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三:古典诗词诵读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鉴赏与歌唱》课程之《中国古典诗词的诵读》《中国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点一.理解内涵,把握基调。二.吐字清晰,读音规范。三.气息自然,用声自如。一.理解内涵,把握基调。要求:感受作者的写作心境与背景,体会作品整体的意蕴,调制音色,表达情感。《早发白帝城》《观沧海》《泊秦淮》《登幽州台歌》《咏鹅》《满江红》《泊船瓜洲》1.《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观沧海》《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瑟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泊秦淮》身为一名爱国诗人,诗人看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晚唐统治者十分不满,感到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而此时,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诗人大为愤慨。因此,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最为著名的古体诗。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4.《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5.《咏鹅》《咏鹅》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咏物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以清新欢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6.《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到,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7.《泊船瓜洲》本诗是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二.吐字清晰,读音规范。要求:平仄准确,声调规范,读音正确,归音圆润,咬字清楚,重音突出。《静夜思》《江雪》《枫桥夜泊》《望庐山瀑布》《乌衣巷》《游子吟》1.《静夜思》《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诗人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后鼻音——明、乡卷舌音——床、是、霜平舌音——思2.《江雪》《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的景象,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声调——鸟、绝、径、灭、翁、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卷舌音——山、舟平舌音——踪、蓑后鼻音——径、翁、江3.《枫桥夜泊》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令其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卷舌音——霜、愁、山、钟声、船平舌音——寺、苏、后鼻音——江枫、城声调——啼、满、渔火、眠、城外、寒山寺、客船4.《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七言古诗。本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紧扣题目中的“望”字,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具体细致地描写瀑布的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卷舌音——日照、川、直、尺、疑是、平舌音——紫、三后鼻音——香、生前鼻音——烟、银河声调——瀑布、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诗人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卷舌音——朱、旧时、寻常平舌音——野草后鼻音——乌衣巷、夕阳、堂、寻常、百姓前鼻音——寻声调——野草、夕阳斜、堂前燕、百姓家6.《游子吟》《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注意其中读音的准确性:卷舌音——手中线、身上衣、迟迟归、谁、平舌音——慈母、游子、寸草心后鼻音——行、密密缝、前鼻音——身、临、言、寸、心声调—慈母、游子、临行、密密缝、迟迟归、谁言、寸草心三.气息自然,用声自如。要求:气脉一贯,稳劲均匀,诵读中气息停连得当,声音富有弹性,有张有弛。《春晓》《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天净沙秋思》《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鹊楼》1.《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3.《天净沙·秋思》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就可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由白居易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本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作为一曲野草颂,其亦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从盛唐时期开始广为流传。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王维的诗句中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依依惜别的情谊,还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5.《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登鹳雀楼》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这首诗由诗人王之涣所写,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点一.理解内涵,把握基调。二.吐字清晰,读音规范。三.气息自然,用声自如。谢谢!
本文标题:专题三:古典诗词诵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4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