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运动生理学12-14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12-14章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称作(A)。A最大肌力B快速肌力C爆发力D肌耐力2.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称作(D)。A最大肌力B快速肌力C爆发力D肌耐力3.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B)。A肌糖原含量B收缩蛋白C三磷酸腺苷含量D脂肪4.肌肉力量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规律是(A)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而无明显性别差异。A10岁B15岁C16岁D18岁5.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A)。A肌纤维增粗B毛细血管增加C血红蛋白增多D肌糖原含量增加6.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称为(A)。A需氧量B氧含量C吸氧量D耗氧量7.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B)。A运动后过量氧耗B氧亏C吸氧量D耗氧量8.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所消耗的氧量应包括(B)。A氧亏B运动后过量氧耗C吸氧量D需氧量9.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D)。A肺通气功能B肌肉血流量C血红蛋白含量D心脏的泵血功能10.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A)。A乳酸阈B最大摄氧量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D最大摄氧量利用率11.决定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有效指标是(C)。A最大心率B最大心输出量C乳酸阈D运动后过量氧耗12.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应以什么为主要标志(A)。A体温升高B血压升高C兴奋性提高D心率加快13.有训练者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基础心率呈现(B)的变化趋势。A平稳上升B平稳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14.“极点”产生在哪种状态?(B)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真稳定状态D假稳定状态15.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B)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假稳定状态D疲劳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极点”出现的迟早及消除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ABC)A训练水平B运动强度C准备活动D营养状况2.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ACD)。A赛前状态B准备活动C进入状态D稳定状态3.用于评价运动员对极量负荷反应的生理指标有(AB)。A最大摄氧量B氧脉搏C肺活量D肺通气量4.与无训练者相比,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AB)状态下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A安静B定量负荷运动C极限负荷运动D最大负荷运动5.适宜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生理意义的相同之处是(BC)。A预防运动损伤B减轻极点反应C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D推迟疲劳出现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移动。(√)2.等速肌肉力量是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肌肉力量评价常用指标。(√)3.肌肉横断面积或肌肉体积本身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4.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原因是小肌群在力量训练中较大肌群容易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肌群乃至身体整体工作能力。(√)5.运动后过量氧耗主要用于偿还在运动初期ATP、CP分解供能欠的一部分氧亏,以及由乳酸供能所欠下的氧亏。(×)6.由于需氧量与体重成正比关系,而身高、体重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用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进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是适宜的。(×)7.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无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有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8.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9.在评定训练效果时,用“基础心率”较“安静心率”更为客观有效。(√)10.运动负荷越大,越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肌肉力量大小与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比构成有关,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及其横断面积或直径大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而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则肌肉力量教小。2.最大负荷百分比P是表示力量练习强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最大重复次数多少来表示,也可以用最大肌力的百分比表示。3.人体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氧亏表现在运动初期,是运动时的需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的差异。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生理作用为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5.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加深呼吸和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有助于减轻极点的反应。五、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1.超负荷原则:是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它不是指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2.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的恢复期,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3.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4.氧脉搏:是指每搏输出量中所摄取的氧量,即每分摄氧量与心率的比值。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影响乳酸阈的因素。答:影响乳酸阈的因素:(1)性别、年龄的影响;(2)肌纤维类型与酶活性的影响;(3)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项目的影响;(5)环境条件的影响。每个影响因素再做简单的叙述即可。2.指出肌肉力量的检测方法。答:肌肉力量的检测主要根据其检测目的不同分为一般力量检测与专门力量检测两大类。(1)一般力量检测主要是为了了解机体各主要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2)专门力量检测是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患者特殊人群,采用特异性良好的检测手段实施的肌肉力量检测。不论是一般力量检测还是专门力量检测,其实验室检测内容通常主要包括等长肌力、等张肌力和等速肌力等。等长肌力的测定通常指的是最大等长肌力,主要包括握力、背力、臂力和腿部力量等。常用的测量手段主要有握力计、背力计等。也可以采用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专门的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和力传感器实施测量。最大等张肌力常用的检测形式包括卧推、蹬腿、屈臂和负重蹲起等,而其大小通常以能够一次成功完成的最大重量,即1次重复重量来表示。等速肌力测试是在关节运动角度恒定的情况下,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和力矩输出,通常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最大力矩、最大输出功率等。3.简述最大摄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的异同及其生理依据。答:最大摄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的异同:最大摄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一般采用活动跑台、走和脚踏功率自行车进行测定。两种测定方法及测定仪器可相同,但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的强度或量要小于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最大摄氧量测定方法要求全身大部分肌肉群参加运动,心率在180次/min以上的强度,对于中老年人,体弱者是不适应的。因此,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的强度或量可因人而异。4.简述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答: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人为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给机体施加系统化的适宜运动负荷刺激,使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变化,并产生最佳的反应与适应,从而获得预期的训练效果。七、论述题(共10分任选一题)1.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因素及其影响因素。答: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因素主要取决于心肺功能、骨骼肌特点、神经调节已经能量供应特点。(1)心肺功能: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影响人体吸氧能力。肺通气量越大,吸入体内的氧就越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影响肺通气量的变化。运动时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动作,增强呼吸机能就能提高有氧耐力。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心输出量受每搏输出量的制约,而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肌收缩力量和心室腔容积的大小。红细胞的数量是影响有氧耐力的一个因素。血液中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携带氧进行运输。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假如下降10%,则往往引起运动成绩下降。(2)骨骼肌特征:肌组织的有氧代谢机能影响有氧耐力,肌肉内毛细血管网开放数量的增加,可使单位时间内肌肉血流量增加,血液可携带更多的氧供给给肌肉。优秀的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肌红蛋白、线粒体和氧化酶活性高、毛细血管数量增加。(3)神经调节能力: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有氧耐力。长期耐力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的调节能力,节省能量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力供应特点:糖和脂肪在有氧条件下,能保持长时间供能的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供能物质的储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可通过有氧耐力训练提高。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均为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比组成、肌糖原的衰竭、运动中大量水分的丢失、肌细胞膜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有氧氧化酶的活性等因素与有氧耐力水平有关。2.分析“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机制及减轻“极点”反应的措施。答:极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运动开始时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体内缺氧,乳酸堆积,血液PH向酸性方面偏移,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以及运动动力定型紊乱。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是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吸氧水平逐渐提高;同时极点出现时,运动速度暂时下降,致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暂时减少。机体缺氧状态逐步得到缓解,内环境得到改善,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增强,动力定型得以恢复。减轻极点反应的措施:(1)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都能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减轻极点的反应程度;(2)极点出现时,应继续坚持运动,并注意加深呼吸和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有助于减轻极点的反应和促使第二次呼吸的出现。运动生理学21-23章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是(D)。A60~65岁B60岁C60~74岁D75岁以上2.影响身体脂肪含量的有关因素是(B)。A心泵血功能B体力活动C肺活量大小D肌肉的体积3.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有益的练习是(A)。A太极拳B力量练习C伸展运动D乒乓球4.老年人在运动前要进行的医学检查有(C)。A尿十项测定B血乳酸测定C运动机能评定D身体素质评定5.属于生理性老化的心脏变化是(C)。A心输出量增加B管壁弹性减退C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D毛细血管数目减少6.社会文明、医学进步使残障的原因排序发生变化,呈下降趋势的残障原因是(B)。A疾病残障B先天残障C外伤残障D战争残障7.残障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是(A)。A克服心理障碍B恢复生理功能C取得运动成绩D增强身体素质8.国际上通用的残障分类方法是(D)。A疾病性质分类法B神经反射弧分类法C生理能力分类法D生理功能分类法9.残障人学习新的技能,属于(B)。A增强性训练B发展性训练C矫正性训练D代替性训练10.肢体残障人使用假肢等辅助工具的训练,属于(D)。A增强性训练B发展性训练C矫正性训练D代替性训练11.HDL的(B)也被认为是高脂血症。A升高B降低C不变D升高或降低12.下列哪种运动对于降低血脂效果更好(B)。A力量练习B有氧运动C柔韧性练习D平衡能力练习13.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A)的作用。A糖和蛋白质B糖和维生素C蛋白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和无机盐14.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定每年的(B)为“世界糖尿病日”,以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A12月1日B11月14日C12月3日D6月24日15.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综合征,其中“一少”是指(D)。A饮水减少B饮食减少C少尿D体重减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高脂血症可引起(ABC)。A动脉粥样硬化B冠心病C糖尿病D肥胖2.有氧运动可以(ABD)。
本文标题:运动生理学12-14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3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