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必修二专题七_一_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有益探索模式形成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前提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一战。(2)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3)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武装干涉。(4)经济:长期战争破坏使苏维埃的物资严重匮乏,经济极端困难。《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3日,德国与苏俄签订,苏俄丧失了共约100万平方千米5600万人口的大片土地。列宁说它是一个“极端屈辱……不幸的和约,……我们交出了许多空间,但是赢得了使自己得以巩固的时间”。“如果我们不在《布列斯特和约》上签字,几个星期后我们将在苏维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思考:列宁认为缔约的优劣是什么?从内容上看:这项和约对俄国是苛刻的:俄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从结果上看:苏俄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得到喘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材料:然而,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恨之入骨,纷纷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不断的在各地发生叛乱。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基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机中!”材料: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3、内容(1)农业:(2)工业:(3)商业:(4)产品分配: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5)劳动: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劳动义务制2、目的:应付战争、巩固政权;向共产主义过渡。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排斥市场、货币关系,行政命令管理经济5、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历史作用:失误:4、特点: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强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背景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士兵不满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2、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俄共(布)“十大”召开时的抗议抗议的原因是什么?1921年列宁也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请思考:(1)列宁要退到什么地步?(2)列宁实行“退”,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特点内容政策(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军事、行政干预3、内容(与新经济政策内容比较):固定粮食税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工资制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同探究2、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抗议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恢复资本主义。1921年列宁也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请思考(1)列宁要退到什么地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2)列宁实行“退”,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实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俄共(布)“十大”召开时的抗议4、评价: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它探索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进入失败逐渐过渡探索成功内忧外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巩固政权但激化了矛盾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取酬工资制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课堂小结2.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3.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本文标题:必修二专题七_一_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6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