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讲 当代社会学理论
1第三讲现代社会学理论2理论发展的特点:(1)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波及面广,既影响了其他学科,也影响了现实社会的发展;(2)多样化趋势明显,学派林立;(3)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转到了美国。3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社会学流派。它一反美国早期社会学十分重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传统方向,以一种高度抽象的宏观理论的面目出现,成为公认的社会学一般理论,从战后至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4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一学说由他的学生(其中许多人成为美国当代主要社会学家)作了进一步发挥,一时风靡美国社会学界,在50年代终于取得了统治地位。鉴于战后美国在西方世界的中心地值,这一流派也因此而产生了世界性影响。51、主要特点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潮流。尽管这一流派的许多代表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经常发生分歧和争论,但在作为研究出发点的一些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在分析方法上,他们之间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构成了这一学派的基本特征:(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上,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强调个体的首要性,把社会视为个体互动和交换的产物。而结构功能主义坚持社会优先于个体的立场,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映。6(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产生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发挥的社会效果,侧重考察其所以能继续维持生存的各种机制。(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任何现存社会都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在结构功能主义立场上,社会系统的存在具有首要意义。因此,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这也反映在结构功能主义的概念范畴体系中,经常强调的概念有:秩序、均衡、适应、稳定、整合、协调、维模等等;而那些对社会系统的存在具有威胁和破坏作用的方面却遭到冷遇和忽略,相应的概念范畴如压力、冲突、失调、变革等等,在结构功能主义概念体系中即使被提到也只占无足轻重的地位。7(4)、这一流派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提供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范畴和宏观的理论框架,而且,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它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系统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在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特别是其理论部分遭到各方面的攻击而势头有所减弱的时候,功能分析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仍然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社会领域的研究中。82、帕森斯(Talcott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1902-1979)结构功能主义是帕森斯对前人思想成果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形成的。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于早期社会学创始人关于社会有机体的一些基本思想,以及由文化人类学发展起来的传统功能分析方法。塔尔科特·帕森斯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在帕森斯看来,全部理论社会学的核心就是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关键问题,而他所建立的社会行动理论就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初步尝试。9(1)行动概念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帕森斯有意识使用“行动”概念以表示同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概念之间的区别。行为主义把行为定义为对刺激的反应,忽视了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帕森斯认为,行动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也就是说,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由于帕森斯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他的行动理论又被称为“自觉行动理论”。10帕森斯深人考察了构成行动的各个要素。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第二个要素,帕森斯称之为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状态要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1)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实现同一目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手段。(2)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会条件。第三个要素是规范取向。所谓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11帕森斯认为,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因为任何单位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统之中发生的。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其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12(2)、AGIL模型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AGIL。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这就是:适应功能(Adaption)、目标实现功能(Goalattainment)、整合功能(Integration)、潜在的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patternmaintenance):在帕森斯高度抽象的理论框架中,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必须满足的。13适应功能,指系统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于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目标实现功能,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整合功能,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潜在模式的维持功能,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时期,原有的远行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于潜在状态的模式。14根据AGIL分析框架,那些在较高层次的系统中特定地满足某项功能需求的结构部分是该系统的功能性子系统,因此,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最一般的行动系统是通过行为有机体、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来满足其功能需求的。一般行动系统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系统,因而也面临着同样四项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而且,当这一子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也会分化出相互区别的和相对独立的更低层次的子系统。15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应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人格系统包括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行动系统的目标实现要求的满足正是在聚合和调节个体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行动单位通过制度化关系联结而成的,因此满足着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文化系统中所包含和保存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着基本模式,从而实现了维模功能。16帕森斯把分析重点放在社会系统上。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确切地说,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同其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17(3)社会进化观点60年代由于社会动乱不断发生,以社会系统的均衡状态为理论核心的结构功能主义遭到激烈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意见是:结构功能主义过分注重社会系统的稳定和秩序,只强调均衡,看不到冲突,无法解释社会变革现象。作为对这一批评的反应,帕森斯在l966年出版的《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和1971年出版的《现代社会体系》两本书中,对进化和变迁问题作了集中考察。在结合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和结构分化的具体内容时,帕森斯提出了“进化共相”的概念。“进化共相”是用来概括各个社会在进化历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些普遍的制度性特征的,它包括:(1)分层结构;(2)政治结构的文化合法性;(3)科层制;(4)市场体制;(5)普遍性法则;(6)民主体制。18在《现代社会体系》中,帕森斯将所有进化过程概括为四个更抽象的演化形态,这些形态分别与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对应,这些形态是:19第一,适应性增长过程集中反映在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上。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二,分化过程与目标实现子系统相联系。社会结构的分化同时表现为目标的分化,整个社会的分化过程与各个制度化结构分别确立专门化目标并提高实现目标的能力相联系,各种组织的出现反映了这一过程。第三,发展着的容纳过程,反映了社会进化中为了使结构分化不至于导致系统的分裂,系统整合要求在不断地提高。民主化制度的建立是这一过程的集中表现。第四,价值概括化为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提供着抽象的模式和统一的基础。随着分化程度提高而来的抽象的共有价值代替各种特殊规范的趋势,是维模子系统在进化中所发生的最显著变化。203、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默顿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动态联系。默顿最著名的著作是1949年出版、1957年修订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1)、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批判默顿与帕森斯不同,对他来说,“功能”并不是用来构造宏观理论的基本概念,而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最重要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的最终目的不是对现实作出抽象的、带有倾向性的说明,而是发展一种既可以解释经验材料又可以被经验材料检验的中级理论。21默顿认为,以往的功能主义理论引进了一些含糊不清、未经验证的假设,使用了—些未经定义的不准确的概念、术语,造成了极大混乱。这种情况妨碍了功能分析发展为一种最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因此,要发展一种成熟的功能分析方法必须首先对功能分析取向进行批判式的反思,找到产生混乱的根源,对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暗含的假设做一番清理。默顿对早期英国人类学中功能学派所坚持的“功能统一性”、“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缺少性”。默顿认为,这三条假设是毫无根据的,经不起事实的检验。默顿指出,上述三条假设根本否定了社会中存在着不平衡和冲突,因此否定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正因为有了这三条假设,以往的功能分析(包括英国人类学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往往只注重研究那些促进系统稳定或维持现存结构的机制。这三条假设,限制了功能分析的发展,是导致功能主义蒙受保守性罪名的重要根源。改造功能分析方法的出路就是彻底抛弃这些先验的假设,将功能分析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22(2)功能分析的范式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是对功能分析方法的完善,它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和研究方案,这些概念和方案揭示了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牢记的而为以往功能主义者所忽略的最重要的方面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能在经验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范式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仅它为提出严谨的、可以由经验材料加以检验的理论打下了基础。在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中,影响最大的有下述一些概念:功能分析的项目和机制、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功能接受者、功能替代物、结构制约性等。23功能分析的第一步是明确对之进行功能分析的项目是什么。人们可以对许多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例如社会文化模式、角色关系、科层组织结构等等,但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必须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确定了项目,则可以进一步确定分析它的哪些“可观察后果”。在项目和客观后果之间,研究者还要识别一种放称为“机制”的中介变项,项目正是通过机制而产生特定的客观后果的。默顿指出,早期的功能分析在这一问题上是含糊不清的,没有明确确定项目,没有认识到功能分析就是对项目的可观察后果的分析。默顿将各种可观察后果区分为
本文标题:第三讲 当代社会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4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