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第1页(共20页)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小麦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分布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B.用健那绿染液将小麦的叶肉细胞处理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C.用小麦的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要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等D.用一杂合子小麦连续自交,纯合子的比例会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I至IV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B.细胞1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C.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效应T细胞作用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3.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可表示DNA的含量变化B.丙和丁都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第2页(共20页)C.乙中的I→J、丙中的N→O及丁中的R→S变化的原因相同D.乙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4.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断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D.图一说明:IAA和GA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5.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第3页(共20页)6.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二、非选额提7.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的生产和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代表的是,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它们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所识别,以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2)如图2为A基因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Ⅱ区的碱基数是2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和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域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转录产生的mRNA中A和U总数是个.(3)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免疫,增加小鼠体内的数目.(4)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前,至少需要经过2次筛选,第一次是将筛选出来,第二次是将筛选出来.第4页(共20页)(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8.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由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恒定在上述℃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mg.9.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对获得的幼苗用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不一致)(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第5页(共20页)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③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10.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能过多沉积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如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呼吸,使产能减少.(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激素)增加;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利用探针对该病家系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第6页(共20页)为,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第7页(共20页)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小麦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分布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B.用健那绿染液将小麦的叶肉细胞处理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C.用小麦的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要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等D.用一杂合子小麦连续自交,纯合子的比例会逐渐增大【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解答】解:A、用小麦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分布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A正确;B、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观察线粒体需要选择无色的材料,并且用健那绿染色,B错误;C、用小麦的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时要加入SiO2、CaCO3和无水乙醇等,C正确;D、用一杂合子小麦连续自交,纯合子的比例会逐渐增大,D正确.第8页(共20页)故选:B.2.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I至IV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B.细胞1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C.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效应T细胞作用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分析题图:Ⅰ表示细胞分化;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因此Ⅱ过程表示细胞衰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因此过程Ⅲ表示细胞癌变;Ⅳ表示细胞凋亡.【解答】解:A、细胞2属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其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A正确;B、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说明细胞1是衰老的细胞,衰老细胞中部分酶活性降低,而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1是衰老细胞,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细胞2是癌变细胞,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不同,B错误;C、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C错误;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A.3.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9页(共20页)A.甲和丙都可表示DNA的含量变化B.丙和丁都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C.乙中的I→J、丙中的N→O及丁中的R→S变化的原因相同D.乙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表示的物质在间期加倍,末期减半,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乙图表示的物质,在后期加倍,末期减半,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含量变化;丙图表示的物质,间间期由0﹣4N,中期完成后将为0,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含量变化;丁图表示的物质在间期加倍,在后期完成减半,是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变化.【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丙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含量变化,A错误;B、根据试题分析,只有丙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B错误;C、乙中的I→J变化原因是细胞质的分裂,丁中的及R→S变化的原因是新的核膜的形成、丙中的N→O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D、根据试题分析,乙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D.4.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断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10页(共20页)A.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D.图一说明:IAA和GA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分析题图一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加入IAA和GA的茎段平均伸长量大,说明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加入IAA比加入GA的茎段平均伸长量大,说明IAA的促进效应比GA更明显,同时加入IAA和GA比单独加IAA和GA的茎段平均伸长量大,说明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二者属于协同关系.分析图二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和抑制生长素分解,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可促进细胞伸长.【解答】解:A、植物中的色氨酸是由植物细胞用氮元素与二氧化碳、和水等经过复杂生化过程合成的,A错误;B、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B错误;C、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C错误;D、由图一可知,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D正确.故选:D
本文标题:2017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9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