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6.2靠离泊作业解析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6.2靠离泊作业航运学院陈厚忠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6.2.1靠离泊作业的程序做好靠泊准备工作(+)1.本船的船舶特性(船性):操纵性、吃水、纵横倾、操纵设备状态2.外界的客观条件(水性):——港口信息:——航道信息:——码头信息:泊位空档的大小(约1.2L)——交通信息:——风、流条件:3.做好靠泊部署(人性):联合作业,合理配备人员,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应急准备4.泊位空档:1.2L6.2.1.1靠泊作业的操作要领(1)控制抵泊速度(2)合理选择横距(3)调整好靠拢角度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3(1)控制余速在保证舵效的前提下,抵泊速度尽可能低。海港,万吨船,无风流右舷靠,一般距泊位1nm左右停车淌航。控制余速的关键时刻(A点)。万吨级船舶:保证舵效,抵泊位中点(N旗)的余速应≤1.5节(或2节),以便在大约半倍船长距离之内把船拉停。空载开风大,余速可适当提高,需提前拖单锚甚至拖双锚(多用于DWT万吨级以下船舶)。以风影响为主的静水港,控制余速,倒车抛锚时机一般应比流水港早。AB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4(2)合理选择横距(摆好船位)选择横距实际上就是选择入泊航迹线,称串视线(transitline)初始横距d1泊位后方无他船停靠时:风流影响小,靠拢角5°~10°,d1≥2B;有吹拢风时,d1≥3B;有吹开风时,为减小漂移,需减小横距,而为保向,需给予较大风压差角,而使船首偏向内侧,使横距提高。根据实际经验,d1≥2B;ABd1d2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5泊位后方有他船停靠:应保证船首自A向B淌航中,船尾不致因风流的影响而触碰泊位后已停靠之船。泊位后方只有一船停靠而无并靠,按d1≥2B;泊位后有多船并靠,d1-d2>B1+B2+B3ABd1d2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6选择抛锚点靠拢角较小,顶流1~2kn,水深约10m,约出链一节入水;抛锚点选在N旗略前处,船首距码头30~50m。入泊横距d2抛外档锚将船拉停时,风流不大时,d2≈20m;较强拢风时,d2>20m;较强开风时,d2<20m。ABd1d2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7算例:一般情况下,船舶靠泊操纵中,在风流不大时,船首抵达泊位前端的横距应有20m的安全余量,若靠拢角度取10°,泊位长度为200m,则船首抵达泊位后端的横距约为:A.25mB.35mC.45mD.55m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8(3)调整好靠拢角度重载船顶流靠泊较强,靠拢角宜小,以降低入泊速度并减轻拢岸力;以风为主要影响的静水港,一般情况下顶风靠,并保持较小风舷角。空船、流缓吹开风,靠拢角宜大,以减轻风致漂移,并保证有足够的入泊速度。最理想情况:船舶接近平行地贴靠泊位码头。流水港进靠压拢流码头时,一般以平行靠为宜。横向入泊速度:一般≤15cm/s(0.3kn);超大型船2~5cm/s(0.05~0.1kn);靠泊监测设备可显示告警。靠泊仪可指示船首尾距码头距离和入泊速度,其量程和精度分别为:0~150米(±1%);0~20厘米/秒(±1%)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9算例:万吨级船舶,在风速不大时,顶流1kn时进行靠泊,若要确保接近码头的速度不超过15cm/s,则靠拢角度最大应不超过______。A.22°B.20°C.18°D.16°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0靠泊其它注意事项:流水港,重载大船,涨平初落,避免船首压向码头,船尾不能靠拢。(方法:尽量平行入泊)静水港,顶风靠。吹开风大时靠拢角宜大,吹拢风时靠拢角宜小。吹拢风强时宜及早拖锚减速。风流相反时,考虑受哪个影响大。空载货船,2kn流可抵消6级迎面风压,1.5kn流可抵消5级迎面风压。在有流的河港靠泊时,自航道淌航至泊位余速往往变大是因为:船速不变,流速降低,航速增加。在平直的有流港,泊位处的水流情况是:冲开流。在弯曲水道的有流港,泊位处(凹岸)的水流情况是:压拢流。拖轮协助时,简易算法:每一万吨(船舶载重吨)需要1000马力。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16.2.1.2离泊作业的操作要领0、离泊准备工作(+)先吊起舷梯,后冲车检查系缆情况制定离泊方案先备车,后单绑(在引航员到船之后,才能进行单绑)在冲车之前,驾驶员应:船尾推进器附近是否有障碍物所有缆绳受力均匀舷梯、吊杆、岸上装卸设备无障碍与机舱保持联系按规定做好记录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21、确定首先离、尾先离还是平行离首先离:自力或拖轮协助,顶流、吹开风且风流较弱,泊位前较清爽,开首10°~15°,确保车舵不触及码头。尾先离:自力或拖轮协助,尾部缆绳全部收进,使用车舵方便,使用更安全、广泛。平行离:泊位前后余地不大,首尾离均不便,拖轮协助。强拢风5—6级,或船长大于130m。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32、掌握甩尾角度,注意前倒缆受力甩尾角度太小,船首摆出时,船尾可能甩回码头;甩尾角度太大,船首可能摆不出去;受风的影响,吹拢风,甩尾角度适当增大;吹开风,甩尾角度适当减小。前倒缆强度足够。前倒缆贴近船边,与水平面夹角小,一般将前倒缆带到接近船中的码头缆桩上。单绑留缆万吨级船舶顶流离泊时,用拖船拖首协助大船进行首离时,船舶应留:尾倒缆、内舷尾缆各一。万吨级船舶顺流离泊时,用拖船顶首协助大船进行尾离时,船舶:前倒缆、内舷头缆各一。顺流拖首离码头时,大船首倒缆宜出自船首最前导缆孔,拖缆则带至大船首楼外舷。(自船首最前出,可有效防止船首外转过快)风大流急时,加强单绑。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43、控制船身前冲后缩泊位档子限制,船舶惯性在驾驶台正横方向选前后两物标作临时叠标。事先安排大船前后空档:顶流离泊,后面空档大些;顺流离泊,前面空档大些。4、使用拖轮离泊协商助操方案,考虑拖轮性能和马力及作业方式,防止横拖和倒拖。使用两艘拖轮时,马力大的用于流水来的一头(迎流一端)。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55、离泊操纵注意事项选取的离泊方式,应视风向与流缓急确定。是否掉头取决于离泊目的和水域尺度。根据本船载况考虑风流影响较大者。离泊单绑时注意倒缆受力;大吨位船舶不宜多用溜缆,多借助拖船。拖轮功率,艘数预先估算,协商好方案条件恶劣时,备好双锚。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66.2.2系、解缆方法及注意事项6.2.2.1系泊用缆时缆绳的名称及作用①首缆(头缆)②首横缆(前横缆)③首倒缆(前倒缆)④尾倒缆(后倒缆)⑤尾横缆(后横缆)⑥尾缆领水缆:稳住船身,以免由于顶流、顶风使船后退,在拖锚制动靠泊时,以免锚链作用而使船身后退。①②③④⑤⑥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76.2.2.2系解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系缆1.一般情况下的带缆顺序(顶风流靠泊)先船首带缆,后船尾带缆;船首先带头缆,而后带倒缆和横缆。2.吹开风/吹拢风较强时的带缆顺序先带首横缆。无条件时也可将头缆和前倒缆同时带上,并尽快收紧。目的:A、吹开风时可以防止船首被吹开而陷入被动;B、吹拢风时一旦船首贴靠码头后,可防止船尾被风压拢过快而触碰码头。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83.尾部出缆先后顺序(1)重载、顶流较强时,为防船身后移,先带尾倒缆,然后带尾缆和横缆;(2)流较弱,而风从船尾来且风力较大时,则先带尾缆,然后带尾倒缆和横缆;(3)空载、吹开风较强时,先带尾横缆,可尽快收拢船尾。4.带缆总体原则:带缆顺序从操纵全局出发,符合有利于稳定船身、平行贴靠码头的具体要求。船首船尾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接触力越小越好。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195.系泊用缆时的注意事项:1.各缆绳受力均匀;防止缆绳突然受力的现象;2.尽量减小磨损;3.使用角度应适当,因为只有缆绳的水平分力为有效分力,所以,各系缆俯角应小,力争缆绳系远些;两条倒缆与码头岸线尽量平行;首尾缆与码头岸线夹角适当;4.缆绳挽桩要牢固;5.系离浮筒时的系解缆问题;6.风流影响大而波浪影响小时,船应系牢;波浪影响明显时,系缆不应太牢,系缆可选用伸长率较大的纤维缆;7.大型船舶,带缆应对称;8.增加系缆时,尽量选用同材质同直径的缆绳,避免钢丝缆与合成纤维缆并用。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0二、解缆1.离泊准备工作:先收紧各缆绳,然后试车。2.备车完毕后的离泊单绑(singleup):离泊单绑:先解去操纵中用不着的各缆。(并非只留一根缆绳)一般情况下的离泊单绑:船首留外档头缆及前倒缆各一;船尾:顺流时留一尾缆,顶流时留后倒缆。静水港根据风向确定;离浮筒单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解去单头缆,船首尾只留回头缆。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13.离泊时倒缆的运用(1)尾离:使用首倒缆,首倒缆应尽可能带至接近船中码头边的缆桩上。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2(2)首离(坐缆驶离):使用尾倒缆,在顶流/吹开风时。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34.溜缆离泊时,船首或船尾的最后一根缆绳,有时用来阻滞船首、船尾的偏转,或控制船身的前冲后缩,需一时溜出、一时刹住的操作称之为溜缆。溜缆一般用钢丝绳,多用于中小型船舶。缆溜出速度不宜快,一次溜出不宜长,防止纽结;操作人员应位于溜出相反一舷,以策安全。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4
本文标题:6.2靠离泊作业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3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