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围手术期处理--最新课件
围手术期处理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刘宝江学习目标1.掌握:围手术期的一般准备工作和术后常规处理方法。2.熟悉:术后早期病情监测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3.了解:怎样制订手术方案和常见疾病的术式。什么是围手术期•1.围手术期:围绕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接受手术开始到术后基本康复的整个过程。•术前评估、制定方案、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仔细观察、处理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依据时限性-手术分类:•1)急症手术:病情急、危、重,立即做,如开放伤口、大出血、肠破裂。•2)限期手术:短期准备后手术,如恶性肿瘤•3)择期手术:术前充分准备、适当时机手术,如疝修补、甲状腺瘤手术第一节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内容:病人评估、制定手术方案、病人及手术人员、相关技术和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一、制定手术方案•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是否具备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权衡利弊再定夺。•1.手术适应症:该疾病适宜手术,手术疗效好于其他方法或非治疗(畸形的矫正)。•手术疗效:综合效果,主要是手术结果,短期的、远期的结果(生存期、生存质量)、手术及恢复期时限。•2.手术禁忌症:患者并存疾病、全身状况、重要脏器功能,主要是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的功能状态,大、中型术前认真、准确评估,密切相关手术风险。主要是:既往病史、治疗及目前状况;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第一节术前准备•3.制订手术方案•1)确订手术方式•如何治疗处理病变,一种或多种方式,合理选择,如胃癌手术-胃大切、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等,如何清扫淋巴结,权衡利弊再定夺。•2)术中情况估计及处理对策•一套或准备多套方案,越充分越详细,越合理,术中处理越得心应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选择麻醉方法•根据术式、病情选择,原则:操作方便、止痛效果好、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与麻醉师沟通。第一节术前准备•二、一般准备•1.心理准备•消除患者、家属的恐惧焦虑紧张。履行书面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本人或委托家属签字。•2.全身状况•术前纠正贫血,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低蛋白营养不良等,促进愈合,避免严重感染。•3.适应手术后变化的准备•术前2周戒烟,如何做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术前适应床上排大小便,防尿潴留、便秘。•4.预防性应用抗菌素•1)肠道、尿路手术;2)大型复杂手术;关节置换、开颅等;3)污染手术;4)复杂外伤、严重烧伤;5)需植入人工制品手术;6)脏器移植手术。给药: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术中可追加分次剂量。第一节术前准备•二、一般准备•5.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防术中术后呕吐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胃肠道手术前1--2日流质饮食。结肠、直肠术前行肠道准备,饮食控制、清洁灌肠、口服泻药、肠道抑菌药物。•6.手术前夜•如发热、月经来潮、除急症手术外,应推迟手术。•7.手术当日及入手术室前的准备•1)排空膀胱或留置尿管;2)胃肠道手术多需留置胃管;3)麻醉前给药,阿托品,苯巴比妥钠;4)病历、X线、CT片等资料带入手术室;估计失血较多或贫血者,术前交叉配血试验,备血。•4.预防性应用抗菌素•1)肠道、尿路手术;2)大型复杂手术;关节置换、开颅等;3)污染手术;4)复杂外伤、严重烧伤;5)需植入人工制品手术;6)脏器移植手术。给药: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术中可追加分次剂量。第一节术前准备•三、特殊患者的术前准备•1.高血压•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考虑手术,降压药应用到手术日晨,停药后容易反跳,不易处理。•2.糖尿病•整个围手术期处于应激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无糖尿病者高。•术前处理:•1)仅以饮食控制病情者,不需要特殊准备。•2)口服降糖药者,继续服用至术前日晚,;如服用长期降糖药,术前2--3日停药。禁食病人,需静脉输葡萄糖+胰岛素,维持血糖轻度升高状态•3)平时应用胰岛素者,术前应用葡萄糖+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术日晨停用胰岛素。•4)伴有酸中毒者,需急症手术,术前应尽可能纠正。第一节术前准备3.心脏疾病•1)长期用利尿剂者,术前注意纠正低钠低钾。否则易发生心律失常和休克。•2)频发心率失代偿者必须纠正后手术•3)心衰竭患者最好在衰竭控制3--4周手术。•4)心肌梗死后半年无明显症状,无显著心律失常才适宜手术。•4.肝脏疾病•1)保持血浆蛋白正常水平,术前补充营养、多种维生素,维生素K等。•2)避免肝损害药物•3)肝功能损害较严重者,保肝治疗,恢复后手术。•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控制感染,解痉、雾化吸入、排痰、引流•6.肾疾病改善肾功能,避免血管收缩剂和肾损害药物。第二节术后处理•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手术风险不同,重要脏器及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大,麻醉恢复期、术后早期为风险高发期。•一、术后早期病情监测•手术创伤、麻醉药物、肌松剂、神经阻滞剂作用未完全消失,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呕吐、误吸、循环功能不稳定。需进行呼吸、循环功能监测。多应用无创检测仪器。•1.血压监测:早期波动大,测压时间间隔应短,平稳后延长间隔时间。•2.心电监测:动态连续心率、心律监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必要时加做常规心电图。•3.呼吸功能监测:•1)呼吸监测:呼吸频率、幅度、状态有无困难、干湿啰音•2)血氧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指、趾末端监测,便捷。常规监测指标。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酸碱平衡指标监测。采集动脉血进行化验。•3)呼吸机监测:上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气道压,氧浓度等•4.尿监测:尿量,留置尿管,少于30ml/小时需查明原因处理。第二节术后处理•二、一般处理•1.体位•全麻未清醒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分泌物误吸窒息、肺炎。•椎管内麻醉:去枕平卧6小时,防低颅压头痛。•颈胸部多高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引流。腹部手术后多低半卧位,减少腹壁张力。体位以患者舒适,利于内脏生理活动为原则。•2.饮食与补液•1)局麻术后饮食一般不限制。2)全麻非胃肠道手术,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可给流食,后半流、普食•3)胃肠道手术:禁食1-2天,第3日肛门排气后进饮食,清流开始。禁食期间补液、水电解质、营养。•3.活动:术后尽早活动,除心衰、休克、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虚弱外。伤口远端--近端,床上--床下,室内室外。利于:1)增加肺活量,减少肺感染;2)促进血液循环,防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3)利于肠道、膀胱功能恢复第二节术后准备•三、常见不适症状处理•1.疼痛•术后24小时内最疼,小手术可口服止痛药。大手术后1-2日内,应用吗啡、哌替啶,4-6小时重复。镇痛泵效果更好。利于休息睡眠。•2.恶心、呕吐•1)麻醉反应最常见。2)持续不止,考虑水电解质、肠梗阻、胃扩张。可用胃复安。•3.腹胀:腹部术后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积气较多,2--3日后恢复,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针灸、理疗;•腹胀严重无肠鸣音:可能腹膜炎、或其他原因的肠梗阻、肠麻痹,如伴有腹胀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金属音,提示粘连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好转,可能需手术治疗。•4.呃逆:暂时性多见,神经中枢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采用镇静、解痉、压眶上缘、抽吸胃潴留液体、短时吸入二氧化碳。顽固性呃逆,膈下感染、胃扩张、腹膜炎等,刺激激惹膈肌,行相应处理。第二节术后准备•二、常见不适症状处理•5.尿潴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多见不习惯床上排尿者,肛门手术、椎管麻醉。术后8小时未排尿,检查有尿潴留者下尿管保留或导尿。可热敷、按摩膀胱区,效果不明显及时导尿。导尿量超过500毫升,应留置尿管1周。前列腺肥大、高龄男性、盆腔手术者,留置尿管一段时间防尿潴留。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常见症状•1.发热:•手术后机体对创伤的反应可引起发热,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度。临床上称为吸收热或外科热,1-2日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高热需要物理或药物降温,查找发热原因。•2.窒息:•术后早期与全麻未完全清醒,体位不当,术前急诊手术未禁食;术后无胃肠减压等。•预防:避免未完全清醒时离开手术室、复苏室;体位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偏向一侧,利于呕吐物吐出,避免窒息误吸。床旁备吸引器,一旦误吸窒息,立即清除口腔、气管内异物,稳定后气管镜吸痰。•3.手术后出血:•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不牢固•常见:引流管引出新鲜血液,或者胸部、腹部B超检查、穿刺;胸腔引流管引流出200ml/小时,持续3小时,提示活动性出血,X线片检查。•术后活动出血较多者,输血,扩容,止血,必要时手术止血。。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常见症状•4.切口感染与裂开:•感染:•清洁切口或可能污染的切口发生感染。•原因:细菌侵入、切口血肿、异物、缺血、全身抵抗力下降•术后3-5日,早期切口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抗生素、理疗。•后期脓肿形成:需拆线、敞开引流,换药。抗生素。•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异物坏死组织残留、缝合严密不留死腔•切口裂开:•见于腹部。肢体仅关节区域,•原因:老年体弱、营养不良、缝合技术欠缺、腹腔压力升高•表现:切口流出血液、肠管、网膜脱出。全层裂开、皮肤完好皮下裂开•处理:全层裂开可重新消毒手术室再次缝合,小范围者可蝶形胶布固定。后期切口疝可行疝修补手术。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常见症状•5.肺部感染、肺不张:•见于:胸部、上腹部手术、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者•原因:术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伤口疼痛影响排痰•预防:术前2周戒烟、胸部手术术前练习腹式呼吸、腹部手术练习胸式呼吸、增加肺通气。术前控制呼吸道感染后再手术。术后深呼吸、咳痰,拍背排痰。术后尽早翻身、下床活动•治疗:抗生素、雾化吸入、祛痰药物,乏力者气管镜吸痰、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6.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见于:老年人•原因: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回流不畅、脱水、血液浓缩、多次下肢静脉穿刺、输注高渗液体、刺激性药物•表现: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预防: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卧床期间加强踝关节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有高凝危险者:预防应用小剂量肝素或口服华法林抗凝剂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常见症状•治疗:已发生深静脉血栓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制动。发生血栓一周内,溶栓治疗,溶栓前需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介入治疗),防栓子脱落肺栓塞。或手术取栓。•肺栓塞:•大部分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制动、血凝增高因素引起。•表现:轻者、胸闷、胸痛、气短、咳血、•重症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注意: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高度重视。•预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溶栓、抗凝,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呼吸机等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常见症状•7.尿路感染:•原因:长期留置尿管、尿潴留,可逆性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预防:术后指导病人尽早自主排尿•治疗:抗生素、尿量充分、尿路通畅•留置尿管遵循无菌操作,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二、常用导管及引流管的管理•1.胃肠减压管:•胃肠减压:经鼻将胃管插入胃腔,利用负压和虹吸作用,将积聚于胃肠道的气体及液体吸出•作用:减轻术后的腹胀、缝线张力、切口疼痛,利于愈合•注意:1)防阻塞,保持通畅;观察引流量及性质;2)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现暗红色,如有鲜血引出,止血处理;3)减压期间口服药者,研碎调水后胃管注入,闭管半小时;4)拔除:术后2-3天,指征需肠蠕动恢复、腹胀消失、肛门排气第三节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二、常用导管及引流管的管理•2.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胸腔术后常规放置,利于气体、液体、脓液排出,利于肺复张、减轻胸内压力,消除残腔。•注意:1)保持低位引流,水封瓶置于胸部水平下60cm以下;2)胸管与皮肤、中间玻璃管、水封瓶的接头必须牢固固定,防脱落;3)更换引流瓶时,注意无菌操作,将近段胸管用止血钳夹闭,防气体进入引起气胸;4)注意引流通畅,检查水封瓶的管中水柱波动情况即可确定是否通畅;5)胸腔引流管无气体、液体排出,体检、胸部X线
本文标题:围手术期处理--最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0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