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0-09-20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控制指标标准...7第四章中心城商业网点布局规划...10第五章大中型批发市场布局规划...26第六章物流基地及会展中心布局规划...30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35第八章一市三县商业网点规划...42第九章实施商业网点规划的对策和措施...56第十章附则...58附件1济南市贸易服务局、济南市规划局关于《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联合审查会议纪要附件2济南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论证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会议纪要附件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批复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不断提高和变化的消费需求,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商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使商业网点的建设发展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根据国家商务部关于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指示精神,依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编制本规划。第2条本规划由济南市贸易服务局、济南市规划局联合组织编制,经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济南市贸易服务局负责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商业网点选址、建设和经营活动,均应遵循本规划。第3条规划范围为济南市域范围,包括济南市区和章丘、平阴、济阳、商河一市三县的城区。规划重点为《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确定的中心城规划范围。第4条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至2010年。第5条本规划所指商业网点,是指商品零售、批发、商品市场、物流配送、餐饮住宿等销售经营性场所。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商业网点,包括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大型商业网点、商业街、大型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及会展中心等的发展布局作出规划安排,以引导和规范商业网点布局,构筑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分布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第6条规划依据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⑵《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⑶《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⑷《济南市贸易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⑸《济南市流通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⑹《济南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4—2007年)》⑺《济南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DB3701/T54—2003)⑻《济南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DB3701/T55—2003)第二章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第7条发展总体战略以现代商贸中心理念、现代商业网点理念和现代服务业理念为支持,以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为契机,采取“大力发展新区网点,改造提升老城设施,东西两翼展开布局,整体推进网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立起与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都市型商业网点体系,有效地引导老城疏解和新区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新跨越,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形象和品位,增强济南作为跨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吸引辐射能力,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建设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跨省际的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第8条发展目标围绕济南作为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着力塑造济南作为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形象,大力发展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加快形成业态清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现代商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零售体系;功能齐全、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辐射全国、沟通内外的批发体系;结构优化、制度创新的组织体系;“软硬”结合、协调发展的商业支撑体系。把济南建设成为立足济南,带动山东,辐射华东、华北、黄河中下游及环渤海地区,服务全国,接轨世界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承接京津与沪宁、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商贸枢纽城市,现代化区域性大商都。第9条近期目标(2005年-2010年)基本构建起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的商业网点体系框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商业网点体系,商业网点的实力规模、档次水平、经济效益和辐射功能上一个大的台阶,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捷的商贸中心,为建设黄河中下游及环渤海地区的商贸中枢城市、现代化区域性大商都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指标:到2010年,济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年均增长14%。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81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市市场交易额达到1165亿元,年均增长15%。宾馆服务业床位数基本实现翻番,由2004年的10万张增至20万张左右。第10条远期目标(2010年-2020年)建成与城市发展总体布局相一致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分布有序的开放、高效、便捷、畅通的现代化商业网点新格局,城市形象、功能、面貌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确立济南作为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省际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现代化区域性大商都。主要指标:到2020年济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0%。商品销售总额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1%。全市市场交易额达到3308亿元,年均增长11%。宾馆服务业床位数由2010年的20万张增至30万张左右。第11条发展重点⑴积极推进商业设施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推进商业设施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整合现有商业资源,全面推进层次化商业中心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商业区和区域各层次商业中心的协同效应,形成多中心、多层面、功能完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级配合理的网络状商贸发展新格局。⑵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方式和要求,建立起以连锁商业为主体的零售体系、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批发体系和以总代理、总经销为主体的采购体系;加快发展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推广和应用以代理、买断、消费信贷、网上购物、配送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管理水平。⑶大力推进“六化”建设①国际化。通过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商贸物流业国际知名企业集团,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内外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打好商业同国际接轨的基础。②网络化。加快商贸营销网络建设,由市内营销网络向全国营销网络发展,形成以连锁商贸企业为主的实体网络体系,以总代理、总经销为主的全国商品采购网络体系,以电子商务为主的虚拟网络体系,以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大型连锁企业内部配送中心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专业配送中心为主体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形成网络化的商业服务体系。③连锁化。积极发展连锁店、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推动和鼓励传统百货店发展成为连锁经营的现代百货店或调整为专业店、专卖店,基本实现连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④信息化。加强商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网络和对外信息传输通道。积极推动网上采购、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网上服务和电子政务,建设市场信息、市场调查、市场咨询、交易顾问等信息网络平台。引导骨干企业切实抓好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和信息处理三大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运作效率。⑤便民化。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社区服务,以配置便民利民的业态业种为主,以综合消费为核心引入先进业态和行业,重点发展便民利民的副食品零售网点、快餐店、小吃店、药品零售、储蓄等休闲便民设施,满足多层次服务要求。⑥放心化。以诚信建设体系为中心,大力实施各种“放心工程”,让广大居民放心消费。继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实施“三绿工程”,增加放心生鲜食品的供应,形成消费放心市场和服务放心市场。⑷调整完善批发市场布局,提高质量档次调整现有批发市场布局,积极发展市场集群,改造传统交易模式,严格控制次级市场的建设,逐步形成规模档次高、示范作用大、价格调控能力强的现代批发市场,逐步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物流信息、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装备三大平台,突出抓好物流园区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倡导原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仓储、运输、联运、集装箱运输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办法进行资产重组;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通过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嫁接,带动物流产业上规模、上水平。⑹加快发展会展业以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为方向,全面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加快规划建设2-3处国内一流的会展场馆,吸引国际和全国性的各种大型展览会、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在我市举行。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的会展活动,培育品牌展会,延长会展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⑺完善综合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商业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效益为主,以满足市民需求的多样化为目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体系。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控制指标标准第12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构筑省际现代化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城市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省会经济,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优化市场布局和调整市场结构为主线,立足于提高城市辐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增强便民利民功能,加快商业网点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与国际商业的全面对接,合理控制总量,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商业特色,逐步建立起与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系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第13条规划原则⑴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出发,与城市人口分布、消费需求、交通体系、环境保护相协调,合理有效的配置商业资源,使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综合开发建设同步推进。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密切结合,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特点、现有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设施条件,既要着眼于长远,又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网点的布局、数量、规模和档次水平。⑶统筹兼顾、适度超前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整个城市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出发,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做到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小型便民利民店的建设相结合,发展新型业态与改造传统商业相结合,专业性网点和综合性网点相结合,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相结合。规划应具有前瞻性,着眼于未来,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和商业发展的需要。⑷坚持远近期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应按照建设现代化开放型商业网点体系和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需要,把近期需求同远期目标紧密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实现商业网点发展总体目标。⑸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商业网点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网点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消费者、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第14条规划控制指标和标准⑴商业设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到2020年商业设施用地总量约为21平方公里。⑵商业营业面积总量控制2020年商业网点人均营业面积规划指标为1.2平方米,城市商业总营业面积控制在520万平方米左右。千人拥有商业网点数达到35个/千人。⑶各级商业中心规划指标和标准①市级商业中心:基本设置业态为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专业店、专业店、专卖店以及文化娱乐、餐饮等,基本商业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②区域级商业中心:基本设置业态为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大型专业店、专业店、专卖店以及文化娱乐、餐饮等,基本商业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
本文标题: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7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