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上海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篇人口
Logo第五篇人口本篇核心知识要点专题16人口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世界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对策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形式与原因专题18人口素质人口构成专题16人口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理解)一、人口的增长衡量人口增长的基本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速度规模工业化之前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后期后工业化时期高高高快速下降缓慢下降下降低低低低上升开始下降缓慢加快趋缓零/负增长很小迅速扩大扩大趋缓稳定/缩小低增长高增长增长下降低增长专题16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理解)一、人口的增长专题16人口增长一、人口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理解与简单应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类型主要人口问题导致原因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人口发展情况稳定型、缩减型老年人口多,人口规模减小人口老龄化、负增长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高、社会保障福利好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过重,需求不旺,兵源不足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移民增长型少年儿童多,人口快速增长少年儿童多,自然增长快,人口压力大生产力水平低、贫穷无保障国家积累减少,经济发展减缓,教育经费短缺,就业紧张,环境恶化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识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政策(识记)一、专题16人口增长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增长率不高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增长型稳定型缩减型专题16人口增长2011年上海高考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10分)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以可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0%2%4%6%8%2%4%6%8%2000年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80-8490-年龄0%2%4%6%8%2%4%6%8%0%2%4%6%8%2%4%6%8%0%2%4%6%8%2%4%6%8%我国1953年、1982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2010年(男)(女)(男)(女)(男)(女)(男)(女)1982年1953年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了1.91%。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0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年到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16人口增长1201019801990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简单应用)◆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和分布(识记)二、人口分布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西欧南亚东亚北美东部四大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沿海平原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三大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人口稀疏区酷寒、酷热酷干、酷湿◆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识记)◆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所划分的两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理解)二、人口分布黑河腾冲黑河-腾冲线又名胡焕庸线东南稠密西北稀疏原因: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城市集中,科学技术水平高;对外交通方便,开放程度高。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③水资源---沿河沿湖沿海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二、人口分布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理解)三、人口迁移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大型基础建设等务工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差异2011年上海高考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DBB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四、环境人口容量◆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应用)☆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越多,能够供养的人数也越多。其中:水资源影响最明显☆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一个地区越开放,对外交往越频繁,贸易越发展,人口容量就越大。☆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什么样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人口容量。通常而言,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2012年上海高考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1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100人/k㎡25~100人/k㎡5~25人/k㎡<5人/k㎡天然气石油贝加尔湖城市叶尼塞河勒拿河●●●●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CB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2013年上海高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13、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D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4、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2013年上海高考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40.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3分)41.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4分)4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4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6分)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任答一点即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机会多。机械增长正效应:提供充足劳力;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负效应:资源供给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剧;产生社会、治安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
本文标题:上海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篇人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0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