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3章S7-1200指令
13.1位逻辑指令3.1.1触点指令与线圈指令1.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常开触点,在指定的位为1状态(ON)时闭合,为0状态(OFF)时断开。其操作数有:I、Q、M、D、L---|/|---:常闭触点常闭触点在指定的位为1状态时断开,为0状态时闭合。其操作数有:I、Q、M、D、L22.NOT取反触点--|NOT|--:取反使用“取反”指令,可对逻辑运算结果(RLO)的信号状态进行取反。如果该指令输入的信号状态为“1”,则指令输出的信号状态为“0”。如果该指令输入的信号状态为“0”,则输出的信号状态为“1”。以下举例说明了该指令的工作原理: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可对操作数“TagOut”进行复位。•操作数“TagIn_1”的信号状态为“1”。•操作数“TagIn_2”和“TagIn_3”的信号状态为“1”。33.输出线圈---()---:线圈可以使用“赋值”指令来置位指定操作数的位。如果线圈输入的逻辑运算结果(RLO)的信号状态为“1”,则将指定操作数的信号状态置位为“1”。如果线圈输入的信号状态为“0”,则指定操作数的位将复位为“0”。其操作数有:I、Q、M、D、L。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将置位“TagOut_1”操作数:(1)操作数“TagIn_1”和“TagIn_2”的信号状态为“1”。(2)操作数“TagIn_3”的信号状态为“0”。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将置位“TagOut_2”操作数:(1)操作数“TagIn_1”、“TagIn_2”和“TagIn_4”的信号状态为“1”。(2)“TagIn_3”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为“0”且“TagIn_4”操作数的信号状态为“1”。4--(/)--:取反线圈使用“赋值取反”指令,可将逻辑运算的结果(RLO)进行取反,然后将其赋值给指定操作数。线圈输入的RLO为“1”时,复位操作数。线圈输入的RLO为“0”时,操作数的信号状态置位为“1”。其操作数有:I、Q、M、D、L。例如: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可对操作数“TagOut_1”进行复位。•操作数“TagIn_1”和“TagIn_2”的信号状态为“1”。•操作数“TagIn_3”的信号状态为“0”。53.1.2其它位逻辑指令1.复位指令---(R)---:复位指令可以使用“复位输出”指令将指定操作数的信号状态复位为“0”。操作数有:I、Q、M、D、L示例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可对操作数“TagOut”进行复位。•操作数“TagIn_1”和“TagIn_2”的信号状态为“1”。•操作数“TagIn_3”的信号状态为“0”。62.置位指令---(S)---:置位输出使用“置位输出”指令,可将指定操作数的信号状态置位为“1”。仅当线圈输入的逻辑运算结果(RLO)为“1”时,才执行该指令。如果信号流通过线圈(RLO=“1”),则指定的操作数置位为“1”。如果线圈输入的RLO为“0”(没有信号流过线圈),则指定操作数的信号状态将保持不变。示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将置位“TagOut”操作数:•操作数“TagIn_1”和“TagIn_2”的信号状态为“1”。•操作数“TagIn_3”的信号状态为“0”。7例如:83.多点置位复位指令可以使用“多点置位/复位”指令对从某个特定地址开始的多个位进行置位/复位。操作数2为常数,操作数1可以是I、Q、M、DB或BOOL类型的ARRAY[..]中的元素。可使用值操作数2指定要置位的位数。要置位/复位的首位地址由操作数1指定。如果值操作数2大于所选字节的位数,则将对下一字节的位进行置位/复位。一旦置位,在复位这些位(例如,通过另一条指令)之前,它们会保持置位。94.置位优先锁存器和复位优先锁存器SR是复位优先锁存器,RS时置位优先锁存器,其输入输出关系见表。104.置位优先锁存器和复位优先锁存器SR是复位优先锁存器,RS时置位优先锁存器,其输入输出关系见表。复位优先锁存器(SR)置位优先锁存器(RS)SR1输出位S1R输出位00保持前一状态00保持前一状态0100101011011101115.扫描操作数信号边沿指令中间有P的触点是上升沿检测触点,中间有N的触点是下降沿检测触点。中间有P的触点是上升沿检测触点,如果输入信号10.6由0状态变为1状态(即输入信号10.6的上升沿),则该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边沿检测触点不能放在电路结束处。P触点下面的M4.3为边沿存储位,存储上一次扫描循环时I0.6的状态。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当前状态和上一次循环的状态,来检测信号的边沿。边沿存储位的地址只能在程序中使用一次,它的状态不能在其他地方被改写。即:每一次使用的下面的操作数地址要不同。只能使用M,全局DB和静态局部变量(Static)来作边沿存储位,不能使用临时局部数据或I/O变量来作边沿存储位。中间有N的触点是下降沿检测触点。136.在信号边沿置位操作数指令14中间有P的线圈是上升沿检测线圈,仅在流进该线圈的能流的上升沿(线圈由断电变为通电),输出位M6.1为1状态。M6.2为边沿存储位。中间有N的线圈是下降沿检测线圈,仅在流进该线圈的能流的下降沿(线圈由断电变为通电),输出位M6.3为1状态。M6.4为边沿存储位。157.扫描RLO的信号边沿指令:P_TRIG指令与N_TRIG指令16在流进P_TRIG指令的CLK输入端的能流的上升沿(能流刚出现),Q端输出脉冲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的能流,使M8.1置位。方框下面的M8.0是脉冲存储器位。在流进N_TRIG指令的CLK输入端的能流的下降沿(能流刚消失),Q端输出脉冲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的能流,使Q0.6复位。指令方框下面的M8.2是脉冲存储器位。P_TRIG指令与N_TRIG指令不能放在电路的开始处和结束处。178.扫描RLO的信号边沿指令:R_TRIG指令与F_TRIG指令18R_TRIG是“检测信号上升沿”指令F_TRIG是“检测信号上升沿”指令将输入CLK输入端的当前状态与存在背景数据块中的上一个扫描周期的CLK状态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到CLK的上升沿获下降沿,则在Q端输出脉冲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的能流。199.边沿检测指令的比较在—|P|—触点上面的地址的上升沿,该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因此P触点用于检测触点上面的地址的上升沿,并且直接输出上升沿脉冲。在流过—(P)—线圈的能流的上升沿,线圈上面的地址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为1状态。因此P线圈用于检测能流的上升沿,并用线圈上面的地址来输出上升沿脉冲。在流入P_TRIG指令的CLK端的能流的上升沿,Q端输出一个扫描周期的能流。因此P_TRIG指令用于检测能流的上升沿,并且直接输出上升沿脉冲。如果P_TRIG指令左边只有11.0的常开触点,可以用I1.0的P触点来代替它们。那么,R_TRIG指令与F_TRIG指令呢?——背景数据块2010.故障显示电路设计故障信息显示电路,从故障信号10.0的上升沿开始,Q0.7控制的指示灯以1Hz的频率闪烁。操作人员按复位按钮10.1后,如果故障己经消失,则指示灯熄灭。如果没有消失,则指示灯转为常亮,直至故障消失。219.故障显示电路223.2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3.2.1定时器指令1.定时器指令的基本功能(1)脉冲定时器(TP)在输入信号IN的上升沿产生一个预置宽度的脉冲,图中的t为定时器的预置值。(2)接通延时定时器(TON):输入IN变为1状态后,经过预置的延迟时间,定时器的输出Q变为1状态。输入IN变为0状态时,输出Q变为0状态。(3)断开延时定时器(TOF):输入IN为1状态时,输出Q为1状态。输入IN变为0状态后,经过预置的延迟时间,输出Q变为0状态。(4)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输入IN变为1时开始定时,输入电路断开时,累计的时间值保持不变;累计时间等于预置的延迟时间,定时器的输出Q变为1状态。Q为定时器的位输出,各变量均可以使用I(仅用于输入变量)、Q、M、D、L。242.脉冲定时器脉冲定时器类似于数字电路中上升沿触发的单稳态电路。在IN输入信号的上升沿,Q输出变为1状态,开始输出脉冲。达到PT预置的时间时,Q输出变为0状态(见图中的波形A,B,E)。IN输入的脉冲宽度可以小于Q端输出的脉冲宽度。在脉冲输出期间,即使IN输入又出现上升沿(见波形B),也不会影响脉冲的输出。252.脉冲定时器定时器指令可以放在程序段的中间或结束处。IEC定时器没有编号,在使用对定时器复位的RT指令时,可以用背景数据块的编号或符号名来指定需要复位的定时器、如果没有必要,不用对定时器使用RT指令。263.接通延时定时器接通延时定时器(TON)的使能输入端(IN)的输入电路由断开变为接通时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大于等于预置时间(PT)指定的设定值时,输出Q变为1状态,已耗时间值(ET)保持不变。273.接通延时定时器284.断开延时定时器断开延时定时器(TOF)的IN输入电路接通时,输出Q为1状态,已耗时间被清零。输入电路由接通变为断开时(IN输入的下降沿)开始定时,已耗时间从0逐渐增大。己耗时间大于等于设定值时,输出Q变为0状态,已耗时间保持不变(见波形A),直到IN输入电路接通。294.断开延时定时器305.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315.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的IN输入电路接通时开始定时(见图中的波形A和B)。输入电路断开时,累计的时间值保持不变。可以用TONR来累计输入电路接通的若干个时间间隔。32例题:用接通延时定时器设计周期和占空比可调的振荡电路(周期5s。占空比3/5)。33例题:用3种定时器设计卫生间冲水控制电路。34例题:用3种定时器设计卫生间冲水控制电路。356.用数据类型为IEC_TIMER的变量提供背景数据建立一个全局背景数据块,在数据块中添加数据类型为IEC_TIMER的变量T1、T2、T3在程序中添加定时器功能指令,取消其背景数据块。然后在其名称处选择“定时器DB.T1.空”等等。为定时器提供背景数据。367.定时器线圈指令两条运输带顺序相连(见图),为了避免运送的物料在1号运输带堆积,按下起动按钮10.3,1号运输带开始运行,8s后2号运输带自动起动。停机的顺序与起动的顺序刚好相反,即按了停止按钮I0.2后,先停2号运输带,8s后1号运输带停。PLC通过Q1.1和Q0.6控制两台电动机M1和M2。376.运输带控制383.2.2计数器指令1.计数器的数据类型S7-1200有3种计数器:加计数器(CTU)、减计数器(CTD)和加减计数器(CTUD)。调用计数器指令时,需要生成保存计数器数据的背景数据块。CU和CD分别是加计数输入和减计数输入,在CU或CD由0状态变为1状态时(信号的上升沿),实际计数值CV被加1或减1。复位输入R为1状态时,计数器被复位,CV被清0,计数器的输出Q变为0状态。CU,CD,R和Q均为Bool变量。PV为预置计数值,CV为实际计数值,各变量均可以使用I(仅用于输入变量)、Q,M,D和L存储区。392.加计数器当接在R输入端的复位输入11.1为0状态(见图),接在CU输入端的加计数脉冲输入电路由断开变为接通时(即在CU信号的上升沿),实际计数值CV加1,直到CV达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上限值。此后CU输入的状态变化不再起作用,CV的值不再增加。实际计数值CV大于等于预置计数值PV时,输出Q为1状态,反之为0状态。第一次执行指令时,CV被清零。403.减计数器减计数器的装载输入LOAD为1状态时,输出Q被复位为0,并把预置计数值PV的值装入CV。在减计数输入CD的上升沿,实际计数值CV减1,直到CV达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下限值。此后CD输入的状态变化不再起作用,CV的值不再减小。实际计数值CV小于等于0时,输出Q为1状态(见图),反之Q为0状态。第一次执行指令时,CV被清零。414.加减计数器424.加减计数器在加计数输入CU的上升沿,实际计数值CV加1,直到CV达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上限值。达到上限值时,CV的值不再增加。在减计数输入CD的上升沿,实际计数值CV减1,直到CV达到指定
本文标题:第3章S7-1200指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7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