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生物农药与食品安全 2011.12--顾宝根
InstitutefortheControlofAgrochemicals,MinistryofAgriculture(ICAMA),P.R.China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报告内容4一、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的使用和管理三、生物农药对农产品安全的意义和作用四、我国生物农药生产应用现状•海南豇豆事件(2010.2,使用水胺硫磷);一、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青岛韭菜事件(2010.49人中毒)•“爆炸”西瓜事件:•杨梅带虫事件、桔子蛆虫事件;•催熟香蕉,癌症香蕉:•黄瓜顶花带刺,千万要注意小孩不能吃顶花带刺的黄瓜!!!引起性早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添加剂问题;•海南豇豆事件(2010.2,使用水胺硫磷);青岛韭菜事件(2010.49人中毒);•杨梅带虫事件、桔子蛆虫事件;•山东有机蔬菜使用农药(2011.11);•爆炸西瓜(2011.8);•黄瓜顶花带刺使用“避孕药”的报道;•“癌”香蕉、催熟香蕉;•植物生长调节剂乱用。•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农民:直接受害,产业受影响•豇豆:3-4元/斤变为3-4毛/斤,大量豇豆卖不掉,损失20亿;•爆炸西瓜使西瓜滞销,价格暴跌,瓜农损失巨大。2007年“癌症”香蕉使蕉农损失惨重!!!•公众: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下降,生活质量受影响•管理部门:反思、完善、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相关行业:负面影响,行为自律•1、农药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农药、化肥、重金属等•2、农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缺少合适药剂,残留标准少,假劣农药,使用不规范,监测不到位等•不规范使用是导致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使用不登记的药,甚至高毒农药,乱混乱配,过量使用,不遵守安全间隔期。•农民缺乏基本的农药知识,用什么药基本听经销商推荐,兑多少水主要凭经验,打多少次主要凭感觉。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的使用和管理•3、加强农药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1)抓好农药登记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安全和•环保的产品,特别是低毒安全的生物农药。•(2)做好农药残留标准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3)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重点强化高毒农药管理,•(4)开展农业标准园建设,规范生产行为•(5)开展残留检验检测,把好市场准入关,•(6)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安全用要水平。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的使用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系统工程,而开发和使用安全药剂是源头治理的最好方法,因此,生物农药成为关注的热点。--毒性低,使用安全;--残留小或无,不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环境友好,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持续,减少农药用量;•使用生物农药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生物农药为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广泛使用,被政府、行业和农民所青睐。生物农药对食品安全的意义三、生物农药对食品安全的意义和作用•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2、我国生物农药生产和登记现状•3、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四、我国生物农药应用现状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4广义生物农药狭义生物农药美国澳大利亚昆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抗生素农药“生物农药”≠“安全的农药”不同国家和地区农药管理中生物农药的范畴不同学术界倾向于使用广义生物农药概念,而在农药登记管理中的生物农药概念通常是狭义的生物农药概念(部分植物源农药)1、生物农药定义和范畴4我国在《农药登记资料规定》没有制定明确的生物农药定义标准,主要参考FAO、美国等国际组织或国家的相关标准,通常将以下几类生物源农药列入特殊农药并视具体情况对登记资料进行了部分减免和优惠:(1)微生物农药(2)生物化学农药(3)植物源农药(4)转基因生物(5)天敌生物除上述几类生物源农药外,还将(6)抗生素农药列入生物农药范畴,但抗生素农药的管理与一般化学农药相同。2、我国生物农药生产和登记情况4目前国内尚未有转基因生物获得农药登记证,生产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天敌的企业有200多家(而上规模的不到10家),生产抗生素的企业有1700多家。2010年,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上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50个,产品总数约2500个(包括161个原/母药),有效成分总数和产品总数在整个农药登记产品中的比例均小于10%。以苏云金芽孢杆菌、阿维菌素、井冈霉素为主,其生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到上述整个生物农药产品的90%以上,发展不平衡。1.微生物农药序号中文名称产品总数(其中母药)企业数用途01苏云金杆菌(含以色列亚种)193(6)132杀虫剂02蜡质芽孢杆菌25(1)17杀菌剂03枯草芽孢杆菌14(4)10杀菌剂04地衣芽孢杆菌11杀菌剂05淡紫拟青霉3(1)2杀线剂06厚孢轮枝菌2(1)1杀线剂07多粘类芽孢杆菌11杀菌剂08木霉菌4(1)3杀菌剂09耳霉菌5(1)3杀菌剂10球形芽孢杆菌2(1)1杀虫剂11荧光假单胞杆菌2(1)1杀菌剂12白僵菌(含球孢白僵菌)7(3)3杀虫剂13绿僵菌(含金龟子绿僵菌)7(3)4杀虫剂微生物农药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14菜青虫颗粒体病毒2(1)1杀虫剂15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3(1)2杀虫剂16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3)12杀虫剂17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4(2)2杀虫剂18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6(2)2杀虫剂19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4(1)3杀虫剂20小菜蛾颗粒体病毒11杀虫剂21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5(1)4杀虫剂22蟑螂病毒2(1)1杀虫剂23寡雄腐霉菌2(1)1杀菌剂合计316(37)208微生物农药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序号中文名称产品总数(母药)企业数用途01苦参碱(含氧化苦参碱)25(1)23杀虫/杀菌剂02丁子香酚22杀菌剂03印楝素7(1)6杀虫剂04鱼藤酮19(3)15杀虫剂05除虫菊素16(3)9杀虫剂06蛇床子素6(1)3杀虫杀菌07藜芦碱3(1)1杀虫剂08烟碱4(1)3杀虫剂09儿茶素2(1)1杀菌剂10小檗碱33杀菌剂11苦皮藤素11杀虫剂12樟脑31(4)25杀虫剂13莪术醇2(1)1杀鼠剂14大黄素甲醚2(1)1杀菌剂129(2)94植物源农药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3.生物化学农药序号中文名称产品总数(其中母药)企业数用途01诱虫烯(顺-9-二十三碳烯)(1)1卫生杀虫剂02地中海实蝇引诱剂11杀虫剂03乙烯利97(13)78植物调节04三十烷醇16(4)11植物调节05赤霉酸58(5)32植物调节06羟烯腺嘌呤15(3)11植物调节07烯腺嘌呤10(3)6植物调节08苄氨基嘌呤12(4)7植物调节09吲哚丁酸10(5)7植物调节10吲哚乙酸7(2)5植物调节11芸苔素内酯35(4)21植物调节12丙酰芸苔素内酯2(1)1植物调节13水杨酸22杀菌剂14氨基寡糖素10(1)9植物调节15香菇多糖12(2)11植物调节16几丁聚糖11植物调节17葡聚烯糖2(1)1植物调节18低聚糖素11植物调节19超敏蛋白22植物调节20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1)1植物调节294(49)209生物化学农药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4.抗生素序号中文名称产品总数(其中原药)企业数用途01阿维菌素1354(34)781杀虫剂02井冈霉素(含井冈霉素A)234(5)152杀菌剂03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411杀菌剂04春雷霉素63(6)35杀菌剂05多抗霉素56(10)43杀菌剂06多杀霉素15(1)10杀虫剂07硫酸链霉素22杀菌剂08双丙氨膦3(2)2除草剂09宁南霉素6(1)4杀菌剂10武夷菌素11杀菌剂11四霉素11杀菌剂12长川霉素2(1)1杀菌剂13C、D型肉毒梭菌毒素53杀鼠剂合计1750(60)1046抗生素农药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2、我国生物农药产品生产和登记情况•几个特殊品种:•--蜡质芽孢杆菌•--白僵菌、氯僵菌•--寡糖•--几丁寡糖•--多杀霉素(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以多杀霉素为主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霉素•--申嗪霉素3、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1)、技术研发方面----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科研设备和条件显著改善——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不足:——分散,分割,效率低——没有形成完整的农药开发筛选体系——缺乏效果较好的生物农药品种3、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产业化方面——制剂加工技术落后——提取技术不先进——原材料制约——质量标准缺少3、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3)、应用和技术服务方面---见效慢---保质期短—-经济性差---农民认识水平不高,接受难3、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管理和政府扶持方面----登记资料规定方面存在不合理,要求过高,与化学农药等同的问题----生物农药产品质量监管存在困难:政府扶持多口号,少行动:不如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全面推广--没有使用补贴--没有税费优惠------?4、生物农药发展前景生物农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提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农药行业结构调整、品种优化的需要新的绿色植保,尤其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需要;生物农药出口市场的需要。五、生物农药发展前景行业:--成立了生物农药创制联盟;--更多的单位和企业从事生物农药研发和生产;政府:--农业部正在修改生物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生物农药使用补贴:发放,补统防•通治,合作社,普惠制;•使用:--越来越广,越来越科学;•--国际需要大;•国际:欧美都采取鼓励政策。结论:生物农药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发展,应用越来越广!Tel:01059194079,65937005E-mail:gubaogen@agri.gov.cn
本文标题:生物农药与食品安全 2011.12--顾宝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9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