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03陈易新药品风险的管理培训
如何通过药品安全性监测实现药品风险管理陈易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一部分:药品安全性监测•第二部分:药品风险管理•第三部分:两者的关系•第四部分:小结一、药品安全性监测•何为药品安全性监测?•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的目的?•药品安全性监测的范围?药品安全性监测信号Signal药品安全性监测=?(信号)信号发现报告评价评价控制控制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制度/政策科学水平认识药品固有案例1:--沙利度胺(反应停)新用:麻风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梅毒新用:麻风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梅毒•1993年,比利时,AA肾病事件;•1995版,CP,警示,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003年2月28日,加强对龙胆些肝丸监督管理,严格处方药管理。•2003年4月1日,取消药用标准。•2004年8月5日,广防己、青木香,取消药用标准。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处方药管理,增加警示内容。•34含AA或其衍生物,或在体内代谢,进行中,冠心苏合丸替代研究。案例2:--龙胆泻肝丸•早期发现•快速反应•及时判断•有效控制遵循的几条原则案例:--“齐二药”事件2006年4月24日和26日感染科三区2例严重肝病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4月30日6例严重肝病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无法用肝肾综合症等情况解释!会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度注意药物所致的急性肾衰竭!•截至2006年5月2日下午,广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8例与亮菌甲素注射液有关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良事件报告。•2006年5月3日上午,广东中心—国家中心报告;下午,与卫生厅组织会诊,国家中心等待结果,同时向国家局报告,并建议:案例:--“齐二药”事件案例:--“齐二药”事件•5月3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肾穿)。•同时,广东省药检所,组织标准检验、急性毒性试验。•5月4日结果:液相显示基本一致;紫外全图谱测定:420位主峰高度一致,齐齐哈尔产品在235位多一个明显的峰。案例:--“齐二药”事件•5月8日晚。•5月9日零晨,明确检出二甘醇。•5月11日,黑龙江,未检出丙二醇,而含有相应浓度的二甘醇。•第1例发生病例到确认(4.24-5.8),14天;•第1例发生病例到控制(4.24-5.4),10天;•第1例发生到国家中心收到,不足10天;---奇迹历史上的二甘醇事件•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瓦特金斯(HaroldWotkins)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色、香、味俱全的口服液体制剂,称为磺胺酏剂,未做动物实验,全部投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明确原因,2-4个月的时间;历史上的二甘醇事件•1990年1月到1992年12月,孟加拉国。•达卡地区的一家医院前后收治了339名不明原因的儿童肾衰竭病人,其中236名死亡。经过调查,这些孩子的大多数都服用了一种退热净酏剂。孟加拉国紧急停止了这种退热净酏剂的出售。•第二年,肾衰竭病人减少了84%。原来,这种退热净酏剂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使用了比较便宜的二甘醇代替了丙二醇。历史上的二甘醇事件•1995~1997年,海地。•证实,87名儿童由于服用了被二甘醇污染的退烧药物而死亡,怀疑是二甘醇污染了使用的原料药和赋形剂,一家海地公司从德国进口退烧药物的原料药以及赋形剂,这家海地公司的总裁相信德国产品的质量,所以并没有对这些原料进行检测。•德国公司也是从第三国进口的原料药和赋形剂,最后追溯到生产厂,由于生产厂不愿配合调查而不了了之。历史上的二甘醇事件•1992年,阿根庭。•使用含有二甘醇的propolissyrup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肾损害等,29例受害者中15例死亡。•1998年,印度。•36名儿童肾功能衰竭(大多数不足2岁,最小的才两个月),33名死亡,证实服用了含有17.5%的二甘醇。调查了3个月。•中药(民族)•化学药•血液制剂•生物制品•计生药具•诊断试剂•上市前离体试验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文献范围=药品•不合格药品、保健食品•用药错误•缺少疗效•在科学基础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扩大适应症用药•急、慢性中毒病例报告•药品致死、严重发生率的估计•药物滥用与误用•与其它类别药品以及食品合并使用时不良的相互作用范围=事件二、药品风险管理•何为药品风险管理•一般特征•药品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和预置,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次之考虑。风险管理药品风险管理•风险确定性。•预置必然性。特性•药品风险管理:通过药品安全性监测,在不同环境(不同状况、不同事件、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药品)对药品风险/效益的综合评价,采取适宜的策略与方法,将药品安全性风险降至最低的一个管理过程。•监测/评价/最小化,•风险管理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实现,或者说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风险管理药品风险管理•旨在通过对药品风险/收益不断重复的评价,完美实现药品风险/收益的平衡,最终达到调整产品(状态)的目的。•风险评价包括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风险频率、本质/性质、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为鉴别和定性/量。目的=风险最小化三、关系•管理措施•技术影响因素药品风险效益评价措施/控制风险管理方法/范围上市药品风险最小重新/反复效能贯穿于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关系•内部的沟通•信息发布•重点监测•修改说明书•暂停•召回•撤市•救治•补偿机制通过监测实现风险管理的措施影响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公众的误解•严重程度•发生人数•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关系•未知的•非预期的•药品说明书中未有的•统计学关联度•特异程度•背景发生率•是否具有循证医学指标•药品的适应症•激发试验结果•累及何种器官•转归和愈后技术因素四、小结所有影响药品安全性监测的因素均会最终影响药品风险管理,药品安全性监测是实现药品风险管理最经济的手段,但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监管,并且是不断重复、不断加强的一个过程,贯穿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在药品从研发、生产、流通到使用各个环节。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药品安全性监测本身就是药品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但又肯定不能完全代替或者说实现药品风险管理。所以两者即辨证统一,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监测到风险管理谢谢
本文标题:03陈易新药品风险的管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9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