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社会医学概论考试(整理)-总结
1第一章社会医学概论(一)社会医学(SocialMedicine)概念: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科学与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等学科关系密切;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二)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从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生理学2、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社会病理学、社会诊断学;社会文化对健康的影响。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应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发现社会卫生问题,研究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和实施)研究重点:重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社会病、意外伤害、精神疾病、性病、艾滋病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重视社会病因研究及制定制定社会防治策略;重视特殊群体健康问题-高危人群。(三)三次卫生革命的对象和手段的区别对象主要措施第一次: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时代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以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要对象,医学以患者和濒临死亡者为服务人群杀虫灭菌、免疫接种、抗菌药物、环境卫生工程第二次:20世纪中期-1980年左右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精神病等)以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以及意外伤害为主要敌人,医学以多数人为主要服务人群。早诊,加强监测,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与促进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第三次: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主要防治目标是:文明病、社会病、富裕病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四)社会医学的任务(熟悉)基本任务: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6.促进人群健康7.加强社会医学教育(五)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2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念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决定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六)高危人群: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七)几个重要事件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牛津大学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医学研究院。以下为补充内容,了解一下,防止选择(七)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知识来源)社会医学是社会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连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其中,社会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医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八)社会因素人口、教育、文化、收入水平、社会阶层、宗教、生活方式、政策、法规(九)人类的双重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属性)(十)社会医学的研究步骤:社会调查方法群体(研究对象)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寻找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发现)重点保护人群、重点防治对象(找出)1.危害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危险因素2.采取的重点策略或干预措施现状、分析、对策(社会诊断)(十一)一级健康(躯体):满足生存条件;没病即健康。二级健康(身心):满意的生活;有职业收入,享用科技成果,自由自在的生活。三级健康(主动):最高层次的健康,接受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过着能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我国社会医学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主要有: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仍然是社会医学的核心任务;加强学科群体的研究实力是提高学科整体水平的关键;加强社会医学教学,是巩固学科地位的重要措施;密切与卫生职能部门及卫生服务实践的联系,是社会医学持续发展的基础。1.如何看待社会医学在疾病防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2.如何站在社会角度,审视人类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3.结合本专业情况,讨论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第二章医学模式一、医学模式的概念(熟悉)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特点: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医学模式发展的渐进性医学模式的演变(熟悉)3二、各医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内容和局限(熟悉)(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鬼魂附体,死亡是“归天”,是天神召回灵魂;对健康的保护和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神灵的宽恕;巫术和医术总是交织在一起——古老而落后,但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缺点:忽略了自然病因更看不到和社会病因(二)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是将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比如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古代中国医学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阿尔克麦翁、希波克拉底强调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疾病“转变期”和“自愈”的概念,而且最早开始用动物实验去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缺点: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观察上、还没有进入试验阶段(三)机械论的医学模式内容:从机械论的角度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保护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需要医生对其修补(促进了生理学、病理学、外科移植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培根、笛卡尔、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莫尔干尼、魏尔啸缺陷:忽视了人类机体生命的生物复杂性以及社会复杂性,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与机械性。不能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人体及疾病,而是将人与其他物体一样对待,将疾病单纯地看作是所有物体共有的一种机械运动过程。(四)生物医学模式(宿主——环境——病原体)两个观点:1..二元论:躯体和精神存在着精密的分工,疾病具有微观生物学基础。医学应研究如何通过精密的技术测量细胞生物化学的变化,来解释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干预这些变化来恢复健康。2.还原论:疾病具有微观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将人体分解为系统、器官、细胞、分子,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归结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治疗。内容:是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组织或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病因;医学的作用就是设法通过精密的技术测量到这些改变,以解释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且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来恢复病人的健康。外科学三大难题被攻破——疼痛、感染、出血贡献: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天花、鼠疫、霍乱等疾病的消灭和控制人类健康水平得以有效保障缺陷: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4性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机能,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病,就是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基本内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重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四、现代医学模式(重点!!!)产生的背景(熟悉):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医学发展的社会化是指从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全社会各部门都承担着保护健康的责任。社会进步也受惠于人类健康的支持。)、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提高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卫生服务必须扩大服务范围: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老年保健指导,心理咨询,饮食指导,文体活动和休闲指导))、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结合内容(了解):1、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强调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2、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修正和补充3、恩格尔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宏观到微观(社会政策---基因)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涵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也称现代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1、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2、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3、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4、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临床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人为中心转变;服务从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和社区转变;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预防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高危”的概念;建立三级预防策略医学教育: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加强在职教育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重点)!!!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环境(经济、职业、教育、文化等)2行为生活方式:消费类型、有害健康的行为等(对健康的影响最大)3医疗卫生服务:医疗、预防、康复机构和社区服务等资源分配和利用,医疗卫生制度等4生物遗传因素:先天缺陷、残疾等七、健康观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本质认识,并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改变(重点)(1)消极的健康观(了解)5贝克尔——健康就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没有症状和体征;有人甚至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以传染病的发生、变化和转归的关系为依据的健康观(疾病观)是单因单果的健康疾病表现形式,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2)积极的健康观(重点)中英都记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mentalandsoc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infirmity。“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八、补充(了解)1、健康的三个层次:A、一级健康:满足生存条件;没病即健康。B、二级健康:满意的生活;有职业收入,享用科技成果,自由自在的生活。C、三级健康:最高层次的健康——康强接受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过着能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2、疾病可以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Engel)疾病(disease)----生物尺度病患(Illness)----感觉尺度患病(sickness)----行动尺度3、健康与疾病相对的概念:所有生物体都会有病,都要经历生长、老化、死亡的过程。因此,可以把健康与疾病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的分度尺。良好的健康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的两端之间的某一地方占有一个位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5、亚临床疾病:又称无症状疾病: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这类病理性反应和生理性反应在疾病过程中是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是很难人为进行分割的进程和结局。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补充: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包括:人口因素与健康、经济发展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文化教育与
本文标题:社会医学概论考试(整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4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