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陕北煤炭分布区地下水资源与煤炭开采引起的水文生态效应
陕北煤炭分布区地下水资源与煤炭开采引起的水文生态效应作者:李莹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朱学愚.钱孝星.ZHUXue-yu.QIANXiao-xing地下水区域环境评价的几个问题-高校地质学报2000,6(1)在进行区域环境评价时,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应当占有相当的地位.文章作者主要探讨了:(1)对一个区域进行战略环境评价时,应当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不能因为新上建设项目造成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2)正确处理少占耕地和保护水源的矛盾,既要保护耕地,也要保护水源.(3)当河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即使污水是达标排放的,也可能引起地下水的污染,使之不符合供水标准.对于此种情况应当慎重对待.(4)探讨了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要点.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提高区域环境评价的质量.2.期刊论文刘细元.LIUXiyuan江西省九江市规划区地下水特征及其环境评价-上海地质2007,(4)在分析介绍九江地区地下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地下水环境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包括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区内合格的地下水占56%,不合格的占12%,中等不合格占16%,严重不合格占16%.地下水污染形成了4个严重污染区块,全区未污染地下水仅占8%、轻微污染占36%、中等污染占20%、严重污染占36%.污染项目主要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氛等指标.由此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建议.3.学位论文李绍飞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2006区域水资源水环境评价是现代水文学及水资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工作,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关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的决策依据。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水资源水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水量与水质相结合,并参考国家地区的有关标准规范,深入地探讨了区域水资源水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为科学地对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归纳总结了水资源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的思路、方法、程序及有关标准。在此基础上,将水量与水质相结合,针对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水环境现状,提出了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五个典型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评价,得出了水质与水量相结合的有效评价结果。(2)根据突变评价法具有无需确定权重、计算简便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还针对突变评价法存在评价结果得分值偏高的缺陷,还提出了得分变换方法加以解决,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为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新途径。(3)在深入分析洪灾风险评价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灾害学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属性、社会承灾能力四方面构建大黄浦洼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和标准以及类似地区的洪灾风险问题研究,提出了洪灾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为洪灾风险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4)根据BP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减少了确定指标权重人为主观性的特点,提出了用于洪灾风险评价的BP神经网络洪灾评估模型,该模型在评价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不确知时,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并把该模型应用到大黄浦洼蓄滞洪区内36个评价单元区域中,得出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的结论,从而验证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洪灾风险综合评价的合理性,为区域洪灾风险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4.期刊论文廖香俊.冯亚生.丁式江.张本仁.徐忠胜.吴丹.LIAOXiang-jun.FENGYa-sheng.DINGShi-jiang.ZHANGBen-ren.XUZhong-sheng.WUDan海南岛东北部地质环境评价-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5)为评价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地质环境质量,重点总结了影响地质环境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及主要地质灾害等主要因素;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环境、地下水资源、人类活动、植被条件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1个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对区内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级区4075km2,占22.3%,分布于火山岩台地、丘陵、剥蚀堆积台地区;良好区9700km2,占69.3%,不间断分布于各个地质地貌区;中级区1225km2,占8.4%,主要分布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较严重区.5.学位论文叶云林基于地面建筑的福州市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2008中国城镇化水平由改革开放时的17.9%提高到2005年的43.0%,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5.62亿[1]。由于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领域都涉及到城市地质工作,中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质环境方面。从对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浙江、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天津、武汉、广州、徐州等城市的地质环境情况的归纳分析结果来看,东南沿海的地面沉降严重,珠江三角洲的水土污染和软土地基比较严重,西南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实践证明,城市发展一定要考虑地质条件,加强地质环境评价和灾害风险分析。在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面,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等单项地质环境评价比较多,综合性的评价研究少。目前,中国正处于“资源大开发、工程大建设”阶段,由此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方面的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健全城镇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城市地质环境角度出发,探讨福州市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城市地面建筑角度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选取合理的计量指标和评价方法,分析福州市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并利用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建筑容积率来表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以求进一步量化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可支持程度。参照多个城市的容积率设计标准,以确定适合福州市的容积率标准值来规划和管理城市人类活动,使其不至于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任何城市都是建造在既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质环境制约着城市建设。同时高度集中的人口、工业和建筑物也给城市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强度的人类工程建设往往严重破坏地质环境,引发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改造的规模、强度、速度将越来越大,城市地质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地质环境对城市地面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2、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巨大影响,需针对福州市的地面建筑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探讨出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可承受能力。这里所探讨的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福州市地面建筑而言的,这也反映出城市化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基于地面建筑的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一个部分,是一种相对性地质环境承载力。是维持城市地质环境自身结构有序工作的一种表征,是以维持自身结构特征、总体功能均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为目的的,针对支持城市工程建设的特性而言的。这反映出人类生产、生活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通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分区,将福州全市分成五个不同类别,明晰了城市中不同地段的地质环境对地面建筑的承载能力,并以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建筑容积率作为承载力的一项表征值。通过网格剖分,因子提取,利用计算机软件获取影响基于地面建筑的福州市地质环境承载的因子的单因子分区图件以及多重影响因子叠加共同作用得出的综合多因子评价分区图件。确定因子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基于地面建筑的福州市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别作出评价,并在MapGIS平台上绘制成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分区图。将各单因子分区图件与加权评价分区图件对比,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通过以上工作,确定容积率标准值来规划和管理城市人类活动。选用区域平均建筑容积率和最高容积率两项指标来表征基于地面建筑的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保证土地最优利用与经济效益的要求,城市相关地质管理部门应控制地面建筑容积率单栋既不超过建筑物允许的最大容积率,整体又不超过区域平均容积率。并严格要求建筑物容积率不低于区域地面建筑容积率的下限以保证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土地利用效益的最优化。6.期刊论文李娜.高德政.LINa.GaoDe-zheng基于GIS的嘉陵江上游地质环境评价-资源与产业2007,9(6)嘉陵江流域地跨多种地貌类型,自然资源丰富,但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衰竭,地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这些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考虑区域地壳稳定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个指标权值和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嘉陵江上游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把嘉陵江上游地质环境质量划分成优、良、中、差4个级别,得到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以期为科学的开发嘉陵江流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开发地质环境,开展对该流域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合理地规划及参考依据.7.期刊论文邱淑芳.周其华.王泽文.QIUShu-fang.ZHOUQi-hua.WANGZe-wen改进的GM(1,1)模型及其在地下水环境预测中的应用-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9(2)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是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和预测对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灰色理论、数值积分公式和相邻最近插值构造了一类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使得灰色预测的基本模型成为特例.以实际地下水环境数据为基础,应用本文构造的几种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构造出的几种预测模型算法简单、精度较高,比基本灰色预测模型效果更好.8.学位论文孙福杰白城市近二十年地下水环境的实证分析2007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的迅猛开发与利用,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中,造成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性质发生变化,降低了其原有使用价值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积聚的污泥等各种固体堆积物对地下水照成了的污染;生活污水是城市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主要污染源:医院排出未经严格处理、含有病毒细菌的污水,都能转入地下水造成水源氮污染。地下水的这些污染必然对人民生活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和预测已是当务之急。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是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和预测对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预测是根据过去的实际数据资料,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去探索某事物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作出估计和分析,以指导未来的行动方向,减少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回归分析理论,以实际地下水环境数据为基础,首先画出各种环境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利用S-PLUS软件分别建立同一组数据所对应的不同次数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求出各模型的AIC值。然后综合利用AIC准则、可决系数R'2的值和剩余标
本文标题:陕北煤炭分布区地下水资源与煤炭开采引起的水文生态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