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一讲 社会化与社会认识
社会心理学三讲心理健康中心孟娟第一讲社会化与社会认知一、社会化概念: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简单地讲,社会化就是个体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学习过程。社会化是个体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生存的需要。是文化延续和社会控制的需要。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的存在。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个体的独特性(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状态)社会影响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生活理想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有超越本能的能力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因素1、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更有敌意权威型:女孩更独立、更有支配性,成就动机更高;男孩更有社会责任感、更友善、更合作放任型:成就动机低2、兄弟姐妹排行:父母对长子(女)关注更多,也期望更高;长子(女)通常较其弟妹更成熟、有更高的成就动机、更外向、更依赖、更服从权威、更乐于助人,更有道德感、责任感,更合作、更守旧、更少攻击性。同胞的影响: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的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独立、更有男子气,学习能力更强;有哥哥的女孩更野、更聪明、更富攻击性、更野心勃勃。独生子女:3、家庭结构单亲家庭: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的孩子影响更重重组家庭:与单亲家庭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多;与继父一起生活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较多,女孩与再婚父母的摩擦也较多。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学校因素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期望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同伴因素同伴较强的心理认同感同伴的榜样作用同伴的矫正作用同伴交往提供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大众传媒因素(尤其是电视、电脑)影响的长时性(70%)、多面性影响方式的潜在性(直接模仿、态度的转变、脱敏)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文化因素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六文化研究计划”(B·怀特等):印度、英格兰、墨西哥、肯尼亚、日本和菲律宾的儿童,在求助、成就、责任感、服从、支配、社交性、侵犯性、抚育和自立等存在差异。布朗芬布伦那(1970):美苏两种文化的儿童养育比较。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导致苏联在培养儿童遵章守纪、关心集体父母要比美国成功得多。二、社会认知在心理学中,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由表及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1、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仪表的认知表情的认知(面部表情的认知、身段表情或姿势的认知、眼神的认知、言语表情的认知)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真正的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人们习惯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实验资料:给三组被试看同样内容的“罪犯”资料,看完后要求被试判断“罪犯”罪行程度。A组:附照片(漂亮照片)B组:附照片(丑陋照片)C组:无照片结果:A组多判断为“无罪”,B组多判断为“有罪”,C组介于两者之间。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者原有的经验(图式、认知框架)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觉知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差: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1、光环作用(晕轮效应):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很多积极特征。波达列夫实验:向两组学生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照片前,实验者向第一组被试说,此人是一个大科学家,向第二组被试说,此人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然后让两组被试对照片上的人进行描述。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是双眼,表示了他的思想深度,突出的下巴,体现了他在认识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第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了他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意味着他沿罪恶道路走到底的决心。凯利的实验(1950):实验者告诉学生,教经济学的教授有事要做,故暂请一位研究生代课。他先对两组学生介绍说,该研究生是个既好学又有教学经验和判断能力的人。然后对其中一组学生说,此人为人热情,对另一组学生说,此人比较冷漠。接受之后,研究者让这位代课教师在两个组分别主持了一次20分钟的课堂讨论,然后,再让学生陈述对他的印象。实验结果(1)两个组的学生对代课老师的印象大相径庭:一组认为老师有同情心、体贴人、有社会能力、富有幽默感,另一组认为老师严厉、专断。(2)两个组的学生对老师的印象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发言行为:印象好的那组发言者达56%,而印象不好的那组积极发言的只有32%。2、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3、类化原则: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然后将群体的特征加诸于对个体的认知上。4、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5、隐含人格理论(相关偏见,罗森博格)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心信息的解释。卢钦斯的实验:(1957)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箱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熟人打招呼。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校。在马路上遇到了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很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就回家了上述两段材料做如下不同的组合,然后给四组不同的被试阅读。A: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前,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后。B: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前,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后。C:只呈现热情外向的描述。D:只呈现冷淡内向的描述。结果:A组78%的被试认为吉姆外向、友好。B组18%作外向评价。C组95%作外向友好评价。D组3%作外向友好评价。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卢钦斯实验:在上述的实验基础上的改变。被试在读完一段关于吉姆的描述以后,让被试做数学题或者听历史故事,所得到的结果与上述实验刚好相反。影响被试对吉姆性格做做出评价的,不是先前的那段文字,而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7、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与职业、年龄、性别、地区、国家、民族等有关。有关研究:G·吉尔巴特的研究(以普林斯段学生为被试)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守旧、聪明、爱传统。日本人聪明、机灵、狡黠、勤劳、有进取心。黑人爱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懒惰。台湾李本华的研究(1974)美国人天真、进取、友善、民主、乐观、热情。日本人进取、尚武、有野心、善于模仿。法国人热情、开朗、轻率、爱艺术。苏联人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残酷。认知对象因素:魅力(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内在的性格特征)——外貌特征的光环作用(戴恩等人的实验)知名度:自我表演(印象整饰——两面性)认知情境的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
本文标题:第一讲 社会化与社会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7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