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旅游地理学》期末复习考点整理
《旅游地理学》期末随堂测考点#专题课#一带一路与旅游1、广义丝绸之路2、“一带一路”释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五线七区中亚丝路咽喉东南亚海上门户欧洲远交近攻俄罗斯战略默契西亚全球角力场南亚战略突破口非洲潜力与先机4、一带一路的核心诉求保障能源资源、输出资本产能、化解美国压力、扩展战略空间、构建国际秩序5、一带一路的四个关键词资源、经济、空间、秩序、6、一带一路与旅游(1)第一层面:旅游题材热点(大空间自助旅游综合体)(2)国际旅游业务(3)跨国开发机会(4)战略交流(5)服务国家战略Lesson1绪论1、旅游中的地理因素美丽的景观、新奇的事物、宜人的环境、美好的生活体验机会2、旅游现象中涉及的地理知识系统要素涉及的地理问题旅游者旅游者地域特征、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旅游者目的地认知和选择旅游客源地区域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区位、区域营销战略旅游通道旅游交通组织、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形成、开发与保护、目的地特征(气候、淡旺季、地方文化差异、时差)、目的地生命周期、旅游影响、目的地形象构建、旅游目的地规划设计、地方性工程问题旅游业旅游产业规划、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从旅游者的活动来看:目的地选择(目的地认知、成本)/行程准备(线路规划、气候、文化)/体验过程/反馈从旅游产业系统来看:旅游市场研究与营销/旅游规划与设计/地方性工程问题/旅游交通组织/地方文化与环境保护3、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容——空间问题——空间特征、空间规律——空间差异、空间关系、空间结构、空间效益、空间演变、空间布局、空间分析、空间开发、空间管理4、近似定义辨析(1)旅游与旅行旅游——旅行游览(动)/旅游是一种有特殊目的旅行(2)旅游与休闲、游憩、娱乐休闲——人的时间状态/游憩——游玩方式的休息/娱乐——为达到快乐目的的行为5、非惯常环境指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6、非惯常环境中体验的意义新的环境为生命体提供新的生存要素;变换环境可以隔绝和摆脱原有环境要素;新的环境提供生命意义的刺激和参照;提供变换人生角色的机会7、非惯常环境中体验的特点主动性\暂时性\可替代性与有限性8、相对空间价值:非惯常环境、差异性绝对空间价值:特殊空间、环境艺术和空间营造9、空间价值认知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感知/二,感知和分类/三,依恋/四,回归10、旅游与人的时空活动(1)人的空间活动:旅游是一种以变换空间的方式改变生命状态的活动。(2)人的时间安排:愉悦旅游活动发生在人们能够主动利用的时间里面。旅游是休闲的一种形式。休闲和旅游是一种人的时间状态和安排。Lesson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对差异的认识与系统研究方法(1)对空间特征差异的认识和把握:空间差异——旅游动机、不均衡性、旅游业发展(2)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论:整体联系原则、动态认识原则(3)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2、农业区位理论主要思想:运输成本将导致农业生产空间结构的形成。3、韦伯工业区位论主要思想:综合成本决定工业布局,成本最小点就是最佳布局区位点。4、廖什市场区位论主要思想:利润决定产业布局,最佳区位是获取最大利润的地点。5、中心地理论主要思想:城市(中心地)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存在规律,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一定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日常活动空间调节活动空间发展活动空间生理和工作时间——被动调节活动时间——半自主发展活动时间——自主6、旅游系统理论系统是基于某种联系规则,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整体、子系统、要素、功能、结构。7、引力模型含义旅游意愿或出游量与目的地(或吸引物)的吸引力及客源地规模成正比,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成反比。8、旅游区位论(1)旅游区位:不可移动性、可创造性、相对性/富集区和非富集区/优势区域:富集区、大城市、交通枢纽(2)旅游中心地理论:中心吸引物是指在少数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由多数的客源市场前来消费的产品。旅游中心地(供给中心吸引物职能的布局场所,如风景区、度假村、娱乐中心等),一般布局在旅游者容易到达的交通便利的少数地点。(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4)旅游地衰落与复兴:旅游地衰落的原因(产品和设施老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新目的地的竞争、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重大负面事件或因素)旅游地复兴模式(产品和业态更新、市场重新定位、资源保护与环境恢复)9、生态旅游1)旅游地主要为受人类干扰破坏很小、较为原始古朴的地区,特别是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2)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管理者等的环境意识很强;3)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4)旅游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5)当地居民能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并分享其经济利益,因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6)生态旅游对旅游者和当地社区等能起到环境教育作用;7)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10、尽责旅游主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将旅游发展对目的地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11、善行旅游核心:强调多元化旅游资源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强调遗产的真实性作为遗产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强调通过旅游促进旅行者的人生发展、旅游点社区发展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12、善行旅游指导原则(图)Lesson4旅游资源的地理成因与分布1、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旅游吸引物——所有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其他设施、服务和产业环节均围绕吸引物而产生,或者说,没有吸引物,旅游业将不复存在。2、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属性: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人文属性: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形态:石林、峰林、溶洞、天坑、暗河等。21PPCLesson5旅游者的地理特征1、反向旅游指旅游目的地景观(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与游客原驻地景观之间的“极端差异”。即,追求景观差异极大化的旅游行为。2、区域旅游市场特征与格局国内旅游市场(1)三大国内区域市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2)重要特征:规模大、成长快/类型多、不均衡/快速变化/自驾、散客/细分化、群聚性、信息化/大众高端化国际旅游市场(1)七大入境市场:港澳台/日本/韩国/西欧/美国/东盟/俄罗斯(2)重要特征:现代旅游的起源/工业化和城市化/国际竞争/1000美元3000美元,度假与观光的殖民与飞地Lesson6旅游者的空间移动1、距离衰减规律: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首先表现出距离衰减规律。如前在“引力模型”中所述,旅游意愿或出游量与目的地(或吸引物)的吸引力及客源地规模成正比,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成反比。2、等游圈指在出游范围内由出游率相同的点组成的线。它一般是一组围绕着客源地的同心圆(或者它的变形)。而多根等游线围合而成游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是最基本的空间模式,等游线是对这一模式最形象的描述近距离市场出游率极高是出现环城游憩带的基本原因——这种高出游率克服了旅游资源地理分布的局限。旅游市场在空间上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了旅游吸引物、旅游成本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共同影响。学者对上海市场活动空间的研究表明了这种影响的综合性,在上海市场出游的三个圈层中:出游率40%的圈层相当于长三角地区范围——距离成本和经济活动联系应当起基础作用。出游率5%的圈层包括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珠三角和京津为核心,同时也沿江而上到达成渝地区——交通因素、经济联系等都发挥重要作用。出游率0.5%的等游线包含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个圈层包含了中国大部分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也是交通条件最好的区域。旅游市场的空间行为是受到旅游资源分布、多种旅游成本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3、空间移动障碍主要障碍: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心理;其他障碍:文化、政策、生活习惯4、旅游活动的时间门槛距离衰减规律在时间维度上并不是平滑的递减曲线,而是会在一些时间点上有一些突变存在,这种突变就是旅游活动的时间门槛。5、不同活动目的或类型的旅游路径模式(1)Crampbell的游憩与度假旅行路径模型出游旅行的路径模式:▪度假路径▪游憩性度假路径▪游憩路径(2)Steward-Vogt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型区域游模式、旅行链模式、单目的地模式、中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3)楚义芳的周游型和逗留型两分法(4)基于交通变化的旅行模式旅行模式分为:普通列车旅行模式、特快列车旅行模式、早期汽车旅行模式、现代汽车旅行模式、航空旅行模式6、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活动路径模式特征(紫色图片)7、综合路径模式:串珠式、直达式、链环式、基营式、环路式、过境式、混合式8、级别遴选规律核心的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旅游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旅游收益;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机会中总是倾向于游玩更高级别的旅游景区或产品。影响因素:一是旅游的资源或机会,二是旅游的空间尺度。游客的旅游资源或机会越少,旅游的空间尺度越大,则选择的景区级别越高,反之越低。9、行为过程及对应的节点结构出发地:游客集结地、主要客源地;口岸:目的地附近交通枢纽城市、旅游活动展开的中心据点;核心目的地:最重要吸引物或其所在地点;附属目的地:次重要吸引物或其所在地点;机会要素:部门旅游吸引物或旅游产业要素;孤点:被放弃的潜在目的地。10、旅游流定义狭义的旅游流指游客的流动,广义的旅游流则涵盖了由游客流动及其通过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与目的地和交通网络发生各种影响,包括物质流和信息流等等。11、旅游流基本性质经济流、物质流、信息流12、旅游流影响因素旅游者:经济收入、闲暇时间、旅游动机、身体素质等;旅游交通:交通工具配置、交通方式、交通线路、交通成本等;旅游接待地: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设施、接待价格、接待服务体系、旅游地位置等;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联系等。13、旅游通道旅游通道是旅游者由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为各种旅游活动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的整体。其包含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特种旅游交通等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受价格和费用、距离和时间、收入和旅游经验等因素的影响。Lesson7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1、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化地理空间变形:市场出游活动受到海岸、山脉、行政区界、特殊文化等因素影响,原有圈层结构发生变形。圈层结构的复合与叠加:实际情况中,多个市场(一般为多个城市)一般同时存在,其市场形成的圈层结构具有复合叠加作用。旅游吸引物、交通设施和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直接导致了市场活动的空间不对称性;交通设施。其他影响因素:反向旅游倾向使市场排斥一些近距离吸引物;文化渊源使远一些距离活动频率增加,如大庆到山东乳山、韩国到山东半岛、北京到四川什邡等。点轴结构与交通线的影响:点轴理论提出产业经均质空间到集聚点,再到点轴(交通线),再到网络化和新的均质空间的发展过程。网络空间模型:高速铁路网是一种空间要素的突变量,它在空间上架起一个“网格”,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均质状态。集结点的影响:大容量快速交通网络联结了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又通过区域交通线路联结各自的“腹地”。这使得旅游市场活动在空间上构成一种章鱼状的结构。飞地模式:旅游飞地是一种高度受到客源地影响和控制,与本地和周边联系很弱的旅游区或目的地,如非洲的博茨瓦纳的三角洲地区。其产生原因: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分布;特殊的人文联系。2、三级市场划分到达某一目的地的客源市场,也呈现出圈层空间结构。旅游市场根据距离远近也可被称为:一级市场(基本市场、核心市场)、二级~(次要市场、一般市场)、三级~(或机会市场)。3、市场结构的变化(1)经济、交通等均质条件的破坏人口的非均质
本文标题:《旅游地理学》期末复习考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4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