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最终版资料
1.2.3.4.(1)理解数系的扩充是与生活密切相关;(2)明白复数及其相关概念。教学目的(1)复数及其相关概念;(2)能区分虚数与纯虚数;(3)明白各数系的关系。教学重点复数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讲练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演示法教学方法引言:数系的不断扩充体现了人类在数的认识上的深化。就像人类进入太空实现了对宇宙认识的飞跃一样,复数的引入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数系的扩充NZQR用图形表示包含关系:复习回顾实数有理数整数自然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012x我们已经知道:12x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思考?知识引入引入一个新数,叫做虚数单位,并规定:ii(1)它的平方等于-1,即12i(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为了解决负数开方问题,即:将实数a和数i相加记为:a+i;把实数b与数i相乘记作:bi;将它们的和记作:a+bi(a,b∈R),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组成的集合叫复数集,用字母C表示1.复数:把形如a+bi(a,b∈R)的数叫复数i叫做虚数单位(imaginaryunit)R,,|{babiazzC其中一.复数的有关概念}知识讲解虚部b实部a用z表示复数,即z=a+bi(a,b∈R)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2.复数的代数形式:规定:0i=0,0+bi=bi知识讲解3.复数的分类:复数z=a+bi(a,bR)条件数的类型RC实数集R是复数集C的真子集,虚数b≠0纯虚数a=0且b≠0实数0a=b=0实数b=0复数z=a+bi(a,bR)实数(b=0)虚数(b≠0)纯虚数(a=0)非纯虚数(a≠0)知识讲解1.说明下列复数是实数还是虚数,还是纯虚数?并说明各数的实部与虚部。31i31i71i2i)1(01iii)32(i2实数虚数纯虚数纯虚数纯虚数实数实数虚数虚数课堂练习2.有下列命题:(1)若a、b为实数,则z=a+bi为虚数(2)若b为实数,则z=bi必为纯虚数(3)若a为实数,则z=a一定不是虚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B课堂练习NZQRCNZQRC1.数集N,Z,Q,R,C的关系是怎样的?思考复数集实数集虚数集纯虚数集2.复数集,实数集,虚数集,纯虚数集之间关系思考4.两个复数相等有两个复数Z1=a+bi(a,b∊R)和Z2=c+di(c,d∊R)a+bi=c+dia=c且b=d注意1、若Z1,Z2均为实数,则Z1,Z2具有大小关系2、若Z1,Z2中不都为实数,Z1与Z2只有相等或不相等两关系,而不能比较大小知识讲解5、共轭复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zabiabR设则z=a-bi,(a,bR)例如:5+3i和5-3i互为共轭复数知识讲解例1:实数m取什么值时,复数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immz)1(1解:(1)当,即时,复数z是实数.01m1m(2)当,即时,复数z是虚数.01m1m(3)当,且,即时,复数z是纯虚数.01m01m1m例题分析例1(变式)m取何实数时,复数z=m2-m-6m+3+(m2-2m-15)i(1)是实数?(2)是虚数?(3)是纯虚数?例题分析•[分析]在本题是复数的标准形式下,即z=a+bi(a,b∈R),根据复数的概念,只要对实部和虚部分别计算,总体整合即可.[解析](1)当m2-2m-15=0m+3≠0时,m=5或m=-3m≠-3∴当m=5时,z是实数.(2)当m2-2m-15≠0m+3≠0时,即m≠5且m≠-3m≠-3∴当m≠5且m≠-3时,z是虚数.(3)当m2-m-6=0m+3≠0m2-2m-15≠0时,即m=3或m=-2m≠-3m≠5且m≠-3∴当m=3或m=-2时,z是纯虚数.•(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自然数集是非负整数集•B.实数集与复数集交集为实数集•C.实数集与虚数集交集是{0}•D.纯虚数集与实数集交集为空集•[答案]C•[解析]复数可分为实数和虚数两大部分,虚数中含有纯虚数,因此,实数集与虚数集没有公共元素,C是假命题.故选C.变式练习•(2)已知a、b∈R,则a=b是(a-b)+(a+b)i为纯虚数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当a=b=0时,此复数为0是实数,故A、B不正确;变式练习若(a-b)+(a+b)i为纯虚数,则a+b≠0a-b=0,⇒a=b≠0,即a=b≠0为该复数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a=b是复数为纯虚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C.*Znni424ni34ni14ni1-1iiB变式练习(2)(2005湖南卷)复数的值是()432iiiizA.-1B.0C.1D.i例2已知,其中,求iyyix)3()12(Ryx,.yx与解: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3(112yyx解得4,25yx例题分析•[点评](1)复数相等的条件,是求复数值及在复数集内解方程的重要依据.•(2)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可知,在a=c,b=d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a+bi≠c+di.所以,一般地,两个复数只有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例如,1+i和3+5i不能比较大小.•(1)已知x2-y2+2xyi=2i,求实数x、y的值.•(2)已知复数z=k2-3k+(k2-5k+6)i(k∈R),且z<0,求k的值.[解析](1)∵x、y∈R,∴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x2-y2=0,2xy=2.解得x=1,y=1,或x=-1,y=-1.(2)∵z<0,k∈R,∴k2-3k<0k2-5k+6=0∴k=2.变式练习复数z=a+bi有序实数对(a,b)直角坐标系中的点Z(a,b)xyobaZ(a,b)这个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x轴------实轴y轴------虚轴(数)(形)------复数平面(简称复平面)一一对应z=a+bi6、复数的几何意义知识讲解注: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除原点外)都表示纯虚数.实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能否把绝对值概念推广到复数范围呢?XOAa|a|=|OA|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A到原点O的距离。z=a+bixOy复数的绝对值(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复数z=a+b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Z(a,b)到原点的距离。Z(a,b))0()0(aaaa复数的模22zOZab知识讲解(A)在复平面内,对应于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B)在复平面内,对应于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C)在复平面内,实轴上的点所对应的复数都是实数;(D)在复平面内,虚轴上的点所对应的复数都是纯虚数。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D2.已知复数z=(m2+m-6)+(m2+m-2)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求实数m允许的取值范围。226020mmmm:由解1223mmm或得)2,1()2,3(m例题分析例求下列复数的模:(1)z1=-2i(2)z2=5-5i(3)上述题中这些复数对应的点在复平面上构成怎样的图形?思考:(2)满足|z|=5(z∈C)的z值有几个?(3)z4=1+mi(m∈R)(4)z5=4a-3ai(a0)(1)复数的模能否比较大小?xO55–5–5设z=x+yi(x,y∈R)5||22yxz例题分析自然数概念可溯源于原始人类用匹配方法计数。古希腊人用小石卵记畜群的头数或部落的人数。英文calculate(计算)一词是从希腊文calculus(石卵)演变来的。中国古藉《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直至1889年,皮亚诺才建立自然数序数理论。延伸阅读自然数零不仅表示「无」,更是表示空位的符号。中国古代用算筹计算数并进行运算时,空位不放算筹,虽无空位记号,但仍能为位值记数与四则运算创造良好的条件。印度-阿拉伯命数法中的零(zero)来自印度的(sunya)字,其原意也是「空」或「空白」。中国最早引进了负数。《九章算术.方程》中论述的「正负数」,就是整数的加减法。减法的需要也促进了负整数的引入。减法运算可看作求解方程a+x=b,如果a,b是自然数,则所给方程未必有自然数解。为了使它恒有解,就有必要把自然数系扩大为整数系。延伸阅读整数原始的分数概念来源于对量的分割。如《说文·八部》对“分”的解释:“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但是,《九章算术》中的分数是从除法运算引入的。其“合分术”有云:“实如法而一。不满法者,以法命之。”这句话的今译是:被除数除以除数。如果不能除尽,便定义了一个分数。古埃及人约于公元前17世纪已使用分数。延伸阅读分数为表示各种几何量(例如长度、面积、体积)与物理量(例如速率、力的大小),人类很早已发现有必要引进无理数。约在公元前530,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知道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不能是有理数。15世纪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把它们称为是“无理的数”(irrationalnumber),开普勒(J.Kepler,1571-1630)称它们是“不可名状”的数。法国数学家柯西(A.Cauchy,1789-1875)给出了回答:无理数是有理数序列的极限。由于有理数可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人们想到用“无限不循环小数”来定义无理数,这也是直至19世纪中叶以前的实际做法。2延伸阅读无理数实数系的逻辑基础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奠定。从19世纪20年代肇始的数学分析严密化潮流,使得数学家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严格的实数理论,尤其是关于实数系的连续性的理论。在这方面,外尔斯特拉斯(1859)、梅雷(1869)、戴德金(1872)与康托尔(1872)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延伸阅读实数从16世纪开始,解高于一次的方程的需要导致复数概念的形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会遇到负数开平方的问题。卡尔达诺在《大法》(1545)中阐述一元三次方程解法时,发现难以避免复数。关于复数及其代数运算的几何表示,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由韦塞尔、阿尔根和高斯等人建立的。哈密顿认真地研究了从实数扩张到复数的过程。他于1843年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其后不久,凯莱又用四元数的有序对定义了八元数。它们都被称为「超复数」,如果舍弃更多的运算性质,超复数还可扩张到十六元数、三十二元数等等。延伸阅读复数1.数系的扩充: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复数集(C)实数集(R)2.复数——形如a+bi(a,b∈R)的数复数(C)3.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4.两个复数(不全为实数)不能比较大小。a——实部b——虚部a+bi=c+dia=cb=d(a,b,c,d∈R)实数(b=0)虚数(b≠0)纯虚数(a=0且b≠0)非纯虚数(a≠0,b≠0)5.共轭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课堂小结6.复数z=a+bi对应点Z(a,b),复数的模:22zOZab
本文标题: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最终版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4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