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1]
作业四: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作业题目: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1.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2.成果模板(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角的分类姓名:熊红安工作单位:宾川县宾居镇石马完小学科年级:四(2)班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2页。2、《角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内容。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能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2、平角、周角的认识及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关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概念的建构,角的分类是本单元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认识平角和周角。所以在上本节课前,我就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认识角、认识量角器、怎样量出角的度数,为进一步认识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作好铺垫。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让学生体验数学分类的过程,体现从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突出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请同学们举例说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角。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角的分类从抽象中找出各种角。认识各种角认识直角让学生发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等面上的直角。认识直角的概念。认识平角和周角让学生去发现生活认识平角中平角和周角。和周角的概念。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通过寻找情境图中大大小小的角,使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这一抽象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设置疑问又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有效进行评价。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角的分类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1周角=2平角=4直角
本文标题: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1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