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有修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基本政治制度本课考点考向定位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我国的宗教政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1.从知识的考查看:多集中在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上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为主。重点考察运用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原则、宗教政策等内容,分析“十三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因及意义;结合有关重大时政热点和具体事例,分析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考点考向概览高频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⑴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⑵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一、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平等②各民族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特别提示】1.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民族平等的目标已经实现;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2.2.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A、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繁荣A、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B、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别提示】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时、同步繁荣。也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繁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治基础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知识拓展】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公民角度: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这种民族关系;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国家角度:①要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④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1.(2017·全国Ⅱ,18,4分)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等知识。材料没有说明宗教的有关问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门巴族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②正确;“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说法错误,③不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门巴族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表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正确。例题[江苏单科2017·17]C1.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①前提与基础:国家统一②适用范围(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③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意:它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自治权:核心内容A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B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注意:自治权并不是完全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也不等于“高度自治”。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或历史特点);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现实情况;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2.(2016·全国Ⅰ,18,4分)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7·四川成都一诊)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胜利召开。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民族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此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①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一切平等意识②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让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四、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我国的宗教概况: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国家。在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有助于处理民族问题。2.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总说: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③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社会主义)――宗教政策的目的(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也不是限制)a.信不信教的自由b.信哪种宗教的自由c.信哪个教派的自由d.何时信教的自由①地位:②内涵:③实质: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既保护信教自由,也保护不信教自由全面、完整的政策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④义务:公民在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②目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违法,抵御渗透③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坚决反对“法轮功”等邪教。①含义:注意: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国家主权在宗教政策上的体现A.含义: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利于宗教领域的对外交往。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②怎样引导: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实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P80)3.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A.宗教有其自身发展规律。B.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2)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接受无神论教育,树立科学的三观;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3.(2015·全国Ⅱ,18,4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结合十九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有结合起来②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地位: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知识拓展】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生
本文标题:有修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5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