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1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旅游界的高度重视。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各区域多是各自为政进行开发,使景点近距离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有必要对这些相对松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依据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方面的相关理论,本文对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济南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The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ofJinanPeripheralTourismResourcesAbstract:Tourismresourceisthefoundationoftourismdevelopmen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m,thereisanincreasingconcernonthe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oftourismresourcesbothfromscholarsathomeandabroadandtourismindustry.ThedevelopmentoftourismresourcessurroundingJinanCityhasformedacertainscale,butowingtothelackoftheunifiedregionalplans,itisveryprominentthatthereisredundantconstructionofclosescenicspots.Soitisnecessarytointegrateanddevelopethesetourismresourceswhicharerelativelyloose.Basedontherelevanttheoryoftourismresourcesntegrationanddevelopmen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ofJinanCityperipheraltourismresources.Keyword:Jinanperipheraltourismresources;integration;development2引言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城市周边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从流向上看,城市居民出游中,40%以上目的地是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周边旅游业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城市周边地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济南市周边地区仅指济南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区域。济南市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景区景点数量和密度都颇具规模,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相对不足。同类产品较多,规模小得较多,知名度普遍较小。当然,周边一些旅游景区近年也有的有所突破,比如百脉泉、红叶谷等景区。不过,总体上看还是处于分散状态。从发展角度来看,唯有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才能形成规模,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才能避免散小重复的旅游产品,避免恶性竞争造成旅游业的整体利益流失,才能避免散小旅游企业唯利化经营,对旅游形象的损害。才能使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叠加吸引力,提升济南区域旅游形象,构筑起济南大旅游圈,推动区域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1]。1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概述根据国家标准,我国旅游资源共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据表1,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总体上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有。但资源级别以中等为主,其中泉水资源品质极高,是济南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作为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另外人文旅游资源众多,也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表1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亚类基本类型单体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山丘形旅游地五峰山、莲台山、摩天岭、翠屏山、华山、九顶山沉积与构造地层断面长清寒武纪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岩石洞与岩穴龙洞水域风光河段观光游憩河段黄河、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天然湖泊与池沼观光游憩湖区白云湖、鹊山龙湖、遥墙万亩荷塘泉冷泉百脉泉等各大泉地热与温泉商河温泉、济钢温泉生物景观树木林地柳埠国家森林公园、药山国家森林公园、卧龙峪省级森林公园、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大峰山省级森林公园、蟠龙山省级森林公园、胡山森林省级公园、平阴大寨山省级森林公园、黄河森林公园丛树平阴白松林3独树五峰山银杏树、平阴洪范乡龙池圆柏、灵岩寺龙檀、翠屏山古柏花卉地草场花卉地平阴玫瑰野生动物栖息地林间花卉仲宫梨花野生动物栖息地陆地动物栖息地济南野生动物园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单体天象与气候景观天气与气候现象避暑气候地七星台、袁洪峪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人类活动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文物散落地大辛庄遗址原始聚落城子崖遗址、岳石文化城遗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弃寺庙灵岩寺、五峰山、孝堂山石祠、大佛寺、华阳宫废城与聚落遗迹东平陵故城遗址长城遗迹齐长城遗迹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康体娱乐休闲度假地锦云川乐园、凤凰岭、红叶谷、槲树湾、锦屏山、金象山、宝珠山、济南射击中心、九顶塔民族风情园、三王峪、卧龙峪、千禧乐园、水帘峡、白浪花漂流中心、美里湖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胡庄天主教教堂园林休憩区域百脉泉建设工程与生产地绕城高速动物与植物展示地济南植物园景观建筑与附属性建筑佛塔四门塔、龙虎塔、辟支塔、九顶塔石窟黄石崖造像群、大佛寺石窟造像、莲花洞石窟造像碑碣(林)灵岩寺墓塔林居住地与社区传统与乡土建筑朱家峪民俗村归葬地墓(群)洛庄汉墓、双乳山汉墓交通建筑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水工建筑水库观光游憩区段鹊山龙湖、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堤坝段落黄河公园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单体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糖醋鲤鱼、宫爆鸡丁、九转大肠、奶汤蒲菜、油旋锅贴、灌汤包、盘丝饼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明湖莲藕、明水香稻、章丘大葱、大货山楂、核桃、泰山小白梨中草药材及制品平阴阿胶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龙山黑陶、刺绣、发丝秀、面塑、木鱼石、地毯人文活动民间习俗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济南婚俗丧俗、过寿、做满月民间演艺商河鼓子秧歌民间节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4宗教活动胡庄基督教圣母月现代节庆文化节章丘龙山文化节商贸农事节武庄柿子节、张夏杏花节、采石桃花节、平阴玫瑰节、仲宫梨花节、红叶谷郁金香节资料来源:济南旅游网、济南旅游地图等2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综合分析2.1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与主要优势分析2.1.1名泉分布广泛,吸引力强济南市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泉城”饮誉海内外。目前济南市遍布大大小小700多处天然涌泉,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济南周边地区,章丘明水素有“小泉城”之称。南部山区各景区处处可见泉水。除了分布大量冷泉外,近年商河又发现了丰富的地热矿泉。2.1.2人文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品位颇高济南市历史悠久,周边人文的旅游资源众多。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济南南部的齐长城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孝堂山郭氏墓祠是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柳埠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石塔:2001年发掘的济南洛庄汉墓,规模之大,文物保存之完好,国内罕见。此外,位于济南长清境内的灵岩寺,唐代时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济南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37处,市级75处,这其中周边又占相当一部分。适当开发这些人文旅游资源,可以改善济南市周边旅游产品结构,拓展客源市场。2.1.3种类丰富,综合性强经过近年来的开发,济南市周边旅游产品涵盖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及工业旅游森林旅游等,基本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差异化旅游需求。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地占地4000余亩,水阔林丰,每逢深秋,红叶满山,形成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是国内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荟萃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居建筑、民居艺术于一体。此外,还拥有“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之称的朱家峪民俗村、莲台山、白莲花漂流中心、药乡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台万亩植物园、黄河风景区等众多景区(点),可以为游客提供多种旅游选择。目前,济南市周边共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4A级5景区7家[2]。2.1.4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地域特色明显,有一定互补性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分布于各区、县(市),一些旅游资源在特定区域内相对密集并相互组合,呈现出一种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这种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的差异性使区内资源构成各具特色,这有利于对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和集中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区,另一方面,又可形成一定的互补性,使济南市周边形成多种景观区域,对于丰富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适用不同客源市场需求,都非常有利[3]。2.2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2.1资源优势未得到整体凸现济南市除了一些稀缺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以外,整体而言,资源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大多数旅游资源品位档次不是很高,资源级别以中等为主,吸引力、知名度有待提高。同时,规划滞后,开发的项目多是以开发自然或人文景观为主的,满足游客的一般观光游览旅游需求,档次不高,而缺少深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项目,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项目还处于开发之中,没有形成规模效益[4]。这也不符合国际上观光游览旅游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文化型旅游市场及复合式旅游市场越来越大的旅游发展大潮流。2.2.2重复性建设开发问题突出,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区域旅游合作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起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于浪费的后果。另外,由于各地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而使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理解旅游方针,不进行细致的资源、条件的论证,不挖掘地方主题,一轰而上,无序开发,盲目建设,结果开发的景区(点)缺乏特色,内容陈旧,结构雷同,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南部山区为例,区域内竟存在大大小小将近20处景点,其中一些景点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开发问题,特点雷同,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互相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样做首先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南部山区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6旅游区,是济南市区泉水的主要补给源,旅游开发必须要让位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涵养。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乡镇纷纷上马旅游项目,这种过度开发已经造成水源、山体、水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次,资源的重复建设开发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更浪费了宝贵的旅游资源,这种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造成了其不可再生,同时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5]。目前多数的度假旅游产品都不成熟,所提供的娱乐项目基本上比较简单而且重复性很高。一些景区,如药山、鹊山,黄河、蟠龙山和胡山森林公园等,在基本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或立项开发了。再次,景区间相关设施还不十分完善,交通联系不紧密,各景区之间缺少合作,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竞争运作状态,游客旅游质量必定下降,也更无法形成旅游地的良好旅游形象。2.2.3缺少精品项目就总体而言,济南市周边地区已经具备相当数量的旅游景区,但缺乏有号召力、吸引力的大型精品项目。比如现有的4处4A级景区,红叶谷、跑马岭、灵岩寺、百脉泉等处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游憩价值,但均因丰度或聚集度较小而难以形成“集团效应”,无法单独成为省级或国家级旅游精品风景区。开发的景区知名度普遍较小,个别比较有名气的景区如红叶谷、卧龙峪和跑马岭、百脉泉等景区,其知名度也主要局限于济南城市周边客源地。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存或遗迹,如被誉为中国“龙山文化”最早发现地——城子崖遗址,以及有着“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因为体制、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加大了将其开发的难度。2.2.4旅游管理不规范,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济
本文标题: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7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