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六讲 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
汉语发展史第六讲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判断句的发展第一节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第二节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第一节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古汉语判断句有四种形式:1.××,××。例如:祈父,王之爪牙。《诗经·小雅·祈父》2.××,××也。例如:百里奚,虞人也。《孟子·万章》3.××者,××。例如:生我者,父母。《史记》4.××者,××也。例如: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第一节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在否定判断句中,借用副词“非”(匪)来联系主语和表语。例如: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楚辞·渔父》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第一节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1.不用系词,否定判断句用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副词直接用于表语前,表示否定。2.句尾往往用“也”帮助判断。第二节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上古汉语中,有一些词,很像系词,例如:1.维、惟我将我享,维羊维牛。《诗经·周颂·我将》予惟旧人。《尚书·大诰》2.乃此乃其精也。《管子·水地》此乃狼也,岂可畜乎?《左传·宣公四年》第二节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3.为,曰,谓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左传·哀公十七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是谓观国之志。《左传·哀公二十二年》4.则,即此则寡人之过也。《孟子·公孙丑下》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第二节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关于上述各词,各家认识不同:杨树达先生认为以上诸词是“系词”,《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持此论。南京大学洪诚先生认为“曰、为、谓”是“系词”。潘允中先生认为“乃、为、惟(维)”是“准系词”。说见《汉语语法史概要》第二节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王力先生认为,上述各词,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词头,如:“惟”、“维”等;有的是动词,如:“曰”、“为”、“谓”等;有的则是副词,如:“乃”、“则”、“即”等。我们认为王力先生的说法更合理一些,以上诸词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都可以译成“是”,但它们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系词”。(为什么?)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真正的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上古汉语“是”是指示代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王力先生认为,大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系词“是”产生了,即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潘允中先生认为西汉时期系词已经发展完善。日本学者治村良志则认为,汉代是系词产生的准备阶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发展完善。各家所持观点不同,但可以肯定系词是产生在汉代。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潘允中先生举的较早的例子: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汉高祖手敕六》御者曰:“此是螳螂也。”《韩诗外传》八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传》王力先生所举例子是《论衡》中的:海外西南有珠树焉,察之是珠,然非鱼中之珠也。《论衡·说日》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王力先生同时认为,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上古的判断句,则是中古时期的事,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三大标志:第一:它摆脱里了语气词“也”,“是”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许允妇是阮卫尉女。《世说新语·贤媛》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世说新语·贤媛》中郎始是独有千载。《世说新语·轻诋》第三,系词“是”字前面加否定副词“不”,表示否定判断,在口语里代替了“非”:余亦不是仵茄之子,亦不是避难之人。《伍子胥变文》第三不是别人,是小弟象儿。《舜子变》第三节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关于系词的否定形式,日本学者志村良志在《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一书中认为,似乎是先产生了“非是”、“未是”等形式,逐步发展到了“不是”的。他有一个简单的论证,举了一些例子,但没有深入研究。我们了解这一问题。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近代汉语中,是字句有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1.系词“是”重出的判断句。2.“是”在句末及其虚化。3.选择问句中“是”及其虚化。4.表语与主语相同的是字句。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1.系词“是”重出的判断句。老身是孟老相公府上嬷嬷的便是。无名氏《举案齐眉》他乃陷空岛义士,姓白名玉堂,绰号锦毛鼠的便是。《三侠五义》十三回“A是B便是”由“A是B”和“AB便是”混合而成。2.“是”在句末及其虚化。小子赛卢医的便是。关汉卿《窦娥冤》洒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青面兽杨志的便是。《水浒传》17回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此种变体,“是”前可加“不、便、就”等副词,“是”后可加“了”:我离了他家门便是。《董解元西厢记》卷三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西游记》20回你还我一纸休书来,你自留他便是了。《水浒传》20回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3.选择问句中“是”及其虚化。阿娘迷闷之间,乃问是男是女。《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水浒传》27回当“是”后不限于名词时,“是”失去了系词性质:小姐是车儿来,是马儿来?郑德辉《倩女离魂》这会子还是立刻叫他呢,还是等着?《红楼梦》70回第四节判断句功能的扩展4.表语与主语相同的是字句。(1)强调区别:他是他的,我送的是我的。《红楼梦》60回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红楼梦》41回(2)表示让步,妙是妙,他们岂肯轻放过?《二刻》卷二好是好,只是妹妹要受些委屈了。《三侠五义》10回“是”已经失去系词性质,成为虚词了(连词)。汉语发展史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坚持听课!
本文标题:第六讲 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0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