庸)。孔子生活的时代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认为原因是名实不符,通过考察三代之礼,认为周礼是最完备,并希望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通过儒家典籍考察,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规范,它既要求社会个体成员具备某种合理性,又要求社会群体具备某种合理性。(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2、仁—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具有多种内涵,首先,其基本的是对礼的内在自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2、仁—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其次,仁有时候超越克己复礼的根本含义,有关爱他人或者设身处地体贴他人的意思。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2、仁—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近取譬”——近取自己做比方。在这个意义上看,实践“仁”一点都不玄妙,或者说“仁”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去追求便可以达到。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追求仁德的愿望,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2、仁—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如果说“克己复礼”是仁德外向视角,那么“能近取譬”就是仁德内向视角。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把实践仁,成就仁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就是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历史上很多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3、义—礼以行义•要像对待仁一样守义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见义而为才是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义还有一个重要含义,是指人的物质欲望和追求合乎礼、仁、道等政教伦理规范。子曰: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二)礼、仁、义、中庸、德治思想•4、中庸
本文标题:诸子百家与先秦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