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护士岗前培训内容_2(DOC277页)
1外科系统新入科护士培训内容一.接待新病人准备床单位主班在病人日志及病人统计本上登记病人信息并通知医生称体重、测身高护士带病人到床边作自我介绍及介绍主管医生、病区环境测生命体征、血糖、心胸外科手术及老年病人测SaO2及询问病史2小时内完成护理病历二.常用抽血试管的用途及抽血步骤紫色试管2ml血常规、癌基因等红色试管3ml术前免疫、血生化等紫色十红色试管血交叉(各2ml)蓝色试管4ml血凝系列、D二聚体绿色试管3ml醛固酮,脑钠肽抽血步骤:医生开医嘱主班确认后输入打印标签急诊血立即通知责任护士执行标签贴在试管上申请单带至床旁核对后抽血抽血后按压2分钟送标本急诊血和化验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并作好护理记录三.各项放射检查的处理常规检查:医生开医嘱护士确认,作好登记、夹在检查登记本上工人拿单子去预约或带病人去做检查,并负责将病人带回病房(若检查部门临时通知病房做检查,工人拿单子带病人做检查)报告单夹入病历中CT、MRI等片子由工人或家属取后放在床旁,出院时交家属保管急诊检查:医生开医嘱并联系检查部门护士通知工人带病人做检查(如需床边操作,就送单子到各部门,由他们到床边为病人操作),半小时内出报告医生和护士及时了解检查结果当病人病情危急时,医生立即联系各检查部门各部门马上到病房为病人做检查医生再填写检查单交给技术人员医生关注结果四.接待手术病人接到OR通知后准备床单位和用物协助安置病人体位并放置好各引流管测生命体征,给予吸02、接负压、心电监护及SaO2,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并调节输液速度听取交班更换肝素帽、穿刺薄膜宣教饮食、活动、咳嗽、咳痰、记尿量、限制陪客等注意事项记录重症护理单、修改护理诊断和宣教记录并处理医嘱五.接病人接到电话准备床单位和用物(心电监护仪、02、负压、微泵等)通知医生协助安置好病人体位,评估并观察病人全身皮肤情况、进行brandscale评分放妥各引流管及观察切口情况给予吸氧、心电监护、SaO2、接负压、调节输液速度等措施与运送者交班更换衣裤、限制陪客宣教有关饮食、活动、咳嗽、咳痰、引流管等内容记录重症护理单、首台手术记录系统评估单、体温单、修改护理诊断和宣教记录并处理医嘱2六.协助胸穿准备用物(胸穿包、无菌手套、5m1和5Oml针筒各--副、胶布、PVP、2%利多卡因1支、小敷贴、必要时备化验试管)协助胸穿并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嘱其避免咳嗽、讲话操作完成后安置病人体位并观察病情记录胸穿时病人的情况及胸水量、性质、颜色七.胸腔闭式引的操作及护理要点操作:准备用物(胸引包、胸管、无菌手套、加NS的密闭水封瓶、2%利多卡因、5ml针筒一副、布胶、PVP、自粘敷贴一块、负压)协助医生胸引,并观察病情,连接负压只要出现气泡就可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q2h“S”形挤压胸管,避免折叠、受压,并记录引流量、色、性质及气泡逸出情况观察胸引周围敷料渗血、渗液及皮下气肿、疼痛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并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促按医嘱定期复查胸片更换胸引瓶:在新水封瓶容器内加入NS,并连接U形管和胸引连接管,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备一条布胶、两块纱布、两把血管钳、消毒盘、乳胶手套一副、垃圾袋向病人做好解释、拉床帘、戴手套、检查胸管周围敷料及皮肤情况揭开连接处的胶布,用两把血管钳交叉夹住胸管用PVP消毒连接处取纱布,脱开管子,PVP消毒横截面接上新的胸引连接管并用布胶固定好松开血管钳嘱病人咳嗽观察有无气泡逸出记录引流量、色、性质如胸管意外脱出,应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并请帮忙叫医生。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气管位置、皮下气肿等症状。填写意外事件报表。八.胃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记录外留几个黑点或刻度接负压60-100mmHg(负压瓶内倒入10ml的施康消毒液)q2h冲洗胃管,不回抽(如冲进去顺利,但引流不畅,要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胃管)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如胃管滑出,通知医生,根据医嘱再作处理;(消化道手术后病人需再次插入由医生操作)填写意外拔管报表普外科术后病人不作常规胃管冲洗,引流不畅及时报告医生九.CPT听诊肺部有无痰鸣音向病人解释咳痰的重要性并教会正确咳嗽咳痰及深呼吸站在要扣打的对侧手呈杯状,靠碗部的力量扣背(女性从胸罩带、男性从肩胛骨下端开始),由下到上、从外到内每个部位2-3分钟,另一手可按住环状软骨刺激咳嗽观察痰的色、量、性质并记录听诊双肺呼吸音及痰鸣音情况时检查是否处于功能状态十.常用药物注意事项(1)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体重*3病人体重为60KG用量为180mg加之NS50ml,此时每小时泵入量即为每分钟每公斤的微克入量,必须从中心静脉泵入;硝酸甘油体重*0.3用量加之NS50ml,此时每小时泵入量即为每分钟每公斤的微克入量;病历记录要求监测脉搏、呼吸、血压q1h*4平稳后可在剂量不改情况下改q4h监测。(2)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使用床边心电监护,需静推药物必须有护士医生在场;口服常规服药前测量脉搏,房颤病人听心率。(3)病房内不执行泵钾和使用硝普钠强扩血管药物。(4)对于你不熟悉的药物,请先阅读说明书再用药3、4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5、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6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7如单独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8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发作。9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过的人群,如住院病10人、医院职工、门诊病人、控视者和陪护家属。医院感染的分类11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12可分为可预防性和难预防性;按其感染途径又分为交叉感染、医源性13感染和自身感染3类。141、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15病人体外,如其它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及探视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用环境等的医院感染。16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17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18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原理119、感染的三个环节20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或三个环节):感染源、传21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所谓“感染链”即由这三者共同组成。感染链是感染在人群中蔓延、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感22染就不可能发生。预防、控制感染就是干预和阻断三者之间的联系:控制或消灭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或增强其免疫力。23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全面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两大类。24全面综合性监测是感染控制的先行,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按照卫生部《医25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包括下列各项。261、27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282、29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监测;330、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的监测;314、32医院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监测;335、34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635、漏报率的监测;367、37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388、39其他监测等。10040张病床以下、100—41500张病床、50042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7%43、8%和441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45于1%、460.5%和0.5%47。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48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49采样方法:501、手的采样:被检者五指并扰,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51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52约30厘米)53,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4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液试管内,立即送检。55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562、空气采样:采样时间是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57布点方法:室内面积小于或等于3058厘方米,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中、外布点部位距墙壁591米处;室内面积大于3060厘方米,设461角及中央5点,62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63米处。消毒与灭菌64(一)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65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牙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66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甲醛、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67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牙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68(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这类的方法有:69热力、电离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和一些复方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703、中水平的消毒: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牙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71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等。72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73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74毒剂,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了子消毒剂等方法进行消毒的方法。75(二)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176、高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77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物。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血液和血液液制品、导尿管等。78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79的组织内。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等。380、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病原菌污秽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81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82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面盆、痰盂、地面、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83手、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洗手指征:84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有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85作前后。86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87、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883、接触体液、血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89手消毒指征:490、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591、接触体液、血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692、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下载想免费下载本文?立即加入VIP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93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分享到: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复制预览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941、95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96、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973、98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99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独疱疹、100弓形体病、水痘等。4101、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发作。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102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过的人群,如住院病人、医院职工、门诊病人、控视者和陪护家属。103医院感染的分类104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可分为可预防性和难预防性;105按其感染途径又分为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1063类。1071、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它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及探视者,108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用环境等的医院感染。2109、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110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原理1111、112感染的三个环节113感
本文标题:护士岗前培训内容_2(DOC27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