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XXXX711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医院感染知识三、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关键措施主要内容医院感染暴发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沉痛的教训—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发病,23名死亡;——1992年9月,某1992年9月,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1993年3月,某市人民医院的14名新生儿被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其中10名新生儿死亡。——1993年9、10月间发生在某市妇婴医院的新生儿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新生儿感染事件,发生感染的新生儿共44名,死亡15名。——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292例手术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龟)分支杆菌感染,感染率56.85%46人索赔两千多万•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2001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例: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SARS的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而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2003年引起恐慌的SARS2005年,宿州某医院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陕西新生儿死亡事件结论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二零零八年九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万!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18日起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导致5名新生儿死亡。死者家属分别获赔18万2009年4月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造成采血行为的重大医疗事故确认64人7年前输血感染丙肝。被感染的64人中,43人需要抗病毒治疗,21人需定期随访目前,平塘县已落实162.6万元前期处置经费。平塘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已被刑事拘留!•山西省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安徽霍山、安庆、云南大理、江苏盐城、连云港、徐州等一系列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1.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2.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3.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如SARS、HBV、HCV、HIV感染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医院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储藏库”。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降低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BSI)三、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关键措施WHO提出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消毒与灭菌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浸泡法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菌方法。擦拭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薰蒸法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消毒剂的性质与消毒水平(1)高水平消毒剂杀菌谱广、消毒方法多样,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次氯酸钠、优氯净等)。高水平消毒剂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2)中等水平消毒剂其特点是溶解度好、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但不能作灭菌剂。如碘伏、碘酒、乙醇、煤酚皂、高锰酸钾等。(3)低水平消毒剂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识别无菌包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灭菌标识是否合格包内物品是否整洁无菌技术医院是一个容易产生交叉感染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为主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因手的不洁而导致患者与医护之间、患者之间、患者与陪护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感染,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医护人员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30%手卫生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基本要求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前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更低,有近50%的医护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的,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洗手依从性现状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所用时间少,作用快不需要水和毛巾酒精擦手的优点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以酒精擦手液替代洗手。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标准预防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手套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眼罩与面罩帽子长统胶靴/鞋套个人防护用品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手消毒•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手套•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隔离衣护目镜:防护眼睛面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护目镜/面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换药按清洁—污染—感染程序进行•接触传播(蓝色标志)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飞沫传播(粉色标志)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空气传播(黄色标志):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等。隔离预防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隔离制度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本文标题:XXXX711医院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633 .html