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讲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概念_(同济课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讲:蔡孝恒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安排(总学时:36)导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010年8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的需要2、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3、辨别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需要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实的需要三、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分专题讲授,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成绩分配:平时成绩占30分,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占70分。平时成绩通过做课堂作业3次和抽查到课情况获得,平时成绩共30分。四、承担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研室五、本课程讲授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的理解(主讲:蔡孝恒)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主讲:蔡孝恒)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重大意义(主讲:蔡孝恒)4、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主讲:杜志章)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讲:杜志章)6、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主讲:杜志章)7、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实现与政府责任(主讲:蔡孝恒)8、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论与实践(主讲:蔡孝恒)9、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本质要求(主讲:蔡孝恒)六、本课程主要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2、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罗文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载《求是》,2008年第7期5、聂运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6、赵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7、郑又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特征的辨证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2期8、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9、李昆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06--2009),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0、余信红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1、刘建武: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条件的研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12、梁继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13、计毅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14、刘建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15、袁婧京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渊源研究综述,载《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0期21、王怀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22、欧黎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23、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24、聂运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25、赵明义等著:《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的理解本讲主要讨论以下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内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念的内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内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不同理解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的理解明确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的内涵,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先提出来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从邓小平同志以上表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胡锦涛同志上述两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讲话来看,表述上完全一致。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国策;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搞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强国。(3)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4)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完成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内涵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又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不同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胡锦涛同志上述两次讲话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全国理论界和学术界达成了共识,认同胡锦涛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但是,由于不同学者研究的切入点不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目前,主要从三种视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的内涵:其一,侧重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与发展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本源。秦刚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论证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依据。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见李昆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06--2009),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7页。)其二、侧重从时代背景和产生过程角度归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色内容。荣长海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是中国式的,都应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所取得的实践成就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按照科学理论要求排列的集中体现。”其特色在于“适合中国国情,不同于苏联模式。”(见李昆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06--2009),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其三、侧重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杨春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特色的结合。”王万骥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见李昆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06-2009),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9-300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间关系争鸣第一种观点认为,三者是并列关系。他们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统一性主题。邓小平理论侧重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科学发展观则侧重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见陈殿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中理论形态关系》,《求实》2008年第1期。)第二种观点认为,三者具有不同的理论地位。石仲泉认为,邓小
本文标题:第一讲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概念_(同济课件)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1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