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语文-考纲笔记-复习资料
语言文学知识部分(二)文学知识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作品阅读分析部分(一)散文中的议论文1.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识别文中所采用的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寡人之于国也》孟轲·孟子战国中期邹国人。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发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演绎论证·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三个层次。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语句收束。-先抑后扬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循循善诱再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再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无饥矣”《秋水》(节选)庄周·庄周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人。老子之后的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在今天,这一中心旨意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论证方法-主要是类比——“礨空之在大海”、“稊米之在大仓”-归纳法——“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演绎法——大前提是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说孔孟之道既少又轻·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念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评的思想观点。·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和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比喻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例证法:对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来说,“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类比法: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来说“礨空之在大泽乎、不似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对比法:大与小、无限与有限来彰显主旨。-例证法:事例——列举“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等事物。类比法:比喻——又列举“礨空之在大泽乎、不似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等事物。·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比喻、排比-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反诘、比喻-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比喻、反诘-计中国之在海内,不死稊米之在大仓乎?比喻、反诘-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比喻、反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排比-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反诘-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其他-层递:从“天地”到“四海”再到“中国”再到“万物”再到“人”。-成語:望洋兴叹、井底之蛙。《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欧阳修六一居士。北宋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论证方法-从整体而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归纳论证)。·论据本文的论据: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相结合·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写法上,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认识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理论论据:引用《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满招损,谦得益”那段话。演绎法,用名人名言论据,用来证明庄宗亡国的教训以及事实论据。《论毅力》梁启超·梁启超别属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康有为并称“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推动了维新运动。有《饮冰室合集》-作者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久写此文。梁启超借此勉励处于逆境中的同人,不要因一时受挫而灰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其意图在于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要因一时的挫折二灰心丧气,而应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争取成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思想认识及其阐发的事理,对我们如何处置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如何面对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文章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互相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发,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次递进。-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三次递进。-增强了说理逻辑力量。·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文章还多次用到了比喻(从论证方法上看,则是类比法)修辞手法。-“行舟”、“为山”、“平地”、“掘井”。-“操舟”的比喻,其比喻意义为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堆山”的比喻,说明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掘井”之喻,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直接反驳论点-“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蔡元培-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又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要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对比法。·演说特点:1、精炼2、观点明确3、条理清晰4、情理并重5、具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文中强调的几件事,都含有匡正时弊的目的。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演讲中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误己误国。·指出文中运用对法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在正面阐述了办学的“三事”,又从“三事”的反面“来大学是为了升官发财,同乎流俗”等方面一一加以对比,有破有立,立中带破,使正面的论点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演说中有痛心的指陈,有激越的阐发,也有设身处地的忠告。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可谓语重情长。·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容忍与自由》胡适·胡适-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三个层次-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在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和而不同。面对当今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保函容忍雅量在内的和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普遍积极意义。·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人性上普遍的“喜同恶异”。“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考纲笔记-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7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