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文化是什么作者:陈学军陈学军,男,江苏兴化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系主任。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目前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基本理论和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先后在《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多篇,并有近10篇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摘要当前实践领域:历史论、理念论、品一、对学校文化的理解牌论和环境论。作者:组织文化1.有关“人”的。2.有关人之“关系”的。二、学校文化是什么3.是学校外部适应与内部整合过程中形成的。4.是可以使学校生活理解的共享假值和规范。三、我们期待的学校文化(特征):人本化、合作化、生成性、有意义和学习化。前言新世纪,为了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学校必须不断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可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方式。然而当前的中小学只关注“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忽视了思考“学校文化是什么”,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止于形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认真思考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第一部分:实践领域对学校文化的几种理解整体结构:基于实践领域对学校文化的四种理解展开内容,每种理解分两段进行论述。第一段:将学校文化理解为什么并举例第二段:这样理解的原因及不足之处历史论历史论就是将学校文化理解为“历史”,也就是依托于相关的历史去提炼学校文化。eg.江苏苏州市的一所学校,借助学校与范仲淹的关联,提出“景范文化”,立“先忧后乐”为校训。原因:从一般文化概念角度理解学校文化的结果。文化是长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所以,人们认为文化与传统,与历史息息相关。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学校的涵义,有着较长历史的学校,不一定具有文化味。理念论将学校文化理解为教育理念。不同学校的文化所表达理念的维度有差别。eg.有的侧重于表达教育态度,将“尊重”作为学校文化。原因: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学校核心价值的体现。不足:将学校文化等同于教育理念,窄化了其涵义。其次,教育理念表达的是一种理想追求,在学校文化是教育理念的思维下,学校提出的文化缺少了对现实关注,脱离了实际,走向形式化。品牌论将学校文化理解为品牌。品牌概念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特征:1.在认识上,突出学校文化的独特性。2.在操作上,用品牌形象设计的套路“打造”学校文化。eg.一些学校委托专门的品牌形象设计公司,策划与推广学校文化。原因:1.文化意味着独特性的思维。2.多地“一校一品”工程推动学校文化建设。3.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影响不足:1.文化不仅意味着独特性,也意味着共通性。2.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内向”的关注,品牌建设主要是“外向”的关注。将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品牌,会将内部关注转向外部。学校文化建设变得华而不实。环境论将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环境。很多学校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和重点投入都在环境方面。eg.标牌、标语文化走廊等。原因:1.领导视察,简单的环境没有文化气息。2.教育行政部门以工程和考核形式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足:环境只是文化的反映,不是文化本身。二、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实践领域主要从教育教学资源和方式角度看待学校文化,作者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作为组织的学校所具有的文化。理解:1.学校文化是有关“人的。(1)文化因人而产生,文化又影响人的发展。因此,文化应面向人。(2)文化关注的人应该是“现实之人”,应该反映当下之人的现实情况。2.学校文化是有关人之“关系”的。学校文化关注人,但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们之间形成的关系。(1)人类的全部行为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本质上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此,学校文化应该是人之关系的体现。3.学校文化是外部适应于内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1)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社会过程,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满足外部适应的需要。3.学校文化是外部适应于内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1)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社会过程,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2)一所学校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必定要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一组彼此相互理解的语言和概念范畴,一套处理相互关系的规则、一种开展工作与活动的规范。这就构成了学校文化。4.学校文化是使学校生活可以理解的共享假设、价值和规范。(1)规范提供理解学校文化的具体方式;价值多体现在行为、活动、日常行为等中;基本假设是不容置疑的定论,是文化的最深层次,是文化的本质。(2)作为规范、价值和假设的学校文化与认识、思维、态度等因素相关,使得学校文化变得可以理解。三、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学校文化?作者认为我们期待的学校文化应该具有:人本化、合作化、生成性、有意义和学习化等特征。1.“人本化”的学校文化。意味着:(1)将人当作整体的人,将学校中所有人最大可能的成长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2)学校需要确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亮点”的观念,并帮助人发现自我。2.“合作化”的学校文化。2点要求:(1)在工作或学习上进行合作成为一种义务的履行,并且这种义务是心甘情愿,主动承担的。(2)“尊重并发挥每个人的独特性”成为普遍概念。学校门中每个成员都持有合作的态度,且相互尊重和欣赏。3.“生成性”的学校文化。是指:(1)学校可以清醒的认识到社会背景对学校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学校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动变革,并采取积极,主动改变社会环境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2)学校接受成员因不同立场、经历、背景和利益等原因而形成的认识上的分歧,并引导成员真诚、公开地讨论分歧,进行对话。4.“有意义”的学校文化。表现(1)学校成员要努力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重视空间布置、课程内容、制度规定、工程过程及人际互动背后积极的意义理解与意义生成。(2)学员之间相互理解,沟通顺畅,不仅在工作上,情感上也积极关联,使得工作成为生活意义的重要来源。4.“学习话”的学校文化。2点要求(1)将促进学生学习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引导学生从浅表性学习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2)对教师而言,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自己也要成为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对本文的理解:1.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已经回答了论文题目是什么的问题。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根据第二部分的论述,从学校实践方面展开论述。2.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在阐述实践领域存在的对学校文化的几种理解时,通过一些例子来进行论述,所举例子非常真实、具体,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3.本文作者大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章多出出现“笔者认为”这样的字眼。这与其他论文有很大的不同。不足之处:文章第二部分在论述“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时,表述比较抽象,很难让读者完全理解。
本文标题:学校文化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2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