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章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肌肉横纹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一.骨骼肌的收缩功能运动神经元兴奋神经-肌接头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1.神经-肌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结构接头前膜(prejunctionalmembrane):运动神经纤维末梢(膨大,无髓鞘)接头间隙(junctionalcleft)接头后膜(postjunctionalmembrane):对应的肌细胞膜,又称终板(endplate)Na+2.neuromuscularjunction的兴奋传递AP达运动神经末梢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入前膜↓ACh释放(量子化释放)↓ACh扩散至endplateACh与R结合,K+、Na+通道开放(化学门控)↓Endplatepotential(电紧张扩布)↓终板附近肌膜上电压门控Na+通道激活↓APAch被胆碱酯酶水解,胆碱可被回收至前膜重复利用•量子释放(quantalrelease):•微终板电位(miniatureend-platepotential):去极化约0.4mV/囊泡•终板电位(end-platepotential,EPP)1)定义:终板膜上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可随ACh释放增加而产生等级性变化。2)不表现“全或无”传导,只能在局部进行紧张性电扩布3)一次神经冲动释放ACh所引起的EPP大小超过引起肌细胞AP所需阈值3~4倍,可刺激周围具有电压门控Na+通道的肌膜产生AP,使神经冲动与肌细胞收缩保持1对1。•相关药物:•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筒箭毒碱、α-银环蛇毒等:阻断胆碱N受体。(二)骨骼肌的收缩活动1.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myofibril)•肌管系统(sarcobutubularsystem)(1)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分子构成:•粗肌丝和细肌丝及其排列:肌原纤维粗肌丝:(thickfilament)细肌丝(thinfilament)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肌钙蛋白(troponin收缩蛋白:actinandmyosin调节蛋白:tropomyosinandtroponin肌纤维膜肌内膜肌束膜纤维束肌外膜肌腹肌小节: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两侧1/2明带和中间部分的暗带,明带暗带H带M线Z线肌小节M线肌球蛋白(myosin)(2)肌管系统(sarcotubularsystem):两列肌纤蛋白的单体聚合成球状,形成细丝的主干,每一个单体上具有一个和肌凝蛋白结合的位点。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为收缩蛋白。原肌凝蛋白在安静是疏松的附在肌纤蛋白丝上,覆盖了其与肌凝蛋白结合的位点。肌钙蛋白有与Ca2+结合的作用,调节原肌凝蛋白的变构,暴露肌纤蛋白的结合位点。肌钙蛋白和原肌凝蛋白为调节蛋白。(2)肌管系统(sarcotubularsystem):横管(transversetubele):T管(Ttubule),肌膜内陷而成,垂直于肌原纤维纵管(longitudinaltubule):肌质网(sarcoplasmicreticulum,SR),平行于肌原纤维,并包绕肌原纤维。又分为:纵行肌质网(longitudinalSR,LSR):连接肌质网(junctionalSR,JSR):终池(terminalcisterna)三联管(triad):T管+两侧终池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了三联管结构。肌管系统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由来源和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组独立的管道系统组成。横管系统或称T管:是由肌细胞的表面膜向内凹入而形成,管腔通过肌膜凹入处的小孔与细胞外液相通。纵管系统(L管):肌浆网主要包绕每个肌小节的中间部分,这是一些相互沟通的管道,但是在接近肌小节两端的横管时管腔出现膨大,称为终末池。它使纵管以较大的面积和横管相靠近。ryanodine受体2.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丝滑动原理•横桥头具ATP酶活性,肌肉舒张时,横桥(crossbridge)结合的ATP被分解为ADP+Pi,结合了ADP+Pi的横桥处于高势能状态,它与细肌丝垂直,与肌动蛋白有高亲和力,但无法结合(因结合位点未暴露)。肌浆内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构型改变→解除位阻效应→处于高势能的横桥(与ADP及磷酸基结合)与肌动蛋白结合,拖动肌动蛋白向M线方向扭动45°(粗、细肌丝相对滑行)(同时ADP及磷酸基与横桥分离)→肌小节变短→肌肉收缩→ATP结合到横桥头,使后者构象改变,与肌动蛋白亲和力↓而与之解离→ATP分解供能,使横桥(与ADP及磷酸基结合)向Z线回位(恢复高势能状态)→ADP与横桥头解离,myosin再与tropomyosin的新位点结合横桥周期(cross-bridgecyclin)——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复位与再结合的过程。周期的长短决定肌肉的缩短速度。横桥扭动的2作用:收缩肌肉;伸长桥臂,产生张力•胞浆中Ca2+浓度↑,激活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后者分解ATP获得能量,将胞质中的Ca2+主动泵回肌质网内•→胞质中Ca2+浓度降低,Ca2+与troponin解离•→troponin与tropomyosin恢复到安静状态,重新形成位阻,阻断myosin与actin结合•→横桥周期停止,肌肉舒张。(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AP从肌膜传到T管L-钙通道构象改变,激活JSR膜上的ryanodine受体内钙释放后进入胞质,胞质Ca2+浓度升高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肌细胞机械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Ca2+耦联的关键结构——三联管Ca2+骨骼肌细胞质内的钙绝大多数(约100%)源于JSR钙释放。胞质中的Ca2+由0.1μM→1-10μM心肌细胞胞质内钙有10%-20%经L-钙通道路内流,80%-90%经SR释放。且后者依赖于前者才得以进行。钙触发的钙释放(calcium-inducedCa2+release)——•肌浆中[Ca2+]降低机制:胞浆中Ca2+浓度升高激活肌质网上的Ca2+泵将胞浆中Ca2+泵回肌质网胞浆中Ca2+浓度下降肌肉舒张(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收缩的因素1.收缩形式:•等长收缩(isometriccontraction)•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2.影响因素:(1)前负荷(preload),初长度(initiallength)前负荷的大小决定了初长度,因而前负荷可用初长度表示。从长度—张力曲线可看出:①肌肉收缩存在一个最适初长度(即最适前负荷),此状态下,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最大。②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均会下降。肌小节长度为2.2μm安静时肌节长度为2.0~2.2μm肌节长度—张力关系曲线•最适初长度(optimalinitiallength)•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小由肌小节中与细肌丝接触的横桥数目决定:处于最适初长时,粗、细肌丝处于最佳重叠状态,所有横桥都能与细肌丝接触。•骨骼肌的初长已定,主要受后负荷影响;•心肌初长则受主室充盈程度影响。前负荷↓初长度↓肌小节长度↓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发挥作用的横桥的数目↓产生张力的大小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肌小节2.2μm↓粗细肌丝处于最佳重叠程度↓发挥作用的横桥的数目最多↓产生张力的最大(2)后负荷(afterload):•定义:是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它不能改变肌肉初长,但能阻碍肌肉收缩时的短缩,是收缩的阻力。•研究方法:把前负荷固定在最适前负荷,逐次改变后负荷,研究肌肉产生张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图A:不同后负荷对肌肉单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程度的影响①总是张力产生在前,缩短产生在后;②后负荷愈大→产生的张力愈大,但缩短开始的时间愈晚,缩短的初速度和缩短的总长度也愈小。①随着后负荷增加→收缩张力增加,而缩短速度减小。②当后负荷增加到肌肉不能缩短时(缩短速度=0),可产生最大的张力(P0),此种收缩为等长收缩;当张力P0时,肌肉收缩既产生张力,又出现缩短且每次收缩开始后,张力即不再增加,直至收缩完成(等张收缩)。③当后负荷=0时,肌肉缩短可达最大缩短速度(Vmax)。横桥摆动及与细动蛋白解离快,所以速度快。瞬间处于产生、维持张力状态的横桥少。横桥摆动速度缓慢,横桥周期长,瞬间处于产生、维持张力状态的横桥多。*肌肉收缩的缩短速度:取决于横桥周期的长短;*肌肉收缩的收缩张力:取决于每一瞬间与肌动蛋白结合的横桥的数目。(3)肌肉的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与负荷无关、决定骨肉收缩的效能的内在特性。•取决于胞质中Ca2+水平;MyosinATP酶的活性;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水平。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蛋白质或横桥功能特性缺氧酸中毒能源缺乏Ca2+咖啡因肾上腺素提高收缩效果降低收缩效果(五)单收缩和肌肉收缩的总和•刺激形式不同,表现为:单收缩、收缩的总和。1.单收缩(twitch):单一刺激引起的骨骼肌一次快速的收缩。•张力与刺激强度有关。2.收缩的总和(summation):•运动单位(motorunit):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不同运动单位所包含的肌纤维数不同,可以从几根到上千根。大小原则(sizeprinciple):•收缩时:弱收缩时,小运动单位先参与;随着收缩的增强,会有多个和大的运动单位参与。•舒张时:共处五项原则最大运动单位先停止放电、收缩,最后才是小运动单位停止活动。刺激频率改变时收缩的总和:•单收缩(twitch)•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tetanus)•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tetanus)连续刺激的频率低(间隔单收缩的时程)→多个分离AP→连续分离单收缩incompletetetanus:连续刺激频率增加→后续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发生的多次收缩的总和。tetanus:连续刺激频率再增加→后续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发生的多次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张力远大于单收缩的张力原因:胞质内Ca2+浓度持续升高二.平滑肌的收缩功能1.平滑肌的分类:•单单位平滑肌(unitarysmoothmuscle):小血管、消化道、子宫、膀胱等中空器官。肌细胞间有gapjunction,多细胞协同功作,类似于心肌,所有肌纤维作为一个单位对刺激作出反应,所有细胞的电、机械活动近于同步。有少数细胞具有自发性、节律性。牵张刺激能引发肌肉收缩反应。•多单位平滑肌(multiunitsmoothmuscle):虹膜、睫状肌、竖毛肌、输精管、大血管平滑肌等,无gapjunction,独立工作,无自律性,受自主神经支配。收缩强度取决于参与的肌纤维数及刺激的频率。通常受牵张不产生肌肉收缩。•单-多单位之间的平滑肌2.各类平滑肌均具有:时相性收缩、紧张性收缩两方式。3.平滑肌活动的神经调节:骨骼肌收缩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支配。平滑肌(主要是单单位平滑肌)具有自律性,外源性神经冲动不是引发肌肉收缩的必要条件,仅具有调节兴奋性、影响收缩强度和频率的作用。不具有自律性平滑肌则与骨骼肌相似。支配平滑肌的神经纤维末梢形成曲张体,释放神经递质。2.结构特点:•细胞小,细长纺锤形。肌管系统不发达。粗、细肌丝比例可达=1:15(骨骼肌=1:2).有类似于Z盘的致密体,无肌钙蛋白(troponin)。3.收缩的启动因素:胞质Ca2+来源有3:•AP使肌膜电压门控Ca2+channel开放;•配体门控Ca2+channel开放(膜受体-G蛋白途径);•肌质网钙释放(膜受体-G蛋白-PLC-IP3-ryanodine受体途径)4.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特点:•胞质内Ca2+浓度↑→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后者使肌球蛋白磷酸化,与细肌丝结合产生收缩;•胞质内Ca2+浓度↓,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使肌球蛋白去磷酸化,与横桥分离,肌肉舒张。•锁桥(latch-bridge)
本文标题:第三章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1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