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9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时间断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线索特征政治(1)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线索特征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又遭到了摧残思想(1)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的主流(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兴起——五四运动、中共诞生(1)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的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成立: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马列主义2.发展——国民大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2)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北洋军阀3.进一步发展——国共十年对峙(1)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逐渐走向成熟。(2)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遵义会议伪满洲国4.高潮——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反攻并胜利;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共两党世界反法西斯(2)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内战爆发;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开始反攻;1948~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的决战胜利;1949年4月,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中原解放区淮海渡江战役5.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过渡。社会主义二、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1.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运动”,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民族资本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3.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而陷入绝境。国民经济建设战时体制美国三、思想上:近代后期思想领域的新成果1.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政治基础2.毛泽东思想(1)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了《》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理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工农武装割据(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四、社会生活上:近代化后期的社会生活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中国的航空业起步;报刊业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发生重大变化。[通史专题]考向一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视角1从发展的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指导思想【典例1】(2014·海南单科,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解题思路定位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把握题眼“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辨析选项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是明确的,错误B根据材料“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正确C正是对中国革命性质搞不清,故没有“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错误D当时中国共产党受共产国际影响,说明还没有克服教条主义倾向,错误答案B视角2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三民主义的发展【典例2】(2014·课标全国Ⅱ,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解题思路定位知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解题关键时间:1926年;报纸观点评论辨析选项A据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错误B据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错误C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正确D据题意可知,没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错误答案C【主题深化】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两大社会思潮(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同时存在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这一局面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中国民主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要动力。②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共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④由于国内反动势力强大,共产国际支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中国革命。(2)虽然两个主义并存,但当时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其原因有:①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旗帜。②中共处于幼年时期,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小。③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比共产党大。考向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视角1运用文献材料考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及实践【典例3】(2013·课标全国Ⅰ,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题思路定位知识土地革命时期革命道路解题关键1928年辨析选项A与材料观点相左,错误B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正确C材料无法体现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错误答案B视角2从民族利益角度考查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党派、各阶层的主张及策略【典例4】(2014·课标全国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解题思路定位知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解题关键时间:1937年11月;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的讲话及内容辨析选项A据题干时间可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顾维钧讲话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对中国的抗战进行援助,正确B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错误C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未体现,错误D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错误答案A【主题深化】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1)革命道路探索——从中共二大到八七会议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但是从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俄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①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共逐步走向成熟。(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③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④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⑤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⑥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考向三近代后期民族工业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视角1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特征及成因【典例5】(2013·江苏单科,8)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题思路定位知识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题关键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辨析选项A全面抗战发生于1937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28~1935年”不符,错误B发生于一战期间,与题目中的时间“1928~1935年”不符,错误C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使得民族工业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峰,正确D签订于1946年,与题目中的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8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