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咏怀古迹____其三优秀教案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羞花”之貌: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沉鱼”之容:西施“落雁”之容:王昭君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借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心怀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刘备)武侯祠(诸葛亮)•听录音,划分节奏节奏划分h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òzhǒng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xǐng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结合注释,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还在。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沙漠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画工曾经辨识过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1.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2.思考: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荆门指的是湖北宜都西北。昭君故里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化静为动,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引出歌咏对象,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4、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在诗中找出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用典。写她远离汉宫远嫁匈奴写她死后葬身塞外骨留青冢用典。昭君悲剧的根源所在。写汉元帝,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写她怀念故国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诗眼:“怨恨”: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历史上的昭君昭君选秀入长安•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之讳,称她为明君或明妃。昭君自小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弹琵琶,加之美貌如花、艳可倾城,所以年方二八就以秀女身份被挑选入宫。昭君出塞•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人宫的美女数以千计,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父落泪痣。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汉武帝才知道她的美貌为后宫第一,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昭君到匈奴后,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公元前19年,33岁的绝代佳人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昭君青冢青冢昭君墓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返回•5、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一去独留紫台青冢连向朔漠黄昏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富丽繁华荒凉冷落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生离汉宫死葬异域对比对比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不幸、孤苦孤寂、冷落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6.颈联中,“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7、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你能看出诗人的感情与昭君的感情有什么相似点吗?诗人经历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借史咏怀的写作手法“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琵琶之音诉凄怨之情“悲昭君以自悲也”•借史抒情——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鉴赏咏史咏怀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史事。(弄清史实)•2.描写古人史事的原由(体悟感情)•3.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即史实——态度——技巧•意在借古伤今或者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归纳怀古咏史诗的特点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3)劝勉警戒等等
本文标题:咏怀古迹____其三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