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à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入出息念第一节、戒与止观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1]来说,有四种遍净戒: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ãla),即比库应当守护的律仪。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ãla),根即感官;守护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称为根律仪。第三、活命遍净戒(àjãvapàrisuddhi-sãla),即须正命而活(正确的谋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即正确、适当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饮食、住所、医药等生活用品。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2]的传承,禅法可以分为两大业处[3]:1.止业处(samatha-kammaññhàna);2.观业处(vipassanà-kammaññhàna)。其中,修习止业处能够培育定力,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能够培育智慧,属于增上慧学。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四十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以及一差别。对于观业处,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第二节、修习功德在《清净道论》提到的四十种业处中,最为历代南传佛教长老、禅师们所推崇以及教导的是入出息念[4]。为什么入出息念会受到那么高的推崇呢?因为:第一、它是一切菩萨证悟佛果的修行方法。当我们的苟答马[5]佛陀还是菩萨[6]的时候,他坐在布德嘎亚(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专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证得第四禅之后,他再转修观。在初夜时分,菩萨证得了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àõa),也就是宿命通,能够清晰地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生死状态。中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ànaücutåpapàta-¤àõ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àõa),能够见到众生各随其业,依照善或不善的业不断地在善趣、恶道里轮回。在后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漏尽智(àsavakhaya-¤àõa)。漏尽智也就是如实知见苦圣谛、如实知见苦集圣谛、如实知见苦灭圣谛、如实知见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当他证得漏尽智的同时,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须陀洹道智)与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须陀洹果智)、一来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与一来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来道智(anàgàmi-magga,阿那含道智)与不来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智)[7]接连地生起,最后证得了与一切知智(sabba¤¤utà-¤àõa)相应的阿拉汉道。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全自觉者[8]。因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证得色界第四禅,然后才转修观,从而证悟圣道、圣果的。不仅我们的苟答马佛陀是这样,过去、未来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随佛陀的脚步。第二、佛陀经常教导修习入出息念。在巴利三藏里面,收录了许多记载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经文。在《经藏》里面,《长部》的《大念处经》,《中部》的《念处经》、《入出息念经》、《身至念经》等,《相应部》有一篇《入出息相应》,专门教导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佛陀不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习入出息念,连他本人也是如此。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佛陀跟比库们说:“我想在三个月中独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来访。”当佛陀独处三个月出来之后,告诉比库们说:“诸比库,假如有异学遍行者这样问:‘贤友,沙门苟答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这样问时,诸比库,你们应这样回答那些异学遍行者:‘贤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从这里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经常住于入出息念禅那,以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住于现法乐住。第三、修习入出息念有很多殊胜之处。1、下手容易,所缘[9]简单。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取不净相要去找尸体,尸体越腐烂、越难看、越臭、越令人厌恶越好。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了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着)之外,其他的时间我们随时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ßAsubhàbhàvetabbàràgassapahànàya,mettàbhàvetabbàbyàpàdassapahànàya,ànàpànassatibhàvetabbàvitakkupacchedàya,aniccasa¤¤àbhàvetabbàasmimànasamugghàtàya.û“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ßAyampikho,bhikkhave,ànàpànassatisamàdhibhàvitobahulãkatosantocevapaõãtocaasecanakocasukhocavihàrouppannuppannecapàpakeakusaledhammeñhànasoantaradhàpetivåpasameti.Seyyathàpi,bhikkhave,gimhànaüpacchimemàse,uhataürajojallaütamenaümahàakàlameghoñhànasoantaradhàpetivåpasameti.û“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V.1.165)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了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1]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2]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的佛教,也简称“南传佛教”。因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àëi-bhàsà),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坚持传承和维护佛陀的原本教法,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宝,传诵与尊奉巴利语律、经、论三藏,依照八圣道、戒定慧、四念处等方法禅修,大多数人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3]业处:巴利语kammaññhàna的直译,意为“工作处所”,即心工作的地方,也即是修行法门,或修行时心专注的对象。[4]入出息念:巴利语ànàpànassati的直译,又作阿那般那念,或讹略为安般念。即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5]苟答马:巴利语Gotama的音译。佛陀的家姓,通常用来指称佛陀。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汉传佛教依梵语Gautama音译为乔答摩、瞿昙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称为释迦牟尼(øakyamuni)。[6]菩萨:梵语bodhisattva的简称,巴利语为bodhisatta,直译为觉有情。一个人得到佛陀的授记之后,在漫长的生死轮回当中致力于圆满诸巴拉密,以求成就佛果的有情,称为菩萨。[7]禅修者要断除一切烦恼,必须次第经过四道与四果的阶段。即使是在极快速的时间内证悟阿拉汉果,其四道与四果也是次第地发生的。因为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菩萨在菩提树下证悟无上佛果时也是如此。[8]全自觉者: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sammàsambuddha的直译。sammà,意为完全地,彻底地,圆满地,正确地;sam,于此作sàmaü解,意为自己,亲自;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诸义注中说:“完全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全自觉者’。”(Sammàsàma¤casabbadhammànaübuddhattàpanasammàsam-buddho'ti.)汉传佛教依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为三藐三佛陀;意译作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9]所缘:巴利语àrammaõa。心识知的对象,心缘取的目标。如颜色、光是眼识的所缘,声音是耳识的所缘等。第三节、去除五盖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ãvaraõ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1、欲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追悔;5、疑。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1、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举心所;6、恶作心所;7、疑心所。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第一
本文标题:《入出息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0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