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清1853年1878-1913年1960年2014年+在石器时代,人类懂得了使用火,取暖、熟食、御兽,其中还有照明。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人类早在殷商时期,就会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时期,青铜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为灯具的出现创造条件。+中国最早的灯具始见于战国,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灯来看,不仅结构已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当时照明用的灯具就是豆,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陶器豆与青铜器豆就是当时的灯具。战国时期的灯具主要有:多枝灯(又称树形灯)·人俑灯·仿日用器形灯以及少数玉灯+两汉时期,我国的灯具制造工艺有了新发展,对战国和秦的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由于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灯具也成了随葬品中的常见之物。众多出土实物表明,这一时期的灯具不仅数量显著增多,而且无论材质或是种类都有新的发展,这说明灯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了。座灯+汉代人形吊灯+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灯烛在作为照明用具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祭祀和喜庆等活动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品。在唐宋两代绘画、特别是壁画中,常见有侍女捧烛台或烛台正点燃蜡烛的场面。在宋元的一些砖室墓中,也常发现在墓室壁上砌出灯擎。西晋青釉羊形烛灯东晋青釉牛形灯盏南朝青釉四管烛台+油灯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为了防止灯的这种异味以及为了防止这种灯被风吹灭人们在灯的外面套上用纸或者木头做的灯罩,这样就出现了灯笼。陶瓷宫灯清代镂空珐琅彩灯明清时期金属折叠玻璃彩绘灯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在质地上除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和烛台之外,又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的灯具。种类繁多和花样不断翻新的宫灯彩灯的兴起,更开辟了我国灯具史上的新天地。随着玻璃的出现,人们在煤油灯的外面罩上玻璃灯罩,就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近代的煤油一直到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灯具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灯具。灯泡台灯光导纤维灯--为了增添居室情趣一打开它就变幻出的各种色彩,象纷飞的礼花,十分诱人喜爱。光导纤维灯是在透明的灯罩中,放灯后,置一簇白色塑料光导纤维,其一端集束研磨,另一端设计成各种字样和花草鸟兽等装饰图案太空灯,犹如太空中的繁星,模拟神奇的光效太空彩用奇妙的光学效应,当通电后,灯饰背面瞬间产生特大的空间,使原有的灯泡个数魔术般的增加几十倍,让人产生扑朔迷离的感觉.利用光学功能效应,发出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光效,有如星光灿烂,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标题:46灯具的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7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