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学前游戏论》复习大纲一、《学前游戏论》课程说明学前游戏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游戏作为一种儿童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在于让学前专业学生学习国内外游戏理论,掌握儿童游戏的具体操作,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具有儿童游戏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讨论、情景表演、观察、访谈、观摩及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教育实际操作方法。本门课程教材是自编教材,整个课程建议学习课时为30节。主要教学参考书目为:邱学清著,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二、《学前游戏论》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教学安排学分学时分配:学分:4;总学时:76;其中视频:16;学生自学:60。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成绩按百分制计算)讲内容录制学时自学学时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23第二章游戏的功能23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412第四章儿童游戏的类型12第五章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110第六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616第七章幼儿园游戏材料与玩具25第八章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29三、《学前游戏论》各章主要复习内容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游戏?(一)游戏是一种儿童文化生活方式(二)游戏是一种复合性的心理维度1、游戏的认知特性——心理主动性维度皮亚杰和东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认知特性,重点放在游戏的社会适应上。游戏的认知特性可以从自我向导、心理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方面进行考察。自我向导2意即: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其反义词是“环境向导”。自我向导意味着儿童本人决定自己的活动,并且计划并实现他自己的活动。自我向导在游戏的过程中主要反映在下列方面:游戏主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项决定性行为的时间长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问题的解决程度;对一项任务的兴趣;行为之间的连续性;活动结果的体验程度。心理主动性可用“智能的首创性”和“思想上的首创精神”来代替。这一概念指儿童自发地采取行动倾向。不需要他人和环境的鼓励或支持。心理主动性是指儿童注意到周围环境,往往就接着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游戏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心理主动性可以反映在下列方面:智能的首创性;方法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的创造性;游戏内容的多样性;行动计划的完整性;态度的严谨性;主动性层次的平衡性。灵活性灵活性是游戏行为结构的一大特性。游戏的灵活性使儿童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连接起来,而不需要再学习新的内容。控制内部语言是发展灵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内部语言,儿童能把各种知识技能迁移到同一游戏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保持着游戏的连续性和转换的自然性。游戏活动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以可行的方式分析问题;游戏主题的变化;思维的稳定性;技能的熟练程度;行动过程的自我控制程度;转换的灵活性;迁移的广泛性。2、游戏的情感特征——活动强度维度利维和西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情感方面。重点放在游戏动机上。利维主张从内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和假装在三个方面考察游戏的情感特性,以此作为游戏行为强度的特征。内部动机利维把内在动机定义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身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三)游戏是一种基本教育活动在希腊语里“学校”一词的含义是“娱乐”;在古罗马负责教授基本知识的教师被称之为magisterludi(游戏先生)。现代学校教育活动很难说是在什么时候丧失了游戏的涵义并且变成一种约束性的模式化的活动。整个教育史长河中,游戏曾经被视为正当教育活动,对教育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近年来,人们倡导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探求,比较成功的教育实验均是在重新引进游戏,改造传统的教育模式,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乐学教育、尝试教育等等,之所以成为当前普遍认可的成功教育探索,无一不与游戏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和运用有关。这似乎反映了一种趋势,即游戏回归学校,教育重新走上了一条理想的道路。尽管,游戏及其在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地位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但这种趋势却使人们找到或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1、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如果把生活视为一个活动系统,那么,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系统内部的各种活动所处的地位或作用也存在着差异。在儿童时期,游戏在活动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达维多夫称之为主导活动。问题是主导活动能否成为基本活动,仍是有条件的。基本活动并非指一日生活中占据最多时间,也不等于唯一的活动,而是指最适合儿童发展水平,并最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推动儿童实现最佳发展的活动。根据艾里康宁的观点,基本活动或主导活动是那种能产生新的发展点(新的生成物)的活动。游戏之所以最适合儿童发展,是因为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产生新需要,产生新的生成物,生成新的心理机能。正如皮亚杰所言,“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构成了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另一方3面,游戏统整了各种活动,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对待它,即使吃饭,睡眠都有游戏的韵味。难怪有人说,自发活动的名字就是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儿童生活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家园。游戏不仅是儿童的精神家园,同样是成人的精神家园。正如阿纳尼耶夫所言,“游戏作为活动的特殊类型具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它包括了人的生活的所有阶段。在少年期至老年期都存在着它的表现形式。”游戏伴随人生,以不同的方式使人生丰满而充满着希望和欢乐。“只有游戏才能使人生获得其本来意义,”“人类发展如果能保持其稚气,就更符合人的本性:一种不断改造的动物,永远不会衰老。”放弃游戏意味着放弃生命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童真和率真。2、游戏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教育活动游戏是一种文化——心理过程,它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有机统一。首先,游戏是教育活动系统的基础。如果说教育即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自主构建,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只有游戏才能满足教育活动中双主体的需要。一方面,儿童在游戏中满足各种发展需要,实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语系完成价值引导。游戏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容着价值取向。教育必须正视儿童的价值冲突。其次,游戏能够实现教育上的自由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游戏及其自我监控策略是保证学习主体性的前提,一切教育只有富有游戏性,即把儿童身上的约束性环境转化为一种游戏,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教育活动体系中,游戏具有强有力的统合功能。游戏不仅是学习的准备,而且是一种学习策略;游戏体验不仅可以强化游戏动机,而且可以迁移到教育情境的任何活动。游戏中形成或发展起来的自主性构成了个体人格的核心。因此,游戏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满足这种需要并促使其个性健康发展的最适宜的教育活动。3、游戏活动的本体性和工具性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需要。格罗斯曾风趣地说,不是因为年轻而游戏,而是因为游戏而年轻。马斯洛也曾把游戏视为一种发展的需要。这均说明游戏是个体的发展本身所具有的本体性,即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目的首先为游戏本身所固有,即个体在游戏中获得需要的满足,这才是个体追求游戏的根本目的说在。驱使儿童游戏的根本性动因是游戏自身的内在价值,而非外在价值。二、游戏结构(一)游戏主题游戏主题指游戏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它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游戏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来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但是游戏主题并非社会生活事件的简单复制,而是儿童创造性地加工、改造的产物。游戏主题依存于儿童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生活环境双向互动。任何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就其来源而言,随着儿童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主题从熟悉的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逐渐扩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侧面;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及社会性水平的提高,主题从笼统、单一逐渐分化、复杂,由表浅、贫乏逐渐深刻、丰富,由记忆表象占优势逐渐过渡到想象表象占优势,从而主题的水平不断发展。主题水平是反映儿童游戏能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游戏主题具有社会性、灵活性和复合性三个显著的特点。正是游戏主题和社会性规定了儿童游戏必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但这种社会活动又是儿童自我创造的产物,具有灵活性;主题只在一定范围内容规定游戏内容,却为儿童在游戏形式上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游戏功能的多样性,游戏主题既可以是单一的,但更多条件下是符合的。游戏主题的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灵活性。(二)游戏规则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的行为和互动关系的规则,称之为游戏规则,是构成游4戏结构的基本因素之一。规则的功能在于固定游戏内容,规范游戏行为,规定游戏方向,从而保证游戏的组织性和稳定性。(三)游戏角色游戏中儿童扮演的人物或形象,称为游戏角色。角色和角色扮演不仅是游戏的核心要素,而且是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折射。就相对静态的分析,根据角色及其在游戏中的组合关系,可把游戏角色分为下列几类:1、象征性角色这种角色仅仅具有象征作用。它是建立在假想之上的一种表征方式,主要心理活动是想象和动作或言语。大多数的象征性角色是基于动作或言语的模仿。这种假装活动发展有一定的顺序,首先是用真的物体对待自己(用真的杯子自己假装自己喝水),发展到用假的物体对待自己(用空的杯子自己假装喝水),最后发展到用假的物体对待假的对象(用空杯子给娃娃喝水)。2、互动性角色这种角色不仅具有象征性作用,而且具有规则调控作用。它是建立在关联之上的一种表征方式,主要心理活动是交往及其行为方式。大多数互动性角色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这种角色互动及其方式也有一定的发展顺序。首先是对应性交往,发展到并列性交往,最后发展到复合性交往。在对应性交往中角色以垂直或水平分化的方式构成两维的双向互动,但互动的两维是并行或平行的;而在复合性互动中,交往呈现出“社会形态”,直接再现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情境。3、造型性角色这种角色的基本作用是表演,或创造性地塑造。它不仅仅停留在再现水平上,而在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创作,即创造新的形象。因此,这种角色的扮演是基于大量记忆表象之上的创造性想象。它一方面超越了象征性角色的简单模仿,另一方面摆脱了互动性角色的现实规定性。于是,角色表征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只是一种原型。造型性角色往往是一类原型的加工、改造,或若干原型的有意义组合。造型性角色,不仅仅通过角色扮演来表现,而且可以运用物质材料,如积木、泥沙、或绘画来表现。造型性角色是一种艺术化的活动的核心,是象征性游戏的最高水平。在具体游戏活动中,角色游戏的角色大多数是互动性角色和象征性角色,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中大多是造型性角色;而音乐、体育游戏中主要是互动性角色的并列性交往。当然,在一些复杂的游戏活动中,由于儿童的角色表征水平上的差异,同一角色也可能出现多样性的模式,或不同角色也可能出现一致化的模式,即高水平的角色被低水平扮演,低水平角色被高水平扮演。这实质上表明,游戏中的角色水平并不等于儿童实际角色扮演的水平,尽管游戏角色对角色扮演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四)游戏情节游戏情节多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的基本要素之一。游戏情节在不同类型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依据可将情节分为下列三类:1、趣味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轶事或富有童趣的事件。其基本功能是保证游戏趣味性。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及部分智力游戏多以此类情节构成其可玩性。2、故事性情节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性描述。基本功能是保证游戏的戏剧性。表演游戏基本上采取此类情节来调节和监控幼儿的游戏行为。3、社会性情节此类情节一般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加工。其基本功能在于满足幼儿对社会及5生活的认识性需要。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及部分智力游戏多以此类情节来建构主题。其中,这三类游戏中情节的表征方式却有着一定的差异。角色游戏的情节通过角色及其关系来展开,富有戏剧性;而结构游戏的情节却多以造型性及其作品的组合来体现,智力游戏则更多地富有认知性,寓于情节于智
本文标题:游戏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3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