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化学新课程理综及化学-高考备考
新课高考解读与化学备考专题银川市实验中学黄建明宁夏模式►考试科目的传承性——“3+小综合”模式►考试内容的渐变性——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命题方式的创新性——地方与中央相结合的命题方式►试卷结构的科学性——长卷+选考+标准化考试整体特点考试科目的传承性语文(150分)第I卷:阅读题(70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数学(150分)第I卷:选择题(60分)第II卷:非选择题(90分)英语(150分)第I卷:选择题(115分)第II卷:非选择题(35分)理科综合(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第一卷:选择题(126分)第二卷:非选择题(174分)文科综合(3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第一卷:选择题(14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160分)考试内容渐变性►尽量避免对知识的考核,因而直接考查记忆性内容的题越来越少,从而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越来越少。►能力立意侧重新情景试题或材料分析题,文科综合试卷中,材料分析题比重很大。►各学科主观题侧重能力测试。文理科综合有一定的区分度,难度控制适当,各科的知识点本身难度与课改前变化不大,但综合性增强。命题方式的创新性►各实验区自主拟定高考方案、根据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编写考试说明。考试中心根据实验区的考试说明组织专家进行命题(含来自实验区的教师)。►自主命题不会全部放开,各实验区提供的方案及说明必须由考试中心审核通过。命题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实验区的意见和建议。►考试组织方式、考试时间、招生方式等全国统一。试卷结构的科学性►长卷。由于各学科考试内容出现选考题,题量必然增加,尤其是文综和理综,试卷长度比以往明显增加。►选考。为了解决选修内容的检测问题,除英语和政治外,其它学科均设有选考题,由考生自行选择作答。以化学科为例:选修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与结构》和《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规定为必考内容,其余三块分别出一道难度系数相当的等值试题,由考生选择作答。►标准化考试。答题的标准化和阅卷的标准化。各学科主、客观题均在答题卡上进行作答。试卷经计算机扫描分割后,全部实行网上阅卷,每道题至少有2位教师批阅,若分值超过规定误差后,计算机会自动转给第3人批阅,大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试卷结构的科学性走近理科综合是形式上的综合,还是内容上的综合?►如同课改前的小综合一样,有过学科间综合的思路和想法,但最终都无法在高考中实现。文科综合做得不错,但仔细分析,仍然是拼盘式的命题方式。►宁夏的综合科考试,可以理解为学科间的综合是不存在的,学科内的综合是必然有的。个别知识点有跨学科的要求,当然属于理科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命题依据考纲而不拘泥于考纲►依据考纲——分析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必须是考纲中要求学习的,否则视为超纲。►不拘泥于考纲——所用材料可以是考纲中没有的,涉及没有学过的概念、原理、公式等。►这样给命题者广阔的空间,使应考者押题的难度增大。考试覆盖面的理解►理科综合每门学科题量有限,不可能要求覆盖面很广。►考试不求覆盖面,但复习却必须保证考纲和说明的覆盖面,尽量减少学生失分的机会。►考试中出现的材料试题或情景性试题,不能从覆盖面去理解,必须从能力考察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并作答。选修——高考和课改两难►命题:各模块并列,是否等值?是否公平?►组卷:要全面考虑各省、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答题:选谁?干扰考生,是看一道还是三道?►阅卷:不同试题由于判定的标准不一,第二次造成试题的不等值。►评价:毕竟是部分考生选择某一模块考试,模块教学的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高考成败在理综,理综成败在选择。”(总分为300分,理科综合选择每题6分)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转换。各学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角度不同,如何在150分钟内让学生灵活转换思维完成三门学科试题,对考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进入综合科考试训练。(10月份)综合科答题技巧养成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由于学生对学科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在主观题做题的顺序上不可千篇一律,能够建立自信,先抢夺得分点是答题的主导思想。合理分配学科做题的时间。时间的分配永远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所以平时训练很重要。比较合理的分配关系是——除以2原则。即:试题或学科的分值除以2即为完成该学科或该题所需时间。化学高考解读知识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一定要成为知识和能力的巨人,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一、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二、2007—2011年宁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怎么考)三、新课程高考复习备考建议(怎么操作)主要内容:一、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1、总体说明2、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主要变化3、变化趋势1、总体说明(1)《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定位。《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各地的高考方案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的。《考试说明》既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说明考纲课标(2)课标、考纲、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为了让21世纪的中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发展状况,为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增加了一些内容,《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较大,但有些内容可以不作为高考的内容要求,《考试大纲》依据《课程标准》来规定考试范围,在考试内容的范围方面,小于了《课程标准》的内容范围,各地在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考试说明》时,为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考试内容的范围方面又小于《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3)《考试说明》的内容体系《课程标准》以模块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而高考对考试内容的要求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为处理好《考试说明》的内容体系与《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编制《考试说明》时,既有传统的、按学科主干知识进行分类的编写体系,又有按照《课程标准》的模块体系以模块为单位来组织考试内容。2、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主要变化(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说明》首次将考试范围和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基础性”和“选择型”要求。化学学科分值由原来的108分变为100分。第Ⅰ卷的单向选择题由原来的8个降为7个,分值为42分,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组成,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实验、计算、简答等,必考题为43分,选考题分值控制在15分,选考以模块为单位进行,不得跨模块选择,实行的是超量给题、限量答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2)考试目标与要求从考试目标看,《考试说明》强调学生化学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潜能的考查。高考试题十分注意以常见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强调对化学实验、定量研究手段和化学符号系统地理解灵活应用,注重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这和《新课标》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强调纸笔测试“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选择具有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明确提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从学习潜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3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第一,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学习潜能”的核心是:第一,能够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从哪儿去寻求答案;第二,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创新。结合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阐释:⑴对学科核心知识深入、准确掌握是有学习潜能的基本要求;⑵能有效获取知识并与已有知识整合是有学习潜能的重要条件;⑶正确应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是有学习潜能的关键性标志;⑷善于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有学习潜能的外在表现。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由原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重组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3)从试题提供的新情境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重组后,对“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考试范围与内容必考内容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以及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按照传统的编写体系,将3个必考模块内容融会贯通,按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突出的变化是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对化学实验基础的要求提高了,化学计算这一条目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将化学计算分散到其它条目中。增列“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内容块。该内容块包含化学学科特点与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与规律、定量研究方法与物质的量、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绿色化学”思想等。这些内容不仅包含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还包含化学基本思想与观念等内容。选考内容包括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的试题进行做答,选考内容按模块体系组织考试内容,比《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略有降低。(4)题型示例题型示例中09、10年分别设计了17个题和18个题,其中选择题均为6个,非选择题11个和12个,选择题涉及必考内容,非选择题涉及必考及选考模块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各题目都附有试题说明部分,说明了命题立意,明确该题考查内容的具体模块和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考查的能力目标。3、考试说明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老课程相比,新增教学内容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2009年新增必考内容(与2008年相比)(1)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2)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有关计算。(3)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2009年新增选考内容(与2008年相比)(1)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构型。2010年新增必考内容(与2009年相比)1、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09)。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认识其一般规律09)。3、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新课程理综及化学-高考备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4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