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中国佛教儒家、道家、佛教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体。即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必须了解中国佛教。正如赵朴初所指出的:“不懂佛学就不能全面弄懂中国文化”。第五讲中国佛教一、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佛教徒尊称其为“佛”或“世尊”。佛的意思是觉悟者。相传,佛祖29岁出家苦修,立志为众生寻找解脱痛苦之路,后来在菩提树下静思觉悟而成佛。古印度佛教有许多派别。从释迦牟尼传教到其涅槃后一百年内,佛教影响虽然逐渐扩大,但教义却没有多大改变,史称这个时期的佛教为原始佛教。而后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后又分为18部派,史称这个时期的佛教为部派佛教。在大众部中又生出一个派别,认为以往佛教只重个人解脱,是小乘佛教,而他们的教法如同一条大船可以普度众生,故称大乘佛教。1世纪前后,大乘佛教又分裂出空、有二宗。第五讲中国佛教佛教开始只在恒河两岸流传,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时代,开始传播到印度各地,并影响其他国家:向西传到希腊、埃及,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向东传到中国、日本和朝鲜。7-8世纪,佛教在印度开始衰落,而在中国等地却获得长足发展。第五讲中国佛教二、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思想包括四谛说、缘起论、业报轮回说和三法印等理论,其最根本的思想是一切皆苦、一切皆空。1.四谛说。谛即真实无妄的道理。“四谛”包括苦、集、灭、道,是佛教坚持的四种宗教义谛。“苦”是佛教对人生的总体评价。苦有8种: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蕴盛。五蕴指构成人生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色是肉体,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意志,识是意识。人有五蕴就有欲望,有色身故有食欲、性欲,欲望不能满足则有痛苦。第五讲中国佛教“集”即人生痛苦的集合。人生痛苦的原因是烦恼,最大的烦恼是贪、瞋、痴以及慢、疑、见等。人因烦恼而迷于事理,使身、口、意作出下善之业,陷入三世轮回的痛苦。“灭”是人生苦难的寂灭,是佛为众生提供的“常、乐、我、净”的理想境界。佛教徒称这种境界为涅槃,认为到涅槃则超脱了轮回,进入极乐之境。“道”是追求涅槃的途径和方法。佛教主要讲八正道:正见,即快要有正确的佛教见解;正思,即摆脱俗念,只做佛教思索;正语,即使语言合乎佛法,不妄语、不恶语、不暴语;正业,即使行为合乎佛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正命,即依据佛法规定谋求衣食所需;正精进,即要求信徒努力止恶扬善,不懈怠;正念,即铭记佛法;正定,即要心往一境,杂念不起,正身端坐,身心俱静。第五讲中国佛教2.缘起论。“缘起”是佛教对世界万物毕竟空的缘由的解说。佛家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是真实的存在,没有必要执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素和合而成。无明缘行,由于无知而有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生起;行缘识,由于意志活动使心识向意志活动相应的所处投生;识缘名色,在母胎中身心得以发育;名色缘六处,胎儿形成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合和心;六处缘触,胎儿出生,感官于外物接触产生触觉;触缘受,年龄增长,人对外物产生苦乐的感受;受缘爱,人生进入青年,对外物由感受而生贪爱;受缘取,成年后,贪欲转盛,对享受执着不放;取缘有,执着的追求转化为思想行为;有缘生,此世的行为导致来世的果报;生缘老死,有生则必有死。第五讲中国佛教3.业报轮回说。佛教主张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报应分为现世报和来世报;现世报就是今生即得报应,来世报是今生业决定下世乃至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无穷世灵魂轮回时的报应。灵魂在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六道间轮回,行善可以提高轮回的层次,但只有皈依佛法,虔诚修炼,觉悟成佛才可以跳出六道,超脱轮回之苦。4.三法印。佛教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三法印。世间万物流转变迁而物永恒不变,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并没有独立的“自性”,总之,万物皆是空幻,不可执着,只有皈依佛教,认清世界本“空”,觉悟成佛,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才可以远离烦恼、寂然长住。第五讲中国佛教三、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人们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佛教自传入中国到与中国文化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晋时期,佛教初入,中国人把它看成一种神仙方术。佛教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佛经,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是支娄迦谶和安世高。僧人译经时注意了中国人的心理,用儒、道思想解释佛经,并剔除了佛经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融合的内容,史称“格义”。第五讲中国佛教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建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这个时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佛性理论,代表人物有慧远、梁武帝和竺道生。慧远和梁武帝结合中国“神不灭”的思想来谈佛性,竺道生所倡导的“众生皆有佛性”说显然带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色彩。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富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和密宗等八大宗。宋、明以后,佛教真正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局面。第五讲中国佛教四、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这时期,大乘各宗派先后兴起,呈现着百花争艳的景象,现将主要的几个宗派简介如下:三论宗依据鸠摩罗什(343-413)传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研究讲习而形成的学派名叫“三论宗”。它的宗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从真空的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五蕴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三毒(贪嗔痴)迷惑,以建立一切无所得的中道正观。隋末的吉藏大师系统地阐发了这一理论。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中观系统的流派,龙树,提婆学说的直接继承者。第五讲中国佛教瑜伽宗以弥勒讲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名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600-664)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作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宗旨是广泛分别万有性相皆不离识。阐述诸法因缘体用,修唯识观行以转识成智(转依)。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著,世亲学说直接继承者。第五讲中国佛教天台宗天台宗是以罗什译的《法华论》、《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538-597)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华严宗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又名贤首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着重阐明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第五讲中国佛教天台、华严的宗义虽说导源于《法华》、《华严》,而实际上为中国所独创。天台的一心三观、圆融三谛的学说和华严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都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展现了中国独创的大乘精神。第五讲中国佛教禅宗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到传习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相传次宗的禅法是五世纪初的菩提达摩由印度传来。虽有单传心印,不立文字之说,实际上禅宗是以《楞伽》、《金刚》和以后出现的《六祖坛论》以及许多的“语录”为依据的。在八世纪,它又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约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竭;南宗慧能(638-713)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从唐至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下又分出黄龙、杨歧两派,合前五宗称为七派,都盛极一时,后来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尤为兴盛。第五讲中国佛教净土宗净土宗是依据《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五世纪的慧远是它的创始者,六世纪的昙鸾和七世纪的善导是它的重要弘扬者。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由于简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摄受广大群众,因而使净土宗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行。第五讲中国佛教律宗在戒律方面,依据昙无德部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律宗”的学派。它的重要人物是与玄奘同时的道宣。由于这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习大乘三学中,仍注重上座部戒律的止作二持的遵行。密宗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等传入中国,形成密宗。此宗依《金刚顶经》、《大日经》建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三密瑜伽。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第五讲中国佛教这便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八大宗派。此外还有专宗具舍论的具舍宗,专宗成实论的成实宗,以及专宗摄论、地论、涅磐经的各宗派,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盛行一时,但不久便失去传承,或并入他宗了。第五讲中国佛教总观诸宗历史,隋唐是各宗兴起和极盛时代,会昌法难(844)后,除禅宗外,诸宗衰亡时代。稍后有天台、贤首的复兴和禅宗的大发展,这可算是佛教复兴的时代,但也没有初唐、中唐的那样的盛况。自元代起西藏佛教传入内地,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间,而汉地原有佛教则不及宋时兴盛。有清一代,汉地佛教没有什么起色,仅可保持原有的余绪。清末以来,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讲学,有复苏的趋势。这便是从公元一世纪佛教初传到清末我国佛教宗派的大致脉络。第五讲中国佛教五、六祖慧能与禅宗慧能亦称惠能(638—713),我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他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而且也在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慧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卒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南海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俗姓卢氏。其父“本官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后“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三岁丧父,家境艰辛贫乏,稍长以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四岁时辞亲出家,往蕲州黄梅(今属湖北省)参拜弘忍和尚。第五讲中国佛教据《坛经》所载,弘忍先令慧能在寺内随众作劳役,于碓房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偈(偈,指佛教中的唱词),得到了弘忍的赏识,付以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当时据说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先写了一个得法偈书于廊壁上,其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然而这一偈颂并未得到弘忍的赞同,慧能虽是位苦役小僧,但聪明过人,亦作有一偈,但不识文字,只得请人代书于壁上,其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坛经法海本)第五讲中国佛教慧能的这一偈文,把菩提树明镜台都看成是空的,自然要比神秀对”空”的理解彻底的多,从而得到弘忍的认可。弘忍并于夜半三更唤慧能入堂内,讲说金刚经,授以衣(袈裟)法作为传法的依据.慧能得弘忍衣法之后,即立刻南下,行至大庾岭上,后有数百人追赶上来,欲夺取法衣.其中有一僧,姓陈名惠顺的,先赶至岭上,慧能即把法衣交给惠顺,但惠顺不肯受衣,只愿求取佛法.于是慧能于岭上给惠顺宣讲佛法,惠顺”言下心开”,便回北方宏扬佛教去了.以上的这些说法,许多都是禅宗僧徒自己编造出来的,很难当作历史的事实来看待.但惠能出身于下层的贫民,家境清苦,后来师事弘忍,悟出了佛教的道理,创立了禅宗,以及当时佛教内部争夺法祖地位的斗争十分激烈等等,倒很可能是符合实际的。第五讲中国佛教慧能回到岭南后,曾一度“杂居止于编人”,“混农商于劳倡”,并没有公开起来从事弘教活动,“如此积16载”之久(见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约在弘忍去世之后两年(676),慧能到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云旛动,一僧云风动。慧能云:‘非旛动,风动,人心自
本文标题:第五讲-中国佛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5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