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林觉民——一曲“爱”的壮歌天下第一情书第二课时目标•1、梳理文中文言基础知识。•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3、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深沉而崇高的情感。(1)几家能彀(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念”通“廿”(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通假字:1、汝幸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形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形作名,“孩童”4、称心快意“快”,使动,使……愉快5.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词类活用6、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意动用法,以……为乐古今异义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家后日当甚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汝泣告我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古义:以后的日子。今义:后天,明天的明天。古义:从而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古义:请求。今义:控告、告诉等。古义:想像、揣摩。今义:模仿。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判断句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置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3、必以告妾省略句4、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定语后置客厅旁的一个房间,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有几家人能够遇事如意、心情舒畅呢?(你)一定要把(它)告诉我。天下不应当死却死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的人多得不能用数字计算。合作探究一组:1、2二组:3、4三组:5、61、在文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2、文章的三、四段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3、“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说“吾至爱汝”,为什么又说“率性就死而不顾汝”呢?5、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近乎闲情逸致?你认为儿女情长和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矛盾吗?6、如果你跟林觉民生在同样的时代会怎么抉择?现在又会怎样做呢?“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在文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三忆六七年前远行欲告又止的情景一忆生死之争论二忆新婚燕尔,两人双栖之所三忆三、四段回忆了夫妻哪几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作用:表达了对妻子无比深厚的爱,即“吾至爱汝”。忆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忆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忆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情怀。作者说“吾至爱汝”,为什么又说“率性就死而不顾汝”呢?•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近乎闲情逸致?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钟叔河林觉民关键词句•这位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之际,舍个人幸福,取全民幸福。儿女情虽长,却更显革命豪情英雄志坚。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烽火泪滴尽相思,方寸心只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一曲爱的壮歌动天地。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觉•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qiǎnquǎn)了一时•当做被爱了一世觉(遥寄林觉民)•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尽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我还是得相信•刹那即永恒•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后记•林觉民就义后,林家把祖宅卖了避难。一天在避祸居所,有人偷偷地将林觉民的遗书两封塞进门缝里,一封是写给其父亲的,一封就是“与妻书”。林觉民遗有两个儿子,伯新、仲新。林伯新即“依新”9岁夭折,“腹中之物”即林仲新由祖父带大。•林仲新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在国民政府当过科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居住漳州,1957年至1968年任漳州市粮食局副局长,“文革”期间曾下放诏安,退休后定居漳州,1983年辞世。《与妻书》为林仲新所珍藏,1959年他作为珍贵文物捐赠给福建博物馆。
本文标题:与妻书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5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