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人的幸福之根――《落实弟子规》
中国人的幸福之根——落实《弟子规》《弟子规》——修德立业的根基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成佛作祖,《弟子规》是最好的入门教材《弟子规》好比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这棵五千年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根,只要《弟子规》这个树根不坏,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就会万古长青,中国人就有了幸福的指南大人先要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很多的父母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让孩子学背《弟子规》,可能滚瓜烂熟,可是生活中却处处“犯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能为孩子做个好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门四科教育第一“德行”第二“言语”第三“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文学”,就是文艺生活、精神生活德行和言语,是在《弟子规》上落实的杨黼修学的故事《弟子规》上的事情,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但每一条都有很深的玄理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杨黼学道的故事《弟子规》出处《弟子规》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弟子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有位秀才叫做李毓秀,他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训导童蒙的文章。后经清朝贾存仁先生改编,改名做为《弟子规》全文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句以三个字做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弟子规》全文分段《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中间分述有七部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习《弟子规》的理念《弟子规》同四书五经等经典一样,是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来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他把它说出来。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孝是一种观念,是父母跟我一体的“父子有亲”观念,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观念整个宇宙所有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有这种观念,就是普贤菩萨第二是“悌”孝的表现就是恭敬父母首先要恭敬,扩展开来,一切长辈得恭敬,一切众生也得恭敬悌的本意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要从孝的心态而产生第三是“谨”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一位真正的修行人,哪怕是动个念头都非常谨慎恶念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第四是“信”“信”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不能立足於社会现在西方国家,尤其讲信用信也包括信念,就是人生必须有个志向,要是以成圣成贤为志向目标孔子回答子贡一个国家不败的条件:第一要兵,第二要食,第三是信;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灭亡。“人无信则不立”第五是“泛爱众”泛爱众是指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爱心出自孝悌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对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泛爱众的广大爱心,是孝心的拓展而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六是“亲仁”“亲仁”,就是对於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也能够提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七是“余力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你做好上述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力行和学文要同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进步才快、才相应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人的幸福之根――《落实弟子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