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城市经济学.ppt2012.2
城市经济学主讲:李秋莲主要参考书目冯云廷: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丁健: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蔡孝咸: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谢文惠: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中信出版社2003课题一绪论目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城市经济学,掌握城市经济的特征、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学科地位、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含义、研究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和不成熟性。教学重点: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教学难点:城市经济学的学科价值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思考题1、从城市生活经验出发,请谈谈你看到的城市经济活动的现象。2、你认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如何?3、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城市经济在城市规划理念的形成中启何作用?4、请谈谈对“一位好的规划师,首先必须是一位经济师”的理解二、从经济的角度对城市的理解发展中国家55%的GDP在城市,发达国家85%的GDP在城市1、城市是集聚的中心。2、城市是资源分配(配置)的平台。3、城市问题,与集聚在一起的孪生兄弟4、发展中国家是资源的创造问题三、城市经济的内涵与特征1.要素空间分布的高度聚集性2.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3.投入产出的高效性4.外部环境的高外在性5.经济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城市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空间聚集性.四、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应城市问题而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增长产物相关城市经济发展问题住房困难交通混乱环境破坏经验工业化城市化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学诞生《城市经济学导论》威尔伯.R.汤普森,1965五、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1、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中观经济学2、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公共经济学3、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空间经济学4、城市经济学是崭新的制导经济学5、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6、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7、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8、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⑴城市发展规律研究⑵城市经济结构研究⑶城市经济环境研究⑷城市经济效益研究⑸城市经济区域研究⑹城市经济管理研究9.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经济学六、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价值1、城市经济学促进了一般经济学原理发展变革——把“空间”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寻找“空间平衡”2、城市经济学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填补了城市公共经济的研究空白3、城市经济学完善了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聚集经济中的外部效益是大量存在的,并且通常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法加以妥善解决。4、城市经济学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的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七、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1、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中心极”作用。2、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3、从实际出发发展基础产业,避免城市基础产业趋同4、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创造城市最佳效益。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八、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涵义解释一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解释二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2、主要内容:⑴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⑵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⑶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⑷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⑸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⑹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九、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空间分析转移到部门和政策分析上来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边界已经而且正在继续被打破3、利用计量经济工具而完成的实证研究的大量出现4、大量地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5、城市经济的模拟模型有望增加。十、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1、研究对象界定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2、缺乏能贯穿城市经济学始终的基础理论体系。3、缺乏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交易成本能否作为分析工具)。4、基本理论与城市问题脱节现象比较严重。作业:谈谈你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教学总结:本次课教学内容较多,涉及范围广,讲授过程需要较广的知识面,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引导学生入门有帮助。课题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原因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解释城市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比较经济、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理论教学难点:比较经济、聚集经济比较经济、聚集经济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城市的内涵⑴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城市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⑶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中心。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消费中心内涵城市是经济中心二、决定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1、经济动因比较利益规模经济聚集经济2、经济机制市场机制计划机制习俗机制3、其他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等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比较经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比较优势的存在使贸易交换得以出现;规模经济促使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聚集经济效益则最终组成大城市的诞生。1.比较优势经济优势绝对优势比较优势⑴绝对优势例:假设甲城和乙城都生产面粉和布,如果他们每个市民的生产能力相同,则交换不会发生,由于两城在资源条件、生产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技能等有所差异,因此两城间劳动生产效率则不同。假设甲城市民每小时劳动的面粉生产能力是乙城市民的2倍,布的生产能力是乙城市民的6倍,则可以说甲城较乙城在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注意:随着人类可利用资源减少,各地的绝对优势逐步削弱。思考:绝对优势理论对发展资源型城市有何启示?⑵比较优势①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但两者的劣势程度一般都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成本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国家或地区间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之后进行交易,那么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②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为了获取一种财货或享受而必须放弃另一种财货或享受所计量的成本。机会成本也可以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相对交换比率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准。以上例为例:﹙生产/小时﹚甲城:面粉2kg或布6m乙城:面粉1kg或布1m机会成本:﹙小时﹚甲布机:1/3千克面粉乙布机:1kg面粉甲面粉机:3m布乙面粉机:1m布选择依据: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总结:甲城生产布的机会成本小,选择生产布。乙城生产面粉的机会成本小,选择生产面粉。⑶贸易收益①条件:贸易交换只有在交通成本小于收益的情况下才能使市民获益。②贸易收益:甲城以织布为主,乙城以面粉为主,然而通过贸易都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贸易集聚就业机会增加居住密度增加商贸城开始⑷商贸城的形成城市形成的基本特征人口逐渐集聚居住密度提高⑸商贸城发展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的生产力要发展②生产中的比较优势存在③交通上的规模经济存在大规模的贸易、集贸中心效率更高。①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你认为城市间进行劳动地域分工有必要吗?分析理解城市间比较利益的产生②比较优势理论对指导中小城市发展有何启示?③利用比较优势理论谈谈对“只要来益阳一切好商量”这句话的认识思考:2.规模经济⑴规模经济基本理论①含义:指在规定的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下,长期平均总成本的降低,它意味着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大的产出。②规模经济表现形式其一:内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其二:外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③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①专业化分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②不可分割的投入存在——平均费用减少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工厂最终取代了家庭个体生产,从而导致工业城市的出现。⑵贸易收益只要消费者购买工厂生产产品的净成本低于在家生产的成本,购买就会对他有吸引力。为了从工厂的贸易交换中获益和获得工作机会,在工厂周围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人口密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一片集中的城镇区域。⑶工业城市发展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农业要发展农民的生产力高到不但能自给自足,而且他们的剩余产品能够养活工厂的工人。②工业生产效率较高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成本随之降低,从而存在贸易交易的可能。思考:规模经济原理对指导中小城市扩大城市规模或提高城市化率的启示工业城市的规模决定于工厂工人的数量或工厂的生产规模。⑷规模不经济指经济实体超过一定的生产规模可能增加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和降低的效率思考:你认为城市有适度规模吗?3.聚集经济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局部集中特征,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产生了企业聚集而成的整体系统功能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大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聚集经济效益,⑴聚集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与正反馈效应作为主导部门的出口企业扩大在生产聚集经济效益增大地区人口数与就业人口数增长为当地出口企业提供投入的部门相应扩大产业职工队伍扩大第三产业相应扩大地方商品与劳务需求增长地方政府收入增加地方公用事业发展⑵集聚类型①按指向性集聚分:﹙指向性集聚: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聚﹚a.同指向同产业部门集聚b.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c.多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相同产业部门的企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产业,形成产业群落。基于地区的多种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企业,形成多产业群落。②按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分a.纵向经济联系集聚指一个企业的投入如果主要来源于另一企业的产出,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纵向经济联系。b.横向经济联系集聚指那些围绕地区主导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围绕第二层次的产业部门还可能向外扩展形成第三层次的产业群体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象太阳系似的多圈层的横向联系系统。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动力⑶聚集经济效益的表现: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促使较高程度的专业化,减少实际生产费用。③在提供某些服务设施之前,需要有个人口规模的门槛。④某些产品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生产需要。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日趋积累起来大熟练劳动汇聚和适用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的聚集经济效益。⑥管理、经营、科技人才的聚集也相应发展起来。⑦在大城市,由于金融和商业机构众多,企业在融资和管理投资方面会得到更多的帮助。⑧同小的中心相比,城市的集中能够提供门类更加齐全的设施服务。⑨集中的城市可以使经营者面对面的打交道.⑩经济作用的另一个有利的作用:同类企业的大批汇聚会引起激烈的竞争,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⑷聚集经济效应①近邻效应②分工效应③结构效应④规模效应⑤洼地效应思考:怎样理解聚集经济推动了大城市的形成⑸集聚不经济指因集聚不合理或集聚超过一定限度导致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集聚不经济产生的原因:1、因不合理的集聚而造成的不经济2、因集聚过度而造成的不经济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密切的企业集聚在一起,指向性不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过度集聚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过度集聚超过地区的承受能力,带来一系列问题。请谈谈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大都市应约束性发展”的认识作业:P471、2、3、教学总结:利用比较经济、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经济学原理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分析城市经济形成的经济根源。课题三城市化理论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各阶段的主要差别,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了解现代城市化的特征、适度问题,现代城市化的社会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学.ppt201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7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