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康德哲学参考书目: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2、《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3、SocratestoSartre北大本科教材。4、《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5、《判断力批判》,宗白华、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6、《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其它的请自行参考。目录一、背景知识(一)生平与著作(二)康德思想发展的分期(三)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二、康德的哲学思想(一)康德问题的形成(二)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哥白尼革命1、批判哲学的方法2、先天识的本质3、先天综合判断4、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三)心灵的结构1、感性2、知性3、理性(四)康德的实践理性哲学1、道德知识的基础2、道德与合理性3、被定义为善良意志的善4、绝对命令5、道德设定(五)美学1、作为独立的愉悦的满意之美2、作为普遍愉悦对象的美3、美的对象的结构和目的4、必然性思考题一、背景知识(一)生平与著作康德(ImmanuelKant)终身生活在东普鲁士(EastPrussia)的一个小城市哥尼斯堡(Königsberg),他的父亲是个皮匠,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Pietist),这对康德的影响很大。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UniversityofKönigsberg),在大学里,他学了古典文学(Classics),哲学和物理学。当时的大学都受到ChristianWolff(1679-1754)的影响。伏尔夫既不是伟大的,也不是原创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就是沿着莱布尼茨路线发展了一套综合的哲学体系。而康德的大学教授马丁·克努村(MartinKnutzen)正是处于莱布尼茨-伏尔夫体系(Wolff-Leibnizan)的影响下,因此康德的的大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理性在形而上学领域的重要性加以侧重。虽然MartinKnutzen影响了康德早期对大陆唯理论的认识,或者说使他的思想倾向于大陆唯理论。但是也正是克努村激发了康德对牛顿物理学的兴趣,这对康德后来发展其原创的批判性哲学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学毕业后,康德在贵族家庭担任了八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他以《论火》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Lecturer)。1770年,他被提升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而这个职位曾由他的老师Knutzen担任。1797年,他辞去大学教学工作。1804年去世。虽然康德的个人生活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大事情,他一辈子没有踏出哥尼斯堡方圆四十英里,他也没有发展任何社会、政治关系。然而,他却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幽默的健谈者(conversationalist)和极富魅力的主人。他常被描绘成一个老单身汉(oldbachelor),他的每件事情都是规定好的,以至于邻居们可以通过他的行为来对表。他每天四点半开始在林荫路漫步,来回走八次。只有一次,发生了偏差,那是因为他在读卢梭的《爱弥尔》(Emile)。有人也因此说卢梭对他的哲学有很深的影响。但其实未必如此,只能说康德对《爱弥尔》一书的喜欢。“Rising,coffee-drinking,writing,lecturing,dining,walking,eachatasettime”。他终身未婚,据说有两次他准备结婚。第一次是他想向一个年轻的寡妇求婚,他在清算资产看自己的财政实力如何时,别人却捷足先登,抢先向这个寡妇求婚,未遂。第二次,是一个Westphalia来的游客,康德陪着他四处游玩,被这个女孩深深吸引,他正在考虑是否要向这个女子求婚、犹豫不决时,这个女子却带着仆人走了。此后终身未娶。另外,他还有一个教学原则(pedagogy):Attendmosttothestudentofmiddleability,theduncesarebeyondhelp,andthegeniuseshelpthemselves.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生活的刻板,一板一眼,才有了康德后来极为严谨、条理的著作。他的著作主要有:《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ofPureReason,178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toAnyFutureMetaphysics,1783),《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原理》(PrinciplesofthemetaphysicsofEthics,1785),《道德形而上学探本》(GroundworkofthemetaphysicsofMorals,1785),MetaphysicalFirstPrinciplesofNaturalScience,1786,《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ofPracticalReason),《判断力批判》(CritiqueofJudgment,1790),《理性界限内的宗教》(ReligionwithinthelimitsofBareReason,1793)《论永久和平》(PerpetualPeace,1795)。其中,《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引起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不满,责令康德终身不得对宗教问题进行著述和演说。返回(二)康德思想发展的分期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在1770年前,也就是他在被提升为教授之前,他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此后才转入哲学。人们一般以1770年为界,把康德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重大研究成果就是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打击了十七、十八世纪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不变的观点,为近代辩证自然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论文中,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延缓的假说。康德的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天体运动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康德的这个思想在他1755年发表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得到了系统的发挥。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在天文学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在《天体运行》一书中,哥白尼用“太阳中心说”取代了当时教会奉行的“地球中心说”,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宣布了自然科学对神学的独立。十七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43-1727)是一位才气横溢、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的科学家。他把十六、十七世纪数学、力学发展的成果概括为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但是牛顿的机械论思想使他自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绝对不变的观点。在他看来,天体及其相互关系是亘古不变的。牛顿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可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描述行星运动的现状,而不能解决天体运动的根源问题。因此,牛顿无可奈何地引出了“第一推动力”,即上帝,似乎行星及卫星一旦被神秘的“第一推动力”推动之后,它们便按照预定的轨道一直运转下去。和十七、十八世纪流行的关于自然界绝对不变性的见解相反,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NebularHypothesis)。按照这个假说,宇宙原来是一团云雾状的、炽热的、旋转着的物质粒子---原始星云,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而发生漩涡运动,逐渐形成太阳、行星和卫星。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康德重申了笛卡尔的名言,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人们指出,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不难看出,康德的星云假说中包含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对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康德身上,始终带着德国市民的软弱性格。就是在这部匿名发表的著作中,康德也还是给上帝留了点地盘,说什么自然规律是上帝的意旨,只有上帝才是宇宙的“原始原因”,声称,“我的体系是同宗教一致的”。后来,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独立地提出了类似康德的假说,并做出了数学结论(这个假说后来便以康德-拉普拉斯假说为名而载入史册)。和康德不同,拉普拉斯在他的天文学体系中矢口不谈上帝。据说,有一次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天文学体系中不给上帝一个位置,拉普拉斯说,我感到没有必要。返回(三)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特征大约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康德转入研究哲学,着手批判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先后发表了《纯批》,《实批》和《判断力批判》。康德在这三部著作中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思想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另外,康德还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这两本书中扼要地通俗地讲述了他的认识论和道德思想。1795年,康德发表的《论永久和平》一书,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康德对后来哲学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他的“批判时期”所阐发的哲学思想。贯穿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有两个基本概念:“现象”(Phenomena)和“自在之物”(thing-in-itself)。康德一方面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感官从而产生感觉的客体,即所谓自在之物;另一方面,他又断言这个客体是不可认识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表象,即所谓现象。可以看出,康德在这里企图调和唯物和唯心的对立。他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某种客体—自在之物,这使他的哲学包含有唯物论的倾向;他排斥唯物主义反映论,否认感觉对客体的反映,这就使他的哲学具有强烈的休谟式的不可知主义的性质。在康德哲学中,“现象”和“自在之物”是两个很含混、很复杂的概念。康德所说的现象,并不是指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指一种主观的感觉表象。在康德看来,现象,即感觉表象,虽然是由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引起的,但是由于我们感官机能的影响,它并不反映自在之物的任何性质,而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状态。按照康德的观点,如果人们身上产生了热的感觉,那必定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但这种热的感觉只是主观的心理状态,并不反映自在之物的性质,自在之物是什么样子,我们一无所知。康德把我们日常感官所接触的日月星辰、山川大地、树木鸟兽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统统称之为“现象世界”。就是说,这些东西都不是离开我们感官而独立自在的东西,统统都是由我们的感觉表象所构成的。他指出,“我们是把自然界仅仅当作现象的总和,也就是当作我们心中的表象的总和,来认识的”。显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不过康德却表明他的学说不同于小贝的“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他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尽管人们不能认识它。可见康德是一位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不可知论者。按照康德的观点,感觉不是联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反倒是隔离主体和客体的障壁。在康德哲学中,感觉不反映对象,现象不表现本质,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质和现象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在康德面前就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可以认识的此岸的“现象世界”;一个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说是在“现象世界”中不可达到的彼岸的“自在之物”的世界。康德借助于这个二元论,在批判神学、肯定科学的同时、又保留神学;在论证资产阶级理想的合理性的同时,又证明其实现的不可能。在康德看来,在现象世界中,只有科学的地位,没有神学的地位。上帝这个东西属于彼岸世界,不出现在“现象世界”中,因此是不可认识的,无法从理论上证明其存在。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为了维护道德,求得道德和幸福的统一,还必须假定上帝在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样的,在康德看来,资产阶级关于自由、平等的要求,共和国制度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人们应当努力追求;但是,这些东西也仅仅是一个理想目标,属于彼岸世界的事情,在“现象世界”里,也即现实生活里是不可能实现的。现象和自在之物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康德建筑他的整个体系的骨架。在《纯批》中,他从认识论上力图证明,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从伦理学上力图证明自在之物不可能在现象世界中实现。在《判断力批判》中,他又企图把被他自己横加割裂开的东西统一起来,说什么在艺术作品中“现象”和“自在之物”两者仿佛得到了统一。整个来说,康德哲学就是围绕着现象和自
本文标题:康德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8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