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一)16——17世纪,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康博内拉1623年出版《太阳城》闵采尔(二)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空想平均主义阶段”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论法制和法律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19世纪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和谐制度”欧文的亲身实践二、对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一)历史功绩1、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宝贵材料。(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方面)2、对未来生活提出了许多经济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3.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科学的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材料。(二)历史局限性1、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科学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2、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3、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社会阶级条件、理论前提)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线索: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意义1、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2、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三、马恩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一)从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两个转变”起,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孕育和准备阶段。(二)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到走向成熟的阶段。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的诞生(1)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2)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4)系统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2.《资本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三)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后完成阶段。1.《反杜林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后确定2.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马克思的一生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1843年10月移居巴黎,创办《德法年鉴》,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合写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5年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7年7月,作《哲学的贫困》。•1848年2月中旬,《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50-60年代写作巨著《资本论》,1867年出版第一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1864年9月,创立了第一国际。•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1850年---1870年9月,为了支持马克思,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1870年恩格斯结束了二十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1876-1878年,他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即《反杜林论》)•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并领导第二国际。•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发展1.1836-1844,马恩世界观的初创期。2.1845-1846,唯物史观正式确立和形成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3.19世纪70-80年代,对古代社会的状况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1884年《家庭、所有制和国家起源》4.19世纪80年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5.19世纪90年代,进一步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发展•1.1843-184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2.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3.19世纪70年-恩格斯的逝世,《资本论》二、三卷出版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