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溶液浓稀的表示》教材理解与教学建议人教版(下册)科粤版(下册)九、溶液1.溶液的形成2.溶解度3.溶液的浓度七、溶液1.溶解与乳化2.物质溶解的量3.溶液浓稀的表示4.结晶的现象新“课标”在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中增加了二级主题“(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提出至少完成8组学生实验活动阐明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水平,探究要可多可少,老师指导程度可强可弱,活动场所可在课堂内、外,探究问题可来自课本内、外。新“课标”重要的更新内容之一1.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条件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6.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学生至少必须完成的六组实验课标要求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根据已知比例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初步掌握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和有关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3.学会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3.通过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2.通过分组实验严格规范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教材分析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后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本课知识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在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组成等基础知识后,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算出计算公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新课2.5课时+分组实验0.5课时)教学重点: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1.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配制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未从量的角度表示溶液的组成,而这恰好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变水到渠成。本节需掌握内容概览“一”:掌握一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四”: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四种计算类型①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③3.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④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学会一个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液的稀释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观察导出:溶液的浓度:判断哪种溶液浓或稀?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浓度的一种表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简单计算配制一定组成的溶液,求溶质、溶剂的量计算称量溶解教学设计流程教学实施一、溶液的浓度实验导入思考:1、在两次实验中分别用到的三支试管中的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2、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对于有色溶液,我们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粗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无法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多少;对无色溶液,我们就不能从溶液的颜色来区分。3、是不是溶液中溶质越多,溶液就越浓?不是。例如: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与2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20g氯化钠比较。1、定义: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溶液的浓度2、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深大有色溶液浓度的大小,除了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还可以用溶液颜色的深浅区分。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公式进行计算NaCl溶液水NaCl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g95g5g?200g?10g?150Kg??16%?100g35.7g?2.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将公式进行变换×100%粗盐提纯实验中,将过滤后的滤液转移到蒸发皿中,需用玻璃棒引流。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该实验在课堂上由教师先演示,等学习7.4节后,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除去的分组实验。讨论: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关系: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不变减小不变不变增大不变减小增大变大(浓)减小变小(稀)增大变小(稀)减小变大(浓)引导学生分析配制溶液过程中哪些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误差分析1.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多)①称量时砝码与药品放置颠倒②称量或转移药品过程中有药品洒出③量水时仰视读数④配溶液时烧杯内和转移配好的溶液时试剂瓶内有水⑤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误差分析2.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溶质的质量偏大或溶剂的质量偏少)①量水时俯视读数②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依据: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建议补充以浓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所用仪器的异同。例:有40g质量分数为5%NaCl的溶液,若将其浓度增加到10%,可采取哪些措施?(用计算过程说明)解:(1)蒸发溶剂可浓缩。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x=20g40g×5%40g–x=10%(2)加入固体NaCl也可使溶液变浓设加入NaCl的质量为xx≈2.2g40g×5%+x40g+x=10%例:有40g质量分数为5%NaCl的溶液,若将其浓度增加到10%,可采取哪些措施?(用计算过程说明)例:有40g质量分数为5%NaCl的溶液,若将其浓度增加到10%,应采取的方法是?加入40g质量分数15%NaCl是否可行?40g×5%+40g×15%40g+40g=10%答:可行解: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例:6.5g锌粒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解: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6.5g98X6598=6.5gXX=9.8g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100g=×100%9.8%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意义温度溶剂量是否饱和单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不一定一定不一定不一定100克无单位必须饱和质量单位(克)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的换算100100%1001swwssw例:某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5g,求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溶质NaCl的质量分数。3525.9%10035w解:
本文标题:2016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7.3 溶液浓稀的表示(共42张PPT)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5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