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阶梯训练第1课答案DCBBADDBCBBA13.(1)现象:西周的分封制。(2)关系:上下级关系。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3)现象: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下降,从天下共主的威势地位变得不再受诸侯尊重。原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一些诸侯国壮大,分封制崩溃。(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14.(1)A.周王B.周王C.周王D.诸侯E.诸侯F.卿大夫(2)爵位归妻生的儿子;属地和家业主要归妻生的儿子,但妾生的大儿子也可分得一定的家业和属地。依据:宗法制度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2课•课标要求:•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要求:•1.了解秦的统一。•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3.了解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权。•4.知道郡县制出现和推广的史实,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涵义。(西周)周室东迁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时间:前221年2.经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3.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想一想:假如你是秦始皇的话,你将如何管理这幅员辽阔的疆域?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人口达2000万“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材料一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①从材料一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②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皇位世袭材料二: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②根据材料二、三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命办事,无决策权•④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要特征1)皇帝独尊--神化特权扩大权威2)皇位世袭---地位不可逾越(核心内容)权力不可转移3)皇权至上结论(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颠颠地闹着,剧中的皇帝也无可奈何。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该剧的剧情处理,进行评价。这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小说为了情节而虚构的。(1)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威严,必然规定许多约束,增强人们的神圣感。(2)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绝不会允许小燕子在森严的皇宫随心所欲。因此不可能出现剧中无可奈何的情形。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二)中央官制的建立皇帝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丞相太尉诸卿(牵制)(统率)(统率)(虚设)直接控制问: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材料一丞相绾等曰:“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1、丞相与李斯分别主张实行什么制度?理由各是什么?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理由是什么?(3)请你说说郡县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中央政府郡郡守县县令或县长皇帝三公九卿制受命中央督责属县乡里里正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内容:地方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废分封,立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一大进步。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想想议议: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九卿郡守县令、县长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中央郡县乡里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型官僚机构示意图有秩、三老、啬夫、游徼、里正表现: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全由皇帝任免思考:秦始皇创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僚制度有何共同特点?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1)是以皇权为中心(2)比较完备,组织严密,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秦朝官僚机构的实质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中央地方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虚设)九卿皇帝郡(郡守)县(县令)乡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积极消极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度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量统一文字“秦失其政而陈涉(陈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司马迁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原告被告能力训练(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了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中央地方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虚设)九卿皇帝郡(郡守)县(县令)乡里总结: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特点:比较完备,以皇权为中心•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家庭作业:1.完成《阶梯训练》第二课;2.预习第3课,完成《阶梯训练》第3课【知识梳理】部分。
本文标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7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