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一年三月—1—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1)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1)第二节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6)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7)第三节指导思想……………………………………………(7)第四节指导原则……………………………………………(8)第五节主要目标……………………………………………(9)第六节发展定位和战略重点………………………………(13)第三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5)第七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16)第八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19)第九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4)第十节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27)第四章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32)第十一节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32)第十二节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33)第十三节提升城市发展品位………………………………(35)第十四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8)—2—第五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9)第十五节加快东部振兴步伐………………………………(39)第十六节推进西部转型升级………………………………(41)第十七节做实区域中心、“两环”腹地……………………(42)第六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3)第十八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44)第十九节加快建设新民居…………………………………(47)第二十节大做强县域经济…………………………………(48)第二十一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50)第七章建设绿色邯郸……………………………………………(52)第二十二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52)第二十三节强力攻坚节能减排……………………………(56)第二十四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59)第八章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64)第二十五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64)第二十六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65)第九章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68)第二十七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69)第二十八节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70)第二十九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72)第十章实施八大惠民工程………………………………………(75)第三十节实施增收富民工程………………………………(75)—3—第三十一节实施扩大就业工程……………………………(77)第三十二节实施教育提升工程……………………………(78)第三十三节实施住房保障工程……………………………(81)第三十四节实施社保扩面工程……………………………(82)第三十五节实施全民健康工程……………………………(84)第三十六节实施平安创建工程……………………………(85)第三十七节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87)第十一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89)第三十八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89)第三十九节全面提升开放水平……………………………(91)第四十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93)第十二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94)第四十一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94)第四十二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6)第四十三节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97)第四十四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98)第十三章建立规划实施机制……………………………………(99)第四十五节完善专项规划体系……………………………(99)第四十六节建立规划实施和调整机制……………………(99)—4——1—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邯郸资源型城市重要而紧迫的转型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邯郸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未来五年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1—201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邯郸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改革开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见识早、出手快、举措实,全力以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2—就,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邯郸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5%,总量实现“两个翻番”,2010年分别达到2342.2亿元和24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达到2.6万元。邯郸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荣获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地级市)第十名。——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2%,累计完成57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装备制造成为工业投资第一大行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与工业投资增速基本持平,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成为发展新亮点,邯郸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7.6亿元,年均增长17.9%。东部振兴扎实推进,区域协调性增强。——“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涉农补贴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折通”发放,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推进“吨粮市”建设,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总产达到476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38.2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330个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新民居建设面积达505.8万平方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抓住三年大变样的难得机遇,大—3—力实施六大战略,累计拆迁3377万平方米,完成城建投资1552亿元,邯郸荣获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突出贡献奖。“1+6”中心城市拓展了发展空间,“五百工程”更加便民,“数字邯郸”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承载力显著提高。邯郸机场通航,青兰高速、大广高速、邯黄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石武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奠定了大交通枢纽格局。特色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城镇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5%,比“十五”末提高8.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邯郸经验”、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邯郸样本”。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大批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邯郸。五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总值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晨光生物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520.4亿元,年均增长17.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4.9%。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河北银行等金融单位在邯设立分支机构,邯郸被评为第三批中国金融生态市。——生态建设实现新进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双百+否决”问责制,“雷霆行动”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步伐加快,省“双三十”和市重点企业实现达标,中心城区33家化工企业实施搬迁。“引黄入邯”工程竣工通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16%,比“十五”末提高4个百分—4—点。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26天,比“十五”末增加50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累计完成民生投入53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达到175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达到6085元。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总规模达到170万人次,31万人如期脱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7.2平方米和34.8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档案、新闻出版、计划生育、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稳步启动,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步提高。邯郸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新时期邯郸人文精神成为时代风尚。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开启“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专栏1邯郸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05年2010年目标2010年完成指标属性全市生产总值亿元1098.523002342.2预期性—5—人均生产总值元127072500026280预期性全部财政收入亿元121.1240243.9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1524>35005756预期性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14.1:53.4:32.510:53:3712.6:54.7:32.7预期性高新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653.6预期性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亿美元5.671014.7预期性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3.288.8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2<54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9.81012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0.6>714.3预期性城市、农村恩格尔系数%35.4/38.428/3634.0/37.9预期性城镇化率%37.774446.5预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6.7〔30〕36.1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1017.9预期性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2.585年降低20%以上2.003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723838约束性耕地保有量万亩9929811010约束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305年新增150150预期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10010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15.2>1919.16约束性—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5>8091.7约束性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天276>290326约束性人口总量万人871.4910以内963.5约束性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9.599.65约束性高中段毛入学率%38.6>8591.96预期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2532.66预期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万人12.81315.6约束性转移农村劳动力总规模万人次120100170预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60.750.6预期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7065预期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42.84797.69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6.3>7595.9约束性备注:〔〕为5年累计数据。第二节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邯郸步入了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有利条件看,一是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和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市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中拓展发展空间,更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二是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7—利因素依然存在。三是
本文标题: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