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考情概览·备考定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命题研究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013课标Ⅰ,2题,4分选择题内容探究: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线、点的建设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等的影响。重点关注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形式探究: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选择题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0.65左右。热点探究:泛亚高铁建设、克拉运河工程、“一带一路”战略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015课标Ⅰ,37(2),(3)题,16分2014课标Ⅰ,4~5题,8分2015课标Ⅰ,4~5题,8分综合题选择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014课标Ⅰ,6题,4分选择题交通运输布局变化2015课标Ⅱ,36题,22分综合题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考点一考点二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一考点二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识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3.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与原则。4.应用: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某一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自然条件经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知识整合]1.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____、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_____________、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______运输成本高大筑铁路造价高短途考点一考点二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________、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___、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____、投资少、成本低速度___,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_________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____,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___、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______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____,运量很大设备投资___,灵活性最差机动灵活小大慢水文状况小线路强大高考点一考点二高铁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提示高铁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响最大。2.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________方向发展。专业化考点一考点二[深度解读]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考点一考点二(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考点一考点二2.交通线路的选择(1)铁路线是考查的重点,尤其要掌握中国的铁路干线及枢纽的分布。考点一考点二(2)合理航海线的确定在世界主要的航海线中,要明确从某地到另一地点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考点一考点二[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2014·四川文综,3~4)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一考点二(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B.600~800kmC.500~700kmD.400~600km(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考点一考点二【审题突破】从图中获取信息急剧下降迅速上升800航空答案(1)B(2)C考点一考点二2.(2013·课标Ⅰ,2)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题。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考点一考点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佳选择。哥伦比亚距美国较远,情人节时为冬季,对鲜花保鲜条件要求高,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所以应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答案C考点一考点二命题角度二铁路运输的优缺点分析3.(2014·海南地理,22,10分)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的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下图示意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考点一考点二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10分)解析依据交通方式优缺点,铁路的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耗时短、受天气影响较小等方面叙述。缺点主要从:运费高、运距长、连续性运输差等方面说明。答案优点: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缺点:运费贵,运距长,(海洋运输连续性较差)对小宗货物运输缺乏吸引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交通运输布局[知识整合]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_______、航道。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________。(2)类型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__________。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地区级和_______。公路航空港综合运输网国家级考点一考点二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______的分布,___________的进步等。城市科学技术考点一考点二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修建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相同吗?提示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便于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考点一考点二[深度解读]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考点一考点二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路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考点一考点二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考点一考点二【学法指导】图示公路选线的技巧考点一考点二[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铁路线区位因素分析1.(2014·课标Ⅰ,4~5)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二(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考点一考点二【审题突破】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图示铁路为我国的______铁路。兰新1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小远答案(1)D(2)B考点一考点二命题角度二冻土对路基的影响2.[2015·新课标Ⅰ,37,(1)、(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考点一考点二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考点一考点二(1)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2)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考点一考点二解析第(1)题,考查冻土对路基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且高于五道梁,导致其路基更不稳定。第(2)题,根据材料“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热棒工作”,而地上温度低于地下温度的季节为冬季;热棒的作用是为了解决多年冻土活动层对路基的危害,故应将热棒倾斜插入到铁轨的正下方来保护路基。考点一考点二答案(1)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2)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考点一考点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深度解读]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靠近城市或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考点一考点二【学法指导】港口区位因素的分析考点一考点二[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机场区位因素分析1.(2015·新课标Ⅰ,4~5)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二(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考点一考点二【审题突破】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甘德国际机场”“曾是”“最繁忙”“①_________”“如今”“不再需要经停此地”等。(2)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5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